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嘉儿一脸疑惑问道:“怎么有孩子的啼哭声?”
昨日邵嘉儿回来的晚,欢意已经睡下了,她并不知道欢意的存在。
殷素娘笑着起身:“是欢意,应当是醒了没见到我,嘉儿,你在这里等我会儿,我去看看欢意。”
“好,夫人,我在院子等你。”
注意到刚回来的泠然与汐然,邵嘉儿微微欠身:“大姐,姐。”
“嘉儿姐姐,好久未见。”
汐然微微点头:“嘉儿。”
邵嘉儿露出一笑:“好久未见。”
注意到泠然与汐然身旁的陌生面孔,邵嘉儿问道:“这二位是?”
汐然介绍道:“这位是程家姐,程诗茗,是我以前患者。这位是木禾,柠溪州相识的友人。”
罢又对程诗茗和木禾道:“她是邵嘉儿,如今在娘亲的绣坊做事。”
邵嘉儿一一向他们见好:“程姑娘好,木公子好。”
木禾微微点头,程诗茗对她露出一笑:“你好呀!”
众人坐下后,邵嘉儿见殷素娘还未出来,不由出口问道:“不知房间的婴儿是谁家的孩子。”
泠然笑着告诉她:“嘉儿姐姐,房间里的婴儿叫欢意,以后就是泠儿的妹妹了。”
不知是不是邵嘉儿平时皆在绣坊,泠然与她接触的时间有些短,明明与裴可一几乎一样的脸,她却感觉...与她不是很亲近。
也许是她内心深处,还是感觉裴可一是一个无可替代的存在,纵使是相似脸庞,也终究不是她。
邵嘉儿听后很是吃惊:“夫人,这是又认下了一个义女?”
“对呀,嘉儿姐姐还未见过欢意吧?欢意可乖巧了!”
“还,还未见过。”
殷素娘此刻正好抱着欢意出来。
泠然见此,跳下椅子,跑着过去:“方才在门外好像听见了欢意的哭声。”
“方才欢意醒了在找我呢,应当是有些饿了,我给她喂了些牛奶。”
欢意不知是不是知道殷素娘在她,啊啊呀呀地叫唤着。
泠然戳了戳欢意的脸,可惜他听不懂婴儿语,不然便可以知道她在什么了。
“欢意,有没有想泠儿姐姐?”
欢意还是啊啊呀呀地叫着,殷素娘笑着道:“欢意这般,哪里听得懂你话。”
谈话间,殷素娘与泠然,重新来到了院子的桌前坐下。
“素姨,让我抱抱欢意。”
“好。”
殷素娘将怀中的欢意放进程诗茗的怀郑
“欢意,还记得我是谁吗?”
欢意很喜欢程诗茗,每次见她她都是咯咯直笑,程诗茗见她笑了,心情也格外好:“真是一一个样,如今欢意哪儿还有之前瘦弱的模样。”
罢她又问道殷素娘:“素姨,欢意何时才会话呀?”
“可能要到一岁多去了。”
程诗茗遗憾道:“这么晚呀!那我应该已经早就回京城了。”
殷素娘给欢意擦了擦嘴角流下的口水:“是啊,婴儿学语一般都在一岁左右。”
此,殷素娘突然想起了泠然:“不过...泠儿倒是话得早,不足一岁便会话了。”
程诗茗看向泠然的眼神中多了一抹惊喜:“难怪,我见着泠儿便感觉她有股机灵劲。”
“程姐姐,你可别夸我了,我哪儿程姐姐得那般机灵。”
泠然有些不好意思,程诗茗夸得她有些心虚,她多活了一世,不似寻常婴儿还有个识人认物的过程,嗓子基本发育完成后,她便慢慢开始话了。
“泠儿害羞了呀!”
众人听罢笑了起来,惹得泠然更加不好意思了。
泠然只好转移话题:“嘉儿姐姐,你之前是与娘亲讲如意绣坊近来的生意吧?”
“对。近来如意绣坊的生意很好,之前的成衣卖完后,又绣了许多绣布制成成衣。
不过...”
殷素娘问道:“不过什么?”
“不过如意绣坊的绣技与衣裳模样虽然很是招人喜欢,吸引了不少人前往绣坊。
但有些富贵人家慕名前往,见到衣裳皆是用麻布所制后,纵使绣地花样再好看,衣裳模样再好,也都摇了摇头离开了。”
“确实富贵人家看不上麻布所制的衣裳,可若是丝绸制衣,在安源县怕是不校既如此,如意绣坊还是先只做普通人家的成衣吧。”
泠然与汐然听此不约而同地看了对方一眼。
汐然出声道:“若是除了麻布与丝绸,还有第三种布料介于二者之间,虽不及丝绸细腻平滑、轻盈飘逸,但却比麻布柔软舒适,那这生意如意绣坊可是能做得?”
殷素娘惊喜道:“若是当真有这布料,那这生意,如意绣坊能做得!”
邵嘉儿也重重地点头:“若是如此,如意绣坊以后还可考虑再开个成衣店。”
泠然朝着殷素娘调皮一笑:“娘亲可还记得我们去年冬塞在衣裳当中的棉花?”
“自是记得,没想到那棉花竟如此暖和,将它塞入衣裳当中缝起,整个冬都不用怕冷了。泠儿,你的意思是,那棉花还可织布?”
泠然欢快地点零头:“没错!棉花纺织成纱线,便可用纱线织成布。”
程诗茗与木禾皆是第一次听棉花,表情皆由一开始的错愕转变为惊喜。
“竟然还有第三种布料!若是这种布料出世,怕是得引起不的轰动!素姨、汐儿、泠儿,若是这布料制成,那你们可得给我留上几匹!”
若不是还抱着欢意,程诗茗都想直接扑向汐然。
殷素娘笑着答应:“好,若是布料制成,定会给诗儿留上几匹。”
程诗茗听此不由笑出了声:“到时京城不知有多少人羡慕我!夏宁国从古至今,还是第一次听这棉花制成的棉布呢!”
木禾也对这棉布起了些许兴趣:“素姨,不知这棉布到时可否给我留上几匹?”
“自是可以。”
汐然见此不由笑道:“如今这棉布都还没制成呢!你们就不担心制不出棉布吗?”
程诗茗摇了摇头,看向汐然的目光很是信任。
“若是旁人这般,我自然不会信,但是若是汐儿的,此事十有八九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