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晓敏拿出一沓照片,是她给孩子们拍的,洗出来带到老家给亲人们看。
这四个娃,正是长身体、变模样的阶段。
张大翠和连秋萍、李向海等人仔细地看,连连感叹孩子们长得好啊。
两年多过去,福现在七岁多了,他到香江时,五岁半就去上学。
等今年九月份开学,都三年级啦。
这可不是连晓敏逼他要去早上学的,是这子太皮了,家里根本待不住。
吵着喊着要跟哥哥姐姐一起去学校,然后就把他塞进振华学校的学组了,交给孙翰去操心吧。
没想到,脑袋瓜还真好使,学习功课贼聪明,还挺爱学习。
尤其是喜欢学英语,陆冠杰在家时,福放学后就缠着他,还挺认真跟姐夫“交流”呢,经常蹦出的那些词儿,让陆冠杰哭笑不得。
他还嫌弃连晓敏的英语口语不标准~人家看不上跟姐姐唠嗑,嘿!
连晓敏的英语口语还有粤语确实都是二把刀,她前世也就是考个大学四六级的水平,也没留过学,口语可不就那样。
陆冠杰是两三岁就去伦敦生活了,待到二十出头回来香江,福这家伙还挺会挑人啊。
丫今年六岁,还在家里蹲呢,整带着比她只三个月的俊俊玩。
这同岁的姐弟俩,再多玩一年吧,等明年满七岁了再上学的事。
最的瓜瓜,差俩月就四岁了,这豆丁现在就知道跟在丫姐姐屁股后头疯玩。
家里这三个一起,整也有个伴儿,吃香的喝辣的,娃不识愁滋味,无忧无虑,真希望他们慢点长大才好。
连晓敏过去姑姑和大翠奶的屋子,看了看正在呼呼睡觉的娃子们。
凤这丫头,今年年底马上就八岁了,等秋开学就去村学读一年级。
她特别懂事,家里孩子多,帮着她妈和奶奶带弟弟妹妹,几个的整都跟在大姐屁股后头,当她的兵。
三胞胎五岁半,正是人嫌狗厌的年纪,也就是凤能制得住他们仨,整都是惹祸精。
老五墩墩四岁,现在可真是个胖墩了,他和老六,一岁的年年最,跟着爸妈一个炕睡觉。
其他四个娃,都跟着奶奶睡另一屋。
连晓敏第一回见到年年,一岁的奶娃白白净净,奶呼呼的。
她从挎包里又掏出一把金锁,哎,不得“众娃平等”啊,一人一个。
姑姑的孩子,她特意让银楼的师傅刻了名字在金锁上,把这些交给大翠奶和连秋萍。
可是最的年年,她可哪里知道啊,这个金锁没有名字,只影福宝宝”三个字,祝愿宝宝有福气~
张大翠都看傻眼了,妈呀,六个金锁……她就是不知道批发这个词,要不也得问,晓敏你是不是搞批发的~
连秋萍笑着轻声:“晓敏,你没抱过年年,来,给你抱抱他,沾沾你的福气!晓敏,是咱家最有福气,有本事的孩子。”
连晓敏心翼翼地抱起酣睡的奶娃,将柔软的身体搂在怀里,在脸蛋上亲了两下。
“年年,长大了跟姐去香江耍啊,你要快快长大喔~”
她抱了一会儿年年,轻轻放在炕上,又看了看旁边那个娃,过去跟她最好的墩墩。
家伙睡得熟,连晓敏握了握他的手。
哎呀,一晃这子可是长了不少,四岁的娃,看着跟五岁多的三胞胎没差多少嘛,这孩子长得大。
又去挨个稀罕了一下睡梦中的大宝、二妮、三宝,还有最乖巧秀气的凤。
凤一转眼都这么大了,不再是当初那个又瘦又,头发焦黄、营养不良的丫头了,现在十分水灵呢。
待了一会儿,又回去玉芳那屋。
夜实在深了,玉芳跟着黄立原回他家去住了,把这间屋子留给晓敏住。
黄立原,明一早,让他弟东子过来,把家里的娃娃都给领自己家去玩。
好腾地方,让晓敏跟家人相聚,好好待一,能方便点。
孩子都太了,管不住嘴,不能让他们知道连晓敏回来过的事情,包括凤也不校
明都去老黄家待着吧,跟着东子哥哥玩一,饭也在那边吃得了。
都定了,他们俩悄悄出门先走了。
连秋萍和张大翠跟连晓敏又多唠了一会儿,一直到半夜两点钟才回屋去睡觉。
就这样,连晓敏一直在姑姑家待了五。
她拿的两麻袋东西,不外乎布料、毛衣、棉袄、皮棉鞋这些凭票购买,比较紧缺的物资。
还有一些奶粉和罐头,糖果也装了五六斤,留着给孩子慢慢吃。
礼拜一一大早,玉芳夫妻俩早早出发,骑车子回县城去了。
连晓敏也没继续在姑姑家待着,村里人都不关门,不定啥时候就有串门的。
她去了公社,住在孙学丰家附近的胡同那套空院子。
晚上趁黑,孩子们都睡了,她再回村去李家,后半夜再走,就这样待了几,一切都保持心谨慎。
她还专门回了自己在山脚的院一趟,张大翠把那边各间屋子打扫的干干净净,不时地维护,一切保持跟两年前一样。
还,这院子会好好帮晓敏看着的,永远都是她的。
连晓敏回到当初的家里,特别感动,眼泪都流出来了,在这里,实在拥有太多的记忆。
她确实想要一直一直留存这套院,直到未来~
连晓敏在自己家的地窖里,又给姑姑一家人留了不少物资,还是以粮油为主,让他们别心疼,别舍不得吃细粮。
一共留下十袋白面、两袋米、五袋玉米面,还有两袋大豆,五桶豆油。
这才74年呢,其实大部分人家的日子,还是吃不饱的,这么一大家子人,六个孩子,越大越能吃,留着吃吧。
一晃过去了五六,这一,李向海中午休息的时候,去公社的运输队给豆包和王新田送了个信。
让他俩下班后,悄悄地去一趟连晓敏的地址,跟她见一面。
这哥俩一阵激动,晓敏回来啦!
这是他们最好的朋友哇!
他们一直盼到下班,赶忙甩开别饶视线,悄悄找去了那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