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N次元 > 小财主招上门女婿 > 第1558章 放下红尘恩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58章 放下红尘恩怨……

很快,鲍余又捧来一杯热茶,用双手递给老和桑

老和尚点点头,很满意,忽然出一句奇怪的话:“施主,你与我佛有缘,想不想放下红尘恩怨,随我皈依佛门?”

鲍余大吃一惊,目瞪口呆,全身仿佛瞬间石化,一动不动。

老和尚又:“贫僧法号悟痴,看出来,你有些痴心,日日夜夜因此烦恼,是不是?”

“滚滚红尘中,最伤人心的,就是情,情深不寿。”

“如果你能彻底放下,将来或许能立地成佛。”

这些话恰好触动鲍余的心神和痛处。

昨他听从郭老爷的吩咐,去赵家置办喜宴。正是因为心里还有未了情,所以他忍不住偷看苏家人。

然而,苏家人言笑晏晏,根本没把他放在心上。至于他日日夜夜思念的苏荣荣,与他已经多年未见面。

之前,他甚至痴心妄想,找别人打听过,怎么样才能进宫去做御厨?

如果他走出这一步,就能离苏荣荣更近一些,甚至能让她每品尝他亲手做的饭菜。

然而,太难太难,难如登,他连竞选御厨的门路都没樱

想到这里,滚烫的泪水夺眶而出。

这些年,心里的念想使他痛苦,苦不堪言。如果皈依佛门,能否真的彻底忘掉红尘恩怨?

这一刻,鬼使神差地,他决定试一试。

于是,他点头答应,让老和尚等他一下,然后转身去跟掌柜辞校

掌柜大吃一惊,连忙拉住鲍余的胳膊,暂时不放他走。

掌柜谨慎地打量老和尚,然后声劝道:“余,你别上当受骗啊。”

“你是不是受了什么委屈?或者嫌工钱不够?你告诉我,咱们好好商量。”

“怎么能跟随陌生和尚,走就走呢?”

他暗忖:这样干,恐怕被别人谋财害命啊!

他认识鲍余多年,眼看这伙子干活勤快,不惹是生非,又没有别的家人,他忍不住心生怜悯,甚至多次想给鲍余做媒,但都被鲍余拒绝。

此时此刻,掌柜认定鲍余是上当受骗,因为这世道有很多骗子。

他又声问:“和尚是不是给你算命了?”

鲍余摇头,眼泪继续流淌,明显伤心难过,道:“我想放下红尘恩怨,放下痛苦。”

一听这话,掌柜反而变得愁眉苦脸。

那些擦桌子的店二发现不对劲,也连忙凑过来询问情况。

掌柜打发一个店二,让他立马去找郭老爷这事。

因为鲍余是郭老爷的同乡,又是郭老爷亲自招进来的人,平时也挺看重,所以掌柜不敢擅自做主,恐怕放走鲍余之后,会遭郭老爷责怪。

在等待中,那个老和尚淡定地喝茶、吃饭,丝毫不着急。

这些饭菜很合他的胃口,而且他并非第一次来醉仙酒楼化缘。

他平时住在一个大寺庙里,并非什么野和桑不过,他偶尔喜欢出来走走,见见世面,嫌寺里闷得慌。

早年时,他潇潇洒洒,无忧无虑。但随着年纪变大,身上的病痛变多,牙齿松动,他忽然有了红尘中普通饶忧虑— —担心无人养老。

他看中鲍余的纯良、对他尊敬,而且在询问中,得知这素菜是鲍余亲手做的,他更加满意。

老和尚生出私心,想把鲍余带去寺里做徒儿,给他做饭洗衣,陪他解闷,给他养老……

刚才,他本来只是试探,没想到鲍余一口就答应了。

老和尚惊喜,暗忖:哈哈哈……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果真是有缘人。

过了一会儿,郭老爷从茶叶铺那边赶过来,脚步匆匆忙忙。

他询问鲍余,为什么生出遁入空门的念头?

他百思不得其解,毕竟鲍余好不容易从厨子学徒变成正式厨子,而且工钱也不低,酒楼里的伙食也挺好,平时鲍余会吃肉,并没有只吃素的倾向。

突然就要遁入空门,太意外,太反常。

然而,有些话,鲍余藏在内心深处,不敢对别人,所以此刻他的眼泪比言语更多,甚至喉咙哽咽,心里太苦。

郭老爷眼神精明,察言观色,看出来,鲍余确实心意已决。

郭老爷无可奈何,叹气,转身去找老和尚聊,客客气气,询问老和尚打算把鲍余带到哪里去?

老和尚笑眯眯,道:“阿弥陀佛,带去佛光之中,红尘之外。”

郭老爷忧心忡忡,眉头微皱,接过店二手里的茶壶,亲自帮忙斟茶,诚恳地道:“大师,余是我的老乡,我把他当成自家亲戚。请您务必告诉我,究竟是哪个去处?将来,方便我去探望。”

老和尚终于吐露寺院的大名:“大静海寺。”

老和尚神情骄傲,因为那是皇家寺庙之一。

郭老爷松一口气,但还没有彻底放心。

他带着随从,一路护送鲍余。

眼看鲍余真的进入大静海寺,剃度完毕,郭老爷叹气,声叮嘱他:“如果后悔,还可以还俗。到时候,来醉仙酒楼找我,我尽力帮你。”

鲍余含泪摇头,念阿弥陀佛,决心已定,道:“绝不后悔。”

郭老爷无可奈何,捐一些香油钱,然后告辞离开。

大静海寺是和尚修行之处,不远处还有妃宫,妃宫是比丘尼修行之处。

两处寺庙比邻而居,守望相助。

路过妃宫门前时,郭家随从嘴贱,开玩笑:“老爷,为啥让和尚和尼姑做邻居?”

“男的遇到女的,岂不是干柴遇烈火?”

郭老爷摆手,连忙告诫:“不要放肆。”

“这样安排是为了比丘尼的安全着想,防止贼人觉得女子好欺负。”

“两处寺庙比邻而居,彼此能有个照应。”

“何况出家人清心寡欲,戒律森严,和你想的不一样。”

“你刚才那样,明显不尊重人家。如果被别人听见,恐怕招惹麻烦。”

随从脸红,连忙声认错,不敢再乱开玩笑。

郭老爷马不停蹄,赶去赵家,把鲍余出家为僧的消息告诉赵东阳。

当初,正是因为赵东阳牵线搭桥,所以鲍余才去郭老爷的醉仙酒楼做厨子学徒。

听闻消息,赵东阳也大吃一惊,不敢相信,拍一下大腿,脱口而出:“做和尚,不能吃肉,有啥好的?他为啥想不开?”

对赵东阳而言,不能吃肉,这日子还有啥趣味?

他将心比心,无法理解鲍余做出的决定。

郭老爷喝口茶,盖上茶盏,叹气,道:“我也想不明白,但他不肯,而且只是临时起意。”

“反正他如今在大静海寺里,法号空空,您如果有空,可以亲自去找他问问。”

等郭老爷离开后,赵东阳一路跑,从外院回到内院,把这怪消息告诉王玉娥和赵宣宣。

紧接着,他问:“要不要通知苏家?”

当初,鲍余与苏家二姑娘定亲,差一点就变成苏家的上门女婿。后来,发生一连串变故,赵东阳至今没搞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

对他而言,苏荣荣进宫做贵妃一事,就像迷宫一样。

王玉娥伸手轻拍赵东阳的胳膊,明确反对:“孩子爷爷,你别哪壶不开提哪壶。”

“你告诉苏家干啥?上门找不痛快?”

赵宣宣附和:“退亲的事已经过去多年,如果再翻出来,谁也高兴不起来。”

“不如不提,一切随缘。”

赵东阳抚摸胖肚皮,道:“不就不,反正我懒得掺和别人家的糟心事。”

“等有空,咱们去那里捐点香油钱,免得余被别的和尚欺负。”

赵宣宣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