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弟两人边聊边往厨房方向走去。
只是还没走到厨房门口,就已经听到厨房里几个人谈地的笑声。
“对,就是这样弄,我一会儿就和哥哥出去弄点麻绳回来。”
“味道好香,刘志叔的手艺都快要有我大诚叔这般好了。”
随即又听到下油锅哗啦一声响,厨房里应该是在炸些什么东西。
姐弟两人相视一笑后,加快了脚步往厨房里走去。
“做的啥啊这么香?”
一脚刚迈入门槛,玉泽允欢快的声音便响起,里面的人纷纷转头看向他。
“允哥,你快来尝尝,这是大诚叔和刘志叔新研制的竹筒焖饭,可好吃了。”
玉婉瑶百灵鸟般的声音雀跃又欢快,笑着将一旁的两个大竹筒端起,放到了一旁的餐桌上。
做完这一步后她又转头招呼起两人来。
厨房里的场景就跟要拆家一个样。
玉泽正正在将一根长竹子砍成段,他的脚边是一大堆已经切好的竹筒。
李根在一旁的炉灶上面用烧开的热水烫着切好的竹筒。
一旁的灵和秀秀正将烫好的竹筒一个个擦干净摆放在竹篓子里。
“你们这是干嘛啊?厨房一片狼藉。不知道的还以为进贼了。”
玉泽允走到玉竞诚身旁,玉竞诚正在炸着肉。一旁的李根也未准备别的菜。
“允哥,姐姐,你们都来尝尝,这还是刚出锅的,还热乎着,趁热吃更好吃。”
玉婉瑶将竹筒盖子打开后,竹筒里正冒着热气,一股饭材清香随即进入了大家的嗅觉郑
玉婉宁和玉泽允两人也抱着好奇的心态往餐桌走去。
两个竹筒中,一个竹筒里的是葱油鸡饭,一个是香菇鸡饭。
饭菜香掺杂着竹筒本身的清香,味道就是不一样的风味。
“你俩饿了就先吃几口竹筒饭,爹爹现在炸着扣肉,你们刘志叔炒了些菜,大家要晚点才能吃得上饭了。”
玉泽允早就饿了,直接拿起其中一个竹筒直接吃了起来。
“爹,你们都吃过了吧?”
“吃过了,刚刚出第一锅我们大家就尝过了,看你们姐弟俩还在跟世子聊,就没喊你们过来尝。
怎么样这味道?如果拿去卖,能成吗?”
玉竞诚一脸渴望的看着一家儿子,想从儿子口中听到那句非常肯定的答案。
玉泽允依旧是发自内心的对一家老爹做得饭菜赞不绝口,一声声的好吃让玉竞诚更加自信满满。
玉婉宁看着大家的举动,有些好奇问道:“爹,你们不会是想明就去摆摊买竹筒饭吧?”
玉竞诚用力的点零头,手上炸扣肉的动作不减半分。
“姐,刚刚大诚叔和刘志叔就在商议,想要出去摆摆摊试试卖点啥,他俩想了好久才想到要去卖竹筒饭。
然后大诚叔让我哥哥去弄了跟竹子回来,我们尝试了一番,发现味道真不错,然后我们几个就拍手称快直接开干了!”
她完又拿起了一旁的薄荷收拾起来,笑意开朗,心情十分舒畅。
玉婉宁笑道:“你不会明也要去卖凉粉薄荷汤吧?”
“是啊姐姐,我打算明一早跟着大诚叔一块儿出去试试,先将咱们的东西宣扬出去。
大诚叔多宝街其中一间铺子门口已经收拾好了,我们就去铺子门口摆摆看。”
玉婉宁看着大家都在动手,本想着帮忙,却被玉竞诚拦了下来。
“闺女你别动了,一会儿泽允就要回营里了,你两姐弟有啥就啥,我们自己忙活就行了。”
玉婉宁也只能作罢。
厨房里,大家干劲十足,都在各司其职的忙活着,也就只有玉婉宁姐弟两人闲着一口口的品尝着竹筒饭。
玉泽允吃了太久军营里的大锅饭菜,好不容易能吃自家的饭菜,那是一份接一份的来,对自家老爹做的饭菜赞不绝口。
玉婉宁看他都吃第三份竹筒饭,怕他吃撑了,回军营还得训练,只能出声叫停。
“够了噢,可别再吃了,要是真喜欢家里的饭,我每晚这个点去军营门口给你送便好了。
你这一会儿回去还得训练,现在吃这么撑,也不怕训练会腹痛。”
玉泽允不慌不忙的吃了最后一口后终于停了下来:“姐,你不用特意送,我那边有空闲了自己回家就好啦。”
“瞧你这吃相就跟军营饿着你一样。”
玉泽允嘿嘿笑了两声,忽然想到什么一样,问道:“对了姐,你过几日是不是要回家了?”
玉婉宁点零头,“明后两日我要出门找铺子,如果不出意外,三四后就启程回家一趟。”
“姐,你回家后直接将娘和泽景带上来,我在军中任职期间,在城外的灵岩寺救过一位青竹书院的山长。
后在回城途中与山长闲聊,他看我年龄太,我才智聪慧,是个可塑之才,想让我去青竹书院跟着他学习。”
完脸上还露出了一脸骄傲的模样。
玉婉宁看着他那一脸得意之样,赶忙打断:“好了好了,你最牛你最棒,别贫了,继续。”
玉泽允看玉婉宁夸他之样十分的敷衍,虽然有些许不满意,但还是继续了下去。
“我以志在军中为由推辞了他的邀请,后他又同我若是家中有适学孩童,也可送去他那儿,由他来亲自教诲。
我便同他了泽景的事情,山长听完对泽景也很是好奇,想亲自见见泽景,。
前两日我出任务途中又碰到了山长,他同我起若是书院这段时日正在招收适学孩童,想让我带泽景过去给他瞧瞧。
所以我想着你要回家,正好你回去后可以直接将娘和泽景一起带来,我找个时间带泽景去见见山长。”
这可是了了玉婉宁的一桩心事了,对于做生意一事,玉婉宁从来都不担心半分。
但对于玉泽景的教育,她是真的担心到极致。
在府城,青竹书院可是所有学子求学的最大目标书院,从青竹书院出去的秀才比比皆是,连状元都出过两位。
而青竹书院的入学标准十分公平公正,多少达官贵人想将自家孩子送进去都被书院回拒。
而一这次真的是托了玉泽允的福,虽然还不确定玉泽景的才智是否能入得了山长的眼,但至少他们一家都把握住了这次机会。
“好,这可是一个极好的入学机会,我这次回去就将娘亲和泽景一同接来。”
得了玉婉宁的肯定答复,玉泽允这边也要回军营了。
在他回去之前,玉竞诚还给他装了一大包裹的竹筒饭,让他带回去给军营里的人尝尝味道。
玉泽允推脱不了,只能带着这份沉甸甸的“行囊”回了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