杀猪的那,余珍也就烧了个水,其他的都是别人帮忙。
就是来帮忙的人中午吃的饭,都是赵英做的,她大概是最轻松的人。
下午的时候,赵英帮她把肉都做成了腊肉,剩下的只需要交给时间,期间她也就打个下手,搞得余珍都有些不好意思。
岁月悠悠,转眼又到了过年的时候,王长河也回来了,带来的确切的消息,学堂休学,至于什么时候开学,另行通知。
虽然干旱了,但是到了过年的时候,大家也是开开心心的。
赵英家的两头猪全都杀了,肉堆在一起,真的很多。
那余珍和王长河还去蹭了一顿饭,因为余珍其实没帮什么忙。
池塘里的鱼也全都捞上来了,以前个头比较的鱼捞上来也会扔回去,但是这次没樱
只要捞上来的,就都分了,明年还不晓得池塘里能存多少水。
因为是按户分的鱼,余珍也分到不少鱼,看着盆里的一些鱼,想了想最后扔到空间的河水里了。
至于以后能有多少鱼,她不强求。
被收起来的旗帜再一次被拿了出来,依旧被插在路边。
就氛围来,和去年一样,没什么差别。
过完年,依旧没下几次雨,村民开始忧心忡忡,时不时的看看空。
等到了春耕的时候,依旧没有下雨,水稻是不能种了,因为水不够,就是种了也不见得有收成。
村民们开始商量在田里种一些别的,对水分没那么高要求的作物。
最后村里一致决定种米,因为米比较耐旱。
余珍田都给堂哥家种了,倒是不操心这些,她开始翻藏。
藏里的空地,余珍都用锄头翻了一遍,然后种上了菜种子。
王长河偶尔也会跟在余珍后面帮忙撒种子,一个坑放几颗还是可以做到的。
种完菜,待在家里的时间多了,就发现王长青经常来家里,王长河反而好少踏出家门。
因为王长河和王长青成在家,余珍就开始经常进山溜达,不打扰两个朋友交流感情。
每运一些柴回家,等家里柴火堆了好多,余珍就不再进山了。
这时候王长青遇到她也没那么拘谨,她就不出门了。
偶尔也会有人来家里找她聊唠嗑,顺便感叹一下这鬼气什么时候能好转。
不过不遂人愿,气依旧没变,水倒是减少的非常快,池塘里的淤泥都露出来了。
不过村里的水井依旧是原来的样子,水位也没有减少,不过共用的两口井,这么人一起挑水也忙不过来。
余珍家里开始热闹起来,每都有人过来挑水。
就是地窖里的那口井,也有人去挑水,不过到了晚上依旧会锁上,第二早上又去打开。
村里的孩被家里警告,不许去地窖那边玩,不然就要挨揍。
有几个不听话的孩子去了,被看到的人通知父母,回家就被揍了一顿。
等米成熟的时候,收割上来的粮食也就正常情况的一半,这还是挑水的结果,不挑水估计这么多都没樱
不过唯一的好处就是朝廷有旨意传下来,不用上交粮食,你种的全是自己的。
余珍种的的菜,因为时常浇水倒是活下来不少,绿油油的,在村里很惹眼。
不过也不是就她一个人种的菜绿油油的,有些人家也一样,不过是少数而已。
多数人就是挑水,也是挑到田里,很少选择藏的。
这一年过年的时候,气氛明显比去年差多了,就是村里的孩都没有以前活泼好动了。
即便家里还有些粮食,但是也会为未来担心。
不过还在人大多没事,除了个别年事已高的老人,大家都好好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