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再自己等人也不用仰仗对方的名气来招揽人才,也就是刘备,自诩仁义,再加上一身清贫,确实需要多结交一些这种在整个下都很有名望的人。
刚好对方还是他的老师,他如果能结交好,在以后的乱世之中想要招揽人才也容易的多。
不过林阳就不需要了,他现在的名气已经很大了,就算他不去找人才,人才也会络绎不绝的自己来找他。
从之前收复典韦的时候就能看出来,自己只是报了一个家门,对方就甘愿跟着他做事了。
曹老板也是在刺杀了董卓失败之后,在下名声大噪,引得无数人才来投。
不然就凭他一个阉宦之后,能有那么大的能耐在逃出洛阳之后,短时间内拉起一大队的兵马来反董卓?
还不都是名气效应。
与两人告别,林阳从系统空间中拿出一件看上去极其精美的玻璃制作的瓷瓶。
这玩意在现代社会虽然只值几十块钱,但是在古代可是价值连城啊。
之前太监在他耳边,张让在洛阳城里的私人宅邸等他,请他过去做客。
所以这个玻璃瓷瓶就是专门拿来忽悠张让这个古代饶。
.........
从张让的私人宅邸出来,林阳看了看空,轻笑了一声。
现在正值傍晚,红霞染红了半边,云彩在太阳余光的照耀下也显得格外的美丽。
之所以会笑,是因为刚刚在屋里与张让的谈话。
现在黄巾之乱已经结束了,外戚和宦官的斗争在短暂和睦过后,再次开始。
张让刚刚,他会帮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好处,哪如果他们和何进发生冲突了,要自己第一时间进京来帮他。
最大的好处林阳自然是需要的,现在距离董卓之乱还有5年的时间。
这5年如果利用好了,可以在下大乱的时候,为自己谋取到最大的利益。
至于张让让自己在他们与何进发生冲突时帮忙,这个只能是想屁吃。
真到了那个时候,基本已经属于董卓之乱的开端了。
为什么董卓会乱汉,还不就是因为这些外戚和宦官之间斗争引起的嘛。
大将军何进听信了袁绍的建议,召并州牧董卓进京诛杀宦官,最后双方战的同归于尽不,还让董卓捡了个大便宜。
(提一句,董卓之乱时的丁原是并州刺史,董卓是并州牧,相当于一个是省委书记,一个是省长。)
要问林阳为什么不打算帮忙,代替董卓把持朝政。
原因就在于,那时候是个敏感时期,东汉还是一个有威信的王朝。
除非是用一些霸权手段,不然根本不可能掌握朝堂。
董卓不就是这么干的嘛,先是强迫少帝刘辩退位,扶持刘协登基。
自封相国,尚父把控朝政,每日夜宿龙褟,奸淫妃嫔,搞的东汉王朝在下诸侯眼中完全失去了威信。
不过也正因为董卓做了这些事情,才惹的下诸侯有理由去讨伐他,以此来获取一些好处。
所以其实这个时候控制皇帝,挟子以令诸侯是不划算的,可以还是个烫手山芋。
看看之后的曹操,他把刘协接到陈留时的做法。
好吃好喝的供着,给他吃,给他玩,但就不给他自由,表面上也尊敬,但朝政却把握在自己手里。
还可以用皇帝的名义,给诸侯下达命令,虽然意义不是很大,但多少有些用不是。
而且只要皇帝在手上,那不管干什么,都可以是正义之举。
比如我你刘备是反贼,你刘备就是,然后号召下群雄去讨伐你。
虽然那些人可能不会理你,但怎么这也是名正言顺啊。
不然像其他的诸侯那样,想要打谁,还得绞尽脑汁想个师出有名的法子。
就像曹操在没有接回刘协的时候,还是靠着他爹死在了徐州,以此来促成攻打徐州的师出有名。
所以林阳觉得,最好就是在董卓之乱过后,李傕郭汜二人内讧后,赶在曹操之前去接回刘协。
这样挟子以令诸侯的就是他了。
走下台阶,林阳准备回去朝廷事先安排好的住处,忙了这么久,他还没好好休息一下呢,今正好回去一下世界。
突然,林阳想着要不要去拜访一下洛阳的大儒,比如蔡邕,不定还能看到蔡文姬呢。
“靠,想什么呢。”林阳拍了拍自己的脑袋,现在的蔡文姬才多大啊,怕是只有7 8岁吧。
按记载来看,蔡文姬和貂蝉差不多大,貂蝉服侍董卓的时候,不过二八之年,也就是16岁。
那时候应该是公元193年,现在才184年,中间足足差了9年时间。
一个只有7 8岁的女孩,林阳可没兴趣,再也不让写啊。
不过嘛,提前过去混个脸熟还是不错的。方便以后嘛。
系统:“啧啧啧.....禽兽。”
林阳:“不要误会,我只是去拜访一下蔡邕,顺便看看蔡文姬,你可不要多想啊。”
系统:“禽兽。”
林阳:“别人一家都是书香门第,我是想去和对方探讨一下文学,我对蔡文姬绝对没有一点兴趣。”
系统:“禽兽不如。”
林阳:“......”
有兴趣是禽兽,没兴趣是禽兽不如,他还能什么。
蔡邕的府邸还是比较好找的,问问路很快便找到了,怎么也是东汉的文学大家。
听汉灵帝刘宏设立的鸿都门学,蔡邕就是校长呢。
看见门口站着有下人,林阳清了清嗓子上前道。
“哥,麻烦你进去通报一下,就后进末学林阳 林玄月求见蔡议郎。”
下人奇怪的看了林阳一眼,并没有要去的意思。
见状林阳明白,得换个法才校
“那个哥,你就跟蔡议郎我是涿郡郡守就校”
一听涿郡郡守,下人立刻便明白了林阳是什么人了,赶忙拱了拱手道。
“原来是林郡守啊,林郡守稍等,我这就去通报我家老爷。”
完赶忙向着门内跑去。
林阳摇了摇头,看来还是名气最好使啊,自己名字别人理都不理,一是涿郡郡守,马上就屁颠屁颠跑去汇报了。
过了几分钟,看门的下人从里面跑出来,拱手道。
“林郡守,我家老爷有请。”
林阳笑着回了一礼。“有劳哥了。”
下人赶忙鞠躬抱拳,态度恭敬。“林郡守客气了,这只是举手之劳。”
被下人带进去一路来到花园,一个老者正坐在凉亭里面,手上提着一个茶壶倒茶。
老者看上去慈眉善目,倒茶的动作也极为讲究,像是多年养成的习惯。
鬓发已然花白,但脸上的气色绝佳。
看样子对方虽然上了年纪,但平时对身体的调理还是不错的。
见下人带着林阳来了,也是笑呵呵的站起身来打招呼。
“林郡守今日来访,老夫也没什么准备,一些粗茶,还望林郡守勿怪啊。”
对于林阳,蔡邕也是听闻许久了,早在今年年初黄巾之乱刚起的时候,就听了对方。
这次又平定了黄巾之乱,名声早已传遍中原各地。
也知道对方这次班师回朝后,肯定会被刘宏委以重任。
只是他有些意外的是,林阳既然会来拜访他。
下人把林阳带到后就离开了,听见蔡邕的话,他也是拱手回道。
“哪里哪里,在下突然来访还望蔡议郎勿怪。”
蔡邕摆了摆手,了句请。
待两人坐下饮了一杯茶,蔡邕这时候也打量起了林阳。
看对方也不过20出头的样子,样貌也生的清秀俊朗,根本不像是混迹战场的将军,倒像是一个书生。
而且林阳打了胜仗,也不骄不躁,刚刚对他的态度也极为注重,他还听下人,林阳自称后进末学,来拜访自己的。
蔡邕笑了笑,眼前这样子的林阳与他想象中的样子,还是大有不同的。
不过这并不代表这样的林阳就让他失望,反而还觉得很高兴。
相比起像张飞那样的粗犷大汉,他还是喜欢儒学气质的文人。
林阳虽然是个沙场征战的将军,但身上有着文人墨客的儒雅气质,两者结合,他是大为满意啊。
“不知林郡守今日来府上找老夫,所谓何事啊。”
这时蔡邕也问起林阳的来意。
林阳笑了笑,他自然是不能我来看看蔡文姬混个脸熟,以后你们如果落难了,可以跑来投奔我这样的话。
历史上蔡邕一家人曾去过吴会之地,而且一呆就是12年。
那时候正好是公元178年,直到189年才回来。
虽然不知道为啥现在还身在洛阳,但世界本就多变,这个也许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三国演义或历史中的东汉。
“在下表字玄月,蔡议郎叫在下玄月即可,今日贸然来访,是听闻蔡议员乃是儒学大家,在下也是十分喜悦文学,因此才趁此次班师回朝之际,来拜访一下蔡议郎。”
听见林阳的话蔡邕笑了笑,对于林阳这话,他只信了一半。
对方喜爱文学他信,因为他刚刚在林阳身上感受到书生该有的气质。
但如果林阳只是想来见见他这个儒学大家,这个他是不信的,这下谁人不知他女儿蔡琰,生的那叫一个美艳。
在他的教导下,蔡琰从就学习各种文学作品,诗词歌赋。
可以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整个洛阳的达官权贵,谁不想自己或者让自己子嗣娶蔡文姬过门啊。
提亲的人,差点把他家的门坎都踏破了。
心想林阳来这的其中一个目的,想必也是想要一睹自己女儿的芳容吧。
“既如此,那老夫就托大,叫林郡守一声玄月了。”
林阳点零头,脸上尽量的表现的随意一些,这是第一步,拉进关系,就要先从称呼开始。
“玄月也不必叫蔡议郎,我观你不过弱冠之年,与女一般大,若不嫌弃,也可叫我一声蔡伯父。”
“蔡伯父。”林阳也没有什么,直接就拱手叫了一声蔡伯父。
这突然间的叫出声,让蔡邕更加确定林阳肯定是冲着自己女儿来的。
心里也开始思索起来,林阳现在的名气可谓是下尽知,今后的前途肯定也是无可限量。
其本身的学识虽然还没有得到验证,但看身上的气质,学识就算是比不上自己女儿,应该也不低。
倒是可以配一对。
其实蔡邕早就有心要给蔡琰择一如意郎君了,他原本中意的人选是卫家的卫仲道,但现在林阳的出现,又让他多了一个选择。
与此同时那边的林阳想的就比较简单了。
刚刚蔡邕他和其女儿一般大,其女儿不就是蔡琰蔡文姬嘛。
虽然现代社会对于蔡文姬的出生年月有些争议,一个是174年一个是177年,但不管是这两年中的哪年,对方现在也不过一个10岁左右的女娃,怎么就跟他一般大了。
心想自己看上去应该还不至于那么的年轻吧。
这边的蔡邕在思索了一下后,突然想到一个问题,看向林阳开口问道。
“玄月,不知你现在家中还有什么亲人啊?可有妻室?”
这是个问题,虽然蔡邕觉得林阳不错,但如果对方有老婆的话,他是不可能考虑林阳的,更不可能把自己女儿嫁过去做妾。
林阳听见这个问题,稍微有些疑惑,心想对方不会真的想把蔡文姬嫁给自己吧,难道蔡文姬真的不止10岁?
“蔡伯父,我自父母双亡,现只有两个结义的义弟,平日里还要处理涿郡的一些事宜,因此还没有娶妻。”
听见林阳自己自父母双亡,蔡邕知道自己问错话了。
不过也侧方面的让蔡邕对林阳更加满意了。
当然这个满意可不是什么父母双亡,而是林阳竟然是白手起家。
现在这个社会,可谓是混乱至极,宦官与外戚两大集团斗的是你死我活,各各世家也是坐山观虎斗,想要从中谋取一些利益。
都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家,纵观整个东汉各大郡守,州牧,刺史之流,哪个不是名门望族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