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历史 > 直播:我的手机被古人窥屏了 > 第111章 悟空脱离五行山,师徒分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1章 悟空脱离五行山,师徒分歧。

大唐。

李世民稍显沉默的看着幕。

他清楚的记得,先前幕上,他贞观十三年游地府,崔珏给自己加了二十年阳寿。

虽是,但,对自己的年龄应该没有夸张的改变。

那么,自己真实寿元只有50岁?

而且,这贞观十三年被这样提及,不会自己在这一年会有什么大变故吧?

希望只是这吴承恩胡的,并无大事件。

“不过,朕真的只能活五十岁吗?”

想到这,李世民忽然就有一种不适福

任谁听了自己的寿元,从今以后数着过日子,怕都不是一件容易事。

“陛下,还请注意龙体!”

长孙皇后注意到了李世民的异样,也猜到了原因,心中不由一阵心疼。

“朝政可以慢慢交给高明,陛下不可太过操劳。”

她觉得自己夫君常年带兵打仗,体质应该没问题,那应该就是为国家大事操劳过度引起的病根,那以后就得注意养身了。

李世民叹息一声。

“人各有命,尽人事听命吧!”

而此时,幕之上,唐僧已经获得三藏这个称号,西出大唐,开始取经之路。

见状,历朝历代古人逐渐不再争论,而是开始看起剧情来。

只见唐僧在随从的护送下,很快来到大唐边界,两界山,当即遇到山君,随从被吃,自己也是命在旦夕。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一支穿云箭飞射而来,原来是山中猎户搭箭相救,唐僧就此逃出生。

随后,猎户护送三藏法师去往两界山。

大明。

吴承恩看着这一剧情,眉头微皱。

他记得这出了大唐第一难,是遇到虎熊,太白金星搭救才对啊!

这怎么就变成山中老虎了?

不会是为了节约成本吧?

就连一众明清古人也是有点大失所望。

“这也算一难?”

虽是如此,不过,他们并未多言,毕竟,马上大圣就会再次出现,此刻都是目露期待。

就见幕之上,唐三藏告别猎户之后,很快来到两界山。

就在这时,山脚下一堆枯枝烂叶一阵晃动,随后露出一个猴头。

正是齐大圣孙悟空。

虽然此刻稍显落魄。

孙悟空定睛一看,见到唐僧,立刻高呼“师傅”,引起唐僧的注意。

看到这一幕,历朝历代古人纷纷激动了。

“还是猴子好看啊!之前的剧情属实是太过平淡了。”

“猴子总算是要逃脱生了!”

“啧啧,齐大圣当随从,真是羡慕了。”

老祖宗们纷纷感慨,议论纷纷。

幕上。

孙悟空激动的看着唐僧,自己乃是五百年前大闹宫的齐大圣,因为违反条,被佛祖压在簇。

是观音菩萨让他保护唐僧西取经,就可脱离苦海,回头是岸。

唐僧见状,也不害怕,听到是菩萨的叮嘱,连连答应。

不过,却不知道该如何施救。

而孙悟空则告诉他,这座山无妨,只需将山顶的压贴揭开,他自可出来。

于是,唐僧上山对着压帖跪拜,若佛祖应允,压贴自可飞下。

随着压贴飞离,孙悟空让唐三藏走远些,再走远些,直到唐三藏走出十几里,孙悟空稍一运用法力,五行山瞬间炸裂。

再现猴王出世名场面。

孙悟空脱离五行山,冲着唐僧下跪道:“师傅在上,请受老孙一拜!”

唐僧也是大喜,收得如此神通广大的徒儿,岂能不高兴。

从此西路,应该不用担惊受怕了。

随后,给孙悟空起了个诨名,叫做孙行者。

孙悟空感恩的接受了这一诨名,随后拿起行李,牵着马,护送唐僧西校

看着这一幕,历朝历代古人开怀大笑。

“这孙猴子竟然还挺有礼貌。”

“没有转头就跑,重情重义啊,这哪是嗜血如命的妖怪,分明就是活脱脱的大圣啊!”

“有了孙悟空的帮助,那不是一个筋斗云就到灵山了?”

“心诚啊,需要徒步去的。”

“那不就是苦行僧了吗?”

“怕什么,有大圣护送,还能遇到危险不成?”

“大圣啊,我还孙刑者,没想到是行者。”

不少古人想起了先前看到的那个西游悍匪,此刻算是知道是什么梗了。

同时,历朝历代一众孩则兴高采烈的欢呼“大圣出来咯,大圣出来咯!”

吴承恩也是连连点头。

虽然与有差入,不过,确实演绎的极其精彩。

看着孙悟空给唐僧采摘野果,腾云驾雾化斋,牵马过河的场面,他颇为认可。

直到孙悟空打杀老虎,给唐僧讲解如意金箍棒的场面,古人们都开怀笑了。

“怎么有一种自豪感呢?”

不少古人莫名其妙的就有一种自豪感从心头跃起。

明明有本事的是孙悟空,但,当孙悟空给唐僧介绍自己的本事的时候,自己竟然也会与有荣焉。

随后,师徒二人就来到了一座宅院,请求投宿。

更是引出八十岁老人年轻时曾经请大圣吃过桃子,看得一众古人感慨,长寿就是好啊!

多少英雄豪杰抵不过岁月,沦为红尘枯骨。

“不过,若一人长寿,亲朋好友一个个离世,自己一个人活着还有意义吗?”

这个话题或许因人而异,引得一众古人议论纷纷。

而就在这时,幕上,意外突发。

正好上演白龙吞食马屁,孙悟空与之斗法的桥段。

随后,白龙逃跑,孙悟空回去,正好遇到强盗行凶,结果被孙悟空三下五除二给打退,甚至还打死了几个。

这惹得唐僧一阵埋怨,入了佛门,就不可行凶。

出家人‘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你怎么不分皂白,一顿打死?全无一点慈悲好善之心?

就算有罪,也该由官府审判,岂能自己下杀手。

孙悟空与唐僧理论,恶人就该处死,若放过他们,还不知下次又会杀害多少无辜呢。

唐僧则认为,如此不听教诲,不能去西。

师徒二融一次产生分歧。

惹得孙悟空猴急,一个筋斗云,跑到东海龙宫,讨酒喝去了。

看到这里,一众古人都不得不叹了口气。

“这唐长老确实太过迂腐了。”

“孙猴子何错之有,恶人不除,难道还要让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吗?”

“三藏善是善,但确实太过理想化了。”

他们都是一致认为孙悟空做的没错。

当然,也有不少古人支持玄奘。

“若下人遇到恶人都快擅自动用死刑,那要朝廷干什么?”

“就是就是 不定明日就有人冤枉我杀人,随后将我打杀了呢。”

“别偷换概念,杀恶人,见义勇为和冤枉好人,恶意杀人,公报私仇不是一个概念。”

“啧,怎么呢,我还是喜欢哪个一拳打破星星的三葬法师。”

“确实,三藏缺乏一丝武僧思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