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N次元 > 谍与战 > 第385章 欠了好大的人情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85章 欠了好大的人情了

鬼子的机枪也好,步枪也好,在射击的准确率上,比抗联独立师强的太多了。抗战初期的鬼子士兵,那真是经过完整训练周期出来的精锐,战术素养是很高的。

从另一方面,无论是燕青还是马麟,当初也就是东北地方民团军官的出身,也不是啥正规军出身的军官。敢打敢拼,不代表你真的会打。

抗联独立师的战士主力,虽也经过的几次战斗。可是,打商队护卫、伪军,和正面打鬼子野战部队,真心不是一回事儿的。

白了,抗联独立师的官兵们打鬼子这么多的兵力,经验不足。

残酷的现实,打到最后,抗联独立师的迫击炮和机枪都没了。鬼子巨大的火力优势,抗联独立师的官兵们,不断的倒下,伤亡极其的惨重。

撤湍时候,断后的马麟,一百多战士,只有马麟和他身边的几个战士逃出来。马麟自身也重伤,才被身边的战士背回来的。

损兵折将,这一战,抗联独立师损失三百来人,伤员根本救不回来,所有重武器都没了,也只剩下一百来人了。

“燕青,你放心,我会把马麟同志进城找好的医师做手术,马麟同志一定没事的。”老姜带人来,马麟的伤势很重,不做手术是真不校

好在,城里有黑医生,只要给够钱,人家黑医生的医术是没问题的。

这次抗联独立师惨败,很多的伤员,都来不及运回来,都葬送到鬼子手里了。

尽管军营里,没几个伤员,可是,这样的惨败,队伍的士气打击是巨大的。

“燕青,你是队伍的主官,你自己首先要振作起来。”

“放心,老姜,我还不至于被这一战就打垮了。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下次,接着干就是了。”作为一个老党员,燕青的革命意志是无可置疑的。

“这就好,燕青,三个县的地下党组织,给你凑了一百五十六个新兵。”蟠龙山地下党组织能支持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哦,对了,‘蟠龙山抗日义勇军’来信了,他们打了胜仗,拿下了那个警备军的军营,缴获不少物资。分给咱们两百只步枪、两挺轻机枪和一门迫击炮。

还有警备军的一百二十一个士兵俘虏。”

‘蟠龙山抗日义勇军’这次给抗联独立师可是送了大礼了。

理论上,这次作战计划,‘蟠龙山抗日义勇军’打警备军的军营是佯攻,抗联独立师打鬼子才是主攻方向。

白了,人家‘蟠龙山抗日义勇军’打下警备军的军营属于意外收获,还能给你抗联独立师对半分,已经真心讲究了。

“这样好,有了这批军火,咱队伍的重建就容易多了。”机枪和迫击炮才是队伍的重点,至于警备军的那挺重机枪,你也别惦记了。

人家把缴获的唯一一只迫击炮给你了,还要啥‘自行车’?

还有个情报,老姜没,‘蟠龙山抗日义勇军’最后还打伏击,弄死了二十一个鬼子。主要是,老姜怕再度把燕青刺激了。

“老姜,这次咱抗联独立师欠了‘蟠龙山抗日义勇军’好大的人情。”燕青不是占了便宜还卖乖的主,该认的,燕青认。

“是啊,人家‘蟠龙山抗日义勇军’打下警备军的军营,本来就是计划外的收货,不给咱,咱也不出啥。”老姜也承认这一点。

最重要的是,你抗联独立师自己非要打鬼子。结果,鬼子没歼灭,你自己伤亡惨重的跑了。这等于,该有的鬼子的战利品,现在没有了。

倒不是‘蟠龙山抗日义勇军’打鬼子就一定能赢,事实是,你抗联独立师打鬼子没赢,这就尴尬了。

“哎!打铁还得自身硬啊。”燕青长叹一声。

“燕青,别着急,强兵也是逐渐练出来的。”

……

接到战报的吴子墨大喜啊,居然还顺道弄死了二十一个鬼子,这比收拾一个营的伪军过瘾多了吗。

满洲国是鬼子的统治区域,鬼子怎么可能缺伪军。可是,鬼子死一个就少一个吗。

不打鬼子,‘蟠龙山抗日义勇军’存在还有啥意义了。这种思想,从吴子墨开始,已经深深的印进了‘蟠龙山抗日义勇军’将士们的心里,成了烙印了。

对于‘蟠龙山抗日义勇军’送给抗联独立师两挺轻机枪和一门迫击炮,吴子墨也是大力支持了。

实话,要不是抗联独立师引出鬼子,并且极大的阻击了鬼子的队伍一把,‘蟠龙山抗日义勇军’也不会接二连三的打出这样的胜仗。

也就是,抗联独立师的巨大牺牲,是值得的。

吴子墨还是有点可惜,抗联独立师要是能再顶一阵,傻柱带队杀到,没准能全歼这一伙鬼子,甚至,趁机打破鬼子的军营。

算了,哪有那么多理想的结局?

或许,傻柱带队杀到,加上抗联独立师,也打不过那一个队的鬼子呢。

‘蟠龙山抗日义勇军’的新兵太多,要是一战,‘蟠龙山抗日义勇军’的老兵损失的太多的话,队伍重建起来,又得好长的时间。

这次战斗,‘蟠龙山抗日义勇军’的损失不算很大,又收了一百多的警备军俘虏,兵力达到六百人了。

是不是有些多了?吴子墨也不懂打仗,只能随着‘蟠龙山抗日义勇军’自身的自由发展了。

这只队伍打鬼子这么给力,吴子墨啥也得全力支持啊。

“少爷!冯哥回来了,带来了重要的情报。”

“哦,。”

“庄河县那边沿海的走私海船往内地的一个商家,被安排在沿海渔洋村的二愣子给盯上了。庄河县外围庄子里的一个豪族大户,主要是倒卖粮食为主的……”

二愣子混成渔洋村村长的女婿了,收了自家的弟,能量逐渐也大起来了。

那边沿海的走私海船可不止冯哥做的那一条而已,海上走私谋生的海船可是不少。不管哪一路的海船走私到了沿岸,你都得找本地渔民帮会的汉子卸货不是?

二愣子新收的两个弟,真心不错。这两个汉子在村子几乎是最穷的,父亲瘫痪在家,母亲不能出海打鱼,只能靠修补渔网等零活养活一大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