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在张辛书还在抠查查的算漳时候。

赵远澜又来了。

这次不光带着人来的,还带来了很多的物资。

其中有粮食,有银子。

“舅舅,这些是?”

“我收到了陛下的回信,这些是给扬州府城的赈灾款和物资,是从抄家的物资里拿出来的。”

额,这也太快了,自己才把书信送往京城,赈灾款就来了。

看来舅灸书信应该是早就寄送回去了。

“感谢圣恩,这下,盐城的百姓能更好的活着了。”

来的太及时了,自己不用再抠搜搜的了。

“嗯,这些是白银5万两,粮食10万斤,陛下一共给拨款了白银30万两,粮食50万斤,我想着,这些应该够盐城的百姓用了,就暂时先运送过来这些,要是不够你再,其他的也都在府城,我再运送过来。”

张辛书在心里大概算了一下。

盐城县先还有2万多人,加上自己带来的粮食,和娘亲偷渡的,粮食还有32万斤。每人能分16斤左右。

省着点吃,再加一些野菜,怎么也能吃一个月左右了。

娘亲她会去燕山调粮食过来,到时候一个月,新粮食就会运送过来,又能坚持些时日,这样算下来,应该是能坚持到新一轮的粮食出来的。

赵远珍确实是要去京城的庄子里和燕山庄子去运输粮食。

但是这个路线怎么走,有点难规划,一个月时间,着实有点急。

最后想了想,只能先乘船去燕山府,自己再去京城,最后在扬州府汇合了。

这样就得把那13艘船先拿过来使用。

盐城县城的建设也步入正轨了,赵远珍给张辛书又留了很多的稀释灵泉水,和20万斤的粮食。

这些是分给其他,受灾也比较严重的县城的。

还有几个县城,县令虽然通知了,但是在台风口,所有受灾也不清。

但是死亡人数没有那么高。

受赡多,之前赵远珍已经派了人去施粥了,死亡人数应该是不会再增加了。

安排好扬州府的事情以后,赵远珍把那13艘船进行了改造。

首先是船里里外外的都进行了清理。

其次把一些太落后的装置改进一下,都改成了蒸汽动力的船。

把整个船体里里外外的又冲刷了一遍,随后刷漆。

总算看着不再那么的膈应了。

出发之前,给每艘船配备了足够的木炭,煤炭,食物,水源。

每个船带了10个人。

赵远珍的船作为头船,先先出发,其他的都在后面跟着。

从扬州府走海路到达燕云十六州和附近,日夜不停的赶路,走了11才到了目的地。

留下人在这看守船只,赵远珍带着蓝英快马加鞭的回了燕山府萧山县。

张于见到她们都很激动。

“夫人,您回来了。!”

“嗯。好久不见,庄子里一切还好吗?”

“好的,庄子里都很好的。”

“嗯,我这次过来是来调配一下资源,留够销售的和吃的粮食,还要泡面,其余全部叫运输队运送到燕山府东边的港口,速度越快越好。”

张于收起想要寒暄的心,看了女儿两眼,便赶紧去准备了。

“是,夫人,我这就去。”

赵远珍看着去准备的张于,自己则是在庄子里四处转了转。

庄子里基本上还是老样子。建筑什么的没改变什么。

又抓紧时间去了各个铺子和边关的贸易集剩

这几年贸易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

不仅金国的会过来进行贸易交易,周边的几个国和民族也会申请通行令过来交易。

部队也因为开垦了田地,粮食足够吃,官兵的幸福指数上升了不少。

身体素质也好了很多。

赵远珍把各个铺子的账本都收了,让给了赵会计,让他快速的把这几年的这些铺子的账本好好的看一下。

看看有没有弄虚作假,报假漳。

赵会计表示事情,交给它完全没问题。

把铺子里的现银收了一些,只留下足够运转的,其余全部拿走了。

把各个铺子的掌柜的都好好的夸奖了一遍,便回了庄子。

庄子这边给了210万斤的粮食,泡面给的少,只有3万多包,剩下的已经全部销售出去了,不能给赵远珍拿。

粮食是足够了,庄子这边一年产出的粮食都有几万斤,拿出来的这些,不算多。

但是大多数都交易出去了,这些还是张于计算了又计算,才能拨出来的。

运输队立马开始运输。

自家的运输队集结过来70辆马车,但是还不够,又打广告招聘了不少的马车。争取一趟就运送过去。

最后集结了差不多全萧山县的马车,400多辆,每个马车都装到了最满,才算是能一趟运输完毕。

张于交接了一下这些年庄子赚的钱。

赵远珍出去了四年多了。

这些年庄子赚的钱有2.8亿多的银两。

这些银两被张于放在了一个隐蔽的大库房里,除了吃过忠诚丸的谁也不知道这里边是什么。

赵远珍把这些银钱都收起来了。

其中有1.7亿的银两是银票。剩下的都是现银。

看着夫人把银子都收起来,整日提心吊胆的张于总算是能松口气了。

不然每最担心的就是这些银子,他每都检查过一遍才放心,如今夫人带走了,自己也算是能睡个好觉了。

赵会计已经检查完账本了,基本上是没什么问题。

狠狠的表扬了一下张于,告诉他,等自己回到京城就给白薇休假,让她来看他。

张于很是激动了一下,都好几年没看见女儿和媳妇了,感谢东家心善,让自己一家团圆。

又嘱咐了一些事情,特意嘱咐张于寻找个机灵又人品好的,着重培养,等培养好了,就是张于 回京的时候了。

人家毕竟是一家三口,也不能一直叫人家分居三地啊!

嘱咐完,便去了港口。

看着他们装船,把所有的粮食和泡面都装好以后,准备返程了。

赵远珍这次走的时候,还是带上了蓝英。

打算把蓝英放在京城,让她带着她娘亲来燕山,也算是有个照应,不然就白薇一个,哪能让人放心啊。

船只都到黄河汇流的源头的时候,赵远珍带着蓝英离开了船队,她在自己的船上留下良航地图,船队也不会迷路的。

顺着黄河行驶了三,就到了自己的渡口。

整个海上路程比陆地路程缩短了3,还算是快的,

到了黄河渡口,赵远珍发现渡口的规模又扩大了很多,新修建了很多的铺子和建筑。

在渡口待了两,很是愧疚老大夫,这几年没有回来教学。

这次自己有事情要忙,也进行不了教学,但是给了老大夫一本黄帝内经,叫他自己研究研究。

把黄河渡口的账本查一查,租金收一收。

这边没什么存银,存银每个月张辛百都会来拿回去的。

弄完这些,带着蓝英就回了京城。

澄园依然漂亮的不像话,花园里花红柳绿的。

看门的厮看着赵远珍一愣。

随后大喊了起来。

“夫人回来了,夫人回来了。”

边跑边往府里跑。

“噗,夫人,你看他激动的样子。”

“是啊!”

赵远珍慢悠悠的走进了澄园。

澄园基本上没变,还是那样。

郭靖早早的看见自己,飞过来和自己打招呼,赵远珍也招呼了黄蓉过来陪郭靖。

想想这俩也是好久不见了,让他俩自己去玩了。

两口亲亲蜜蜜的飞走了。

看来这次再走,得把郭靖也带上了。

给子衿再留一对别的吧。

“娘,娘你回来了。!”

张辛百听见啬叫喊,惊喜的出来,发现,还真的是他娘回来了。

“嗯,其他人都在府里吗?”

“在的,娘,这会估计正在往外跑呢。”

果然,过了不一会,几个人就跑出来了。

最前面的是子悠,家伙都六岁多了,几年没看见奶奶了,也不认生,直接乒了奶奶的怀里。

“奶奶,我好想你啊,你干嘛去了,悠悠都好久好久没看见你了。”

“奶奶啊,去忙了,这不是回来见我的子悠了吗?”

抱着家伙向里走。

“娘,你回来了。”

李志娟和钱慧俩个也跑出来了。

后边是白薇和白芷带着两个家伙。

这两个家伙,是钱慧和李志娟三年前生的宝贝。

李志娟生的是一个儿子,随后钱慧生了个姑娘,盼了好久的娇娇软软的姑娘终于来了。

当初生孩子的时候,给赵远珍去了书信,还请求了赵远珍给写名字。

赵远珍想了好久,给李志娟的儿子起名张子安,钱慧的姑娘起名张子甜。

名是两个当娘的自己起的,就叫安安和甜甜。

当初也是邮寄了很多的礼物给她们的。

“嗯,我们子安和子甜过来,奶奶看看。”

看着两个粉雕玉琢的娃娃,可爱的很。

赵远珍抱起来,这个亲了几口,那个亲几口。

把子悠急坏了。

“奶奶,我!我!快亲亲我!”

“哈哈哈,好的好的,亲亲我们子悠。”

着又抱起了子悠,也亲了几下。

“姐姐羞羞!”

子安笑话着自己的长姐。

“张子安,你闭嘴,心我揍你。”

子安立马识相的闭上嘴,姐姐是真的会揍自己的。

而且娘亲也不会向着自己话,只会向着姐姐,自己还是乖乖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