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武侠 > 剑道斩天 > 第十四章 遥想当年风云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十四章 遥想当年风云变

太亲王目光深邃,神情复杂,缓缓道:“当今皇帝与我,乃一兄一弟。幼年时,彼此情谊深厚,两人一起读书、一起习武,几乎不分你我。随着岁月的流逝,二人逐渐长大,当时皇兄文采斐然,出口成章,强我百倍;而我则是更加好武,弓马骑射更胜皇兄。然而,二十年前,先皇突然驾崩西去,令朝野大乱,上至朝廷、下到州县,各级衙门几近瘫痪,更重要的是先皇并未定立太子,虚悬的皇位,让朝中大臣泾渭分明、各怀心思。有支持我的,也有支持皇兄的,两派纷争不断,愈演愈烈,势同水火。而就在那时,边疆不稳,北面塞外狼族虎视眈眈,南边苗疆则已起兵造反,东面倭寇趁火打劫,搅得整个海疆不得安宁,民不聊生……”

太亲王眉头紧锁,拳头紧握,声音高亢。片刻后,他似乎觉得自己有些失态,稍微稳定了一下心情,又道:“当时,我与皇兄都认识到,国家已有亡国之危,若再不止纷制乱,国家将分崩离析,黎明也将水深火热。于是,我二人密谋,达成共识,由皇兄继承皇位,而我则统领全国兵马安定边疆。密谋之时,我从皇兄的眼睛里看到了一展宏图的抱负,当时我也相信以他的文治,一定能够稳定朝中大局,解决当时的困境。正所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我二人在密谋后,皇兄当即继位,迅速重整朝纲,封我为太亲王,世袭罔替。我们先是处置了一些居心叵测、暗中挑事的大臣,特别是一些功高盖主的老臣。后来,又着力弥补先前因皇位虚悬而造成的大臣之间的裂痕。很多支持我的大臣虽然心有不满,但是在我的一力压制下,也逐渐平复。朝中纷争平复后,便传檄地方各省、府、州、县。全国各地也因此逐渐也趋于稳定。那时,我看到了皇兄的魄力和果断,心中十分高兴。然而,在处置一些老臣上,我与皇兄发生了分歧。”

此时,太亲王脸上没有了激昂的神色,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消沉,道:“内部纷争解决后,最大的问题就是边患。先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使得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国家的武备日益陈旧,马匹粮草不足,军队缺乏锻炼等等。这些问题在平时尚不显现,但是在国家遇到战事时,却都是要命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相当大一部分军队实际上是被那些功高盖主的老臣所掌握,大赢只认将帅不认皇命’的势头。我建议皇兄释放老臣,由我统领,带兵出征。但是,皇兄担心尾大不掉,再生兵乱,所以始终不肯松口。终于,边患之事不能再拖,也在我的再三恳求下,老臣们被释放,尽数随我出征边。然而,我当时不知道的是,也因为这件事,皇兄心中埋下了一颗不信任的种子。”

“经过近一年的准备,军队战力已然有了很大提高,而边疆的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在老臣们的直谏下,由我带领10万大军,先征北疆塞外。那些老臣不愧是随着先帝征讨四方的勇将,虽然年老,却每每跟随我冲锋陷阵,勇冠三军。那时我军气势如虹、威震敌胆,经过几次重大战役,塞外狼族被我们驱逐到沙海深地,数十年内再无力滋事。一时间我军风头无两,下能人异士望风归来,几乎有先皇扫清六合、澄清寰宇之势,皇兄亲赐‘平世军’。经过两年征战,我军得胜回朝。但是,在回京的路上,老臣们突然提出来,要拥戴我做皇帝,他们觉得我更像先皇,认为皇兄太过文弱,难造盛世。当时,我心中十分惊惧,这是大逆不道之罪,要诛杀九族的。但是看着他们苍苍须发,再加上以后战事还需他们出力,所以不忍重处,只是训诫一了下,均予以降级处分。”

“可是,下哪有不透风的墙,老臣们的情况被皇兄知道了。班师回朝,在庆功宴后,皇兄单独与我交谈,竟然提出来让我取而代之,承继大统。当时,我长跪不起,拼死推辞。后来,皇兄也不再坚持,反而与我聊了很长时间以往的岁月。可是……我心中隐隐约约觉得皇兄和以前有些不一样了,是喜不是喜,是乐不是乐,眼神里总是藏着一些让人捉摸不透的东西,让我心里不安。那时,我只觉得自己一片丹心,皇兄能够看到我的忠心,所以也没有多想……”

雪涯听罢,道:“琴远就是你在塞外征战时招募的吧。”

太亲王微微一笑:“不错,他跟随我很多年,也难为他忠心耿耿,对我一直不离不弃”。

雪涯又问道:“你还去过苗疆!”

太亲王赞许地看着雪涯:“年轻人……竟然有这般洞察力!了不起。”他接着道:“北疆战事平息后,苗疆的叛乱就被提上了日程。也是那次苗疆平叛,我的人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虽然那时皇兄对我已存猜忌,但是为了平定苗疆叛乱,却又不得不再次让我带兵出征。为了对我有所限制,他强留了一多半手握兵权的老臣在京,同时,还暗中置换了很多精锐。可以,‘平世军’中几乎有一半的士兵是皇兄的嫡系军队。那一刻,我才知道皇兄对我猜忌已经颇深,只是当时情况紧急,箭在弦上,不得不令我帅军出征,扫平南疆。”

“南疆自古以来就是民风彪悍之地,山高林茂、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加之苗人奇技多端、非比寻常,而我军准备不足,况且多半士兵约束不力,以致令行而不能禁止、闻鼓而不能进击,让我们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败。雷山一战,我军中计被围,八万大军折损大半,而跟随我的老臣几乎全部战死。眼看即将全军覆没,我拼死突出重围。为了使大部队顺利返回襄阳城,我帅一支五百饶队将苗人引诱至栈道,剩下的大部队则由老臣隆万山带领,从路撤回。终于,五百勇士被苗人斩尽杀绝,只剩我一人独木难支,坠入沅水河。当时我伤势沉重,本以为再无生还之机,不想冥冥中却遇到了我一生都不能忘怀的女子——若兮。”

太亲王全身微颤抖,走到水晶棺旁,缓缓地抚摸着棺中女子的脸庞,眼中充满了无限的柔情,仿佛在抚摸沉睡的婴儿一般,生怕惊醒了棺中之人。此时的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皇贵胄,不再是杀人如麻的铁血将军,而仅仅是一个怜爱自己女饶男人。在他眼里,一切的名利权势、荣华富贵,都不及眼前的永眠之人,在他眼里,她是那么安详、那么恬淡,一如当时他初见的她。

良久,太亲王道:“人生若只如初见,此生竟亦如初见,她就是若兮,我挚爱一生的女子。可惜.....她永远听不到我的思念了......”

雪涯听罢,吃惊道:“若兮是灵月的母亲,难道你是......灵月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