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越看越是惊奇。
文中提出的很多思想,都是以前闻所未闻的,但是细品之下又是极有道理的。
此子年纪,就有如此远见,不平凡。
许久不见如此有才华又灵动的学子了。想自己这么多年,只有皇帝一个学子,如今年老了,总在寻寻觅觅的想再找个衣钵传人,这难道就是上送上来的学生吗?
“你可愿意拜入我门下,做我的关门弟子。”
“学生愿意,感谢老师愿意收学生。”
张辛书听后激动的马上跪下,开始磕头。
“好好好,今日起,你便是我的弟子,可有字了?”
“尚未取字,还请老师赐字。”
“就叫书礼吧,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
“谢老师赐字。”
“好了,起来吧。以后你就在书院读书,一会按照你的进度入学。”
“宋师保,你过来一下。”
太傅向着外面喊了一声。
“山长,有什么吩咐。”
“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新收的弟子,张辛书,字书礼。你去带他办理一下入院手续。”
“恭喜山长,喜得爱徒。”
“哈哈哈,确实大喜。先去办入选手续吧,回头给大家介绍一下。”
“好的,山长。书礼,这边走,跟我去办理入院手续。”
“是,师保。”
“老师,学生先退下了,容学生准备一番,稍后过来进行拜师之礼。”
“嗯,去吧。”
赵远珍也行过礼,跟着出去了。
这就成了太傅弟子了?是不是有点过于容易了些!
岂不是跟皇上是师兄弟了?
师保根据张辛书的学习进度,给他入了学。
办完手续,张辛书便要去准备拜师礼了。
拜师礼的礼物是最基础的束修六礼和其他物品。
束修六礼包括:
肉干,寓意谢师恩。
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
龙眼干,寓意启智生窍,功德圆满。
莲子,寓意为苦心教育,用心良苦。
红枣,寓意为早日高中,金榜题名。
红豆,寓意为大展宏图,鸿运高照。
这六礼既展现了学生对老师的敬意,也表达了对师徒关系的良好祝愿。
一般条件好一些的,还会再送一些其他的礼物。
赵远珍拿了几条品相好的牛肉干,用纸包好,又买了一些水灵的芹菜,这个时候是没有芹材,但是自家种聊,也能有借口,得过去。
龙眼干、莲子、红枣、红豆都挑了最好的,各自买了一斤。
找了一个竹子做的大圆礼盒,把每样都用纸折了个盒子放进去,整齐的摆在圆礼盒里。各种颜色相呼应,很是好看。
束修六礼是准备好了,其他的礼物送什么呢?
“辛书,我们再准备些什么礼物呢?”
“娘,我也不太清楚,你帮我想想吧。”
“行,等我想想。”
随后开始翻着商城。
找一些新奇的玩意,不然老太傅这种什么都见过的人,一般的东西也入不了太傅的眼。
还要送些文人墨客喜欢的东西。
要不送一套玻璃的书房用品吧。
玻璃改毛笔,做成了竹节样式的,这样既显得雅致,又很防滑。
玻璃磨砂砚台,这种磨砂的有一定的粗糙感,适合研磨墨条。
玻璃的纸镇,是一个下宽上窄的矩形玻璃条,玻璃中间放了一幅郑板桥的竹子画作,还写了一首诗,工笔俊秀。
玻璃的笔挂,晶莹剔透,是一个大大的圆条线形,下边是木制的底台,中间有一条横梁,些许的挂钩,用来挂毛笔。
玻璃的笔洗,好大一个椭圆透明器皿,外面画了竹子,放水洗了毛笔,水变声黑色以后,外面的竹子也有如灵动的水墨画,变得生动起来。
玻璃的笔架,是一节竹子,5厘米左右的一段竹枝,上边有有几片飞翘着的竹叶,还染成了绿色,苍翠可爱,可以用来临时放毛笔的。
基本上书桌上用的这些物件,都齐全了。
“辛书,这是一套琉璃做的,书桌上用的物件,你看看怎么样?”
“孩儿看看。”
“嗯,那你顺便好好检查一下,没什么问题,我们就去找你老师举行拜师礼了。”
“好。”
俩人在马车上,张辛书仔细的查看了一遍,毕竟自己送的礼物,还是要熟记的。
看着没什么问题,赵远珍找了布,仔细包好,放在了盒子里。
这会已经中午了,正是行拜师礼的好时辰。
整理好衣冠,俩人又进了书院。
“师保,老师还在书房吗?我准备好束修之礼了。可以行拜师礼了。”
“在的,山长一直在等你呢,跟我来吧。”
“老师,学生已准备妥当,请行拜师礼。”
“好,宋师保,你去安排一下,我们这就过去,把夫子们都叫过来。”
“是,山长。”
书院是有祭祀祠堂的,一般拜师礼都在这边进校
所有夫子,都过来了,有30多位,师保和礼学已经准备好一具物品。
是礼学主持的。
“吉时已到,拜师礼即刻开始。趋。”
张辛书双手捧着束修礼,缓步上前。
“行盥手礼!”
把束修暂时交给其他人,走到脸盆旁边洗干净手。
“正衣冠!”
仔细的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服和发冠,因为张辛书还,还没有加冠,只是一个布包丸子头。
“献!”
拿着自己的束修礼,走到了太傅跟前,跪下去。
“我想要求教授业,感谢老师收徒,弟子当牢记老师教诲。”
随后递上束修礼。
老太傅接过束修礼,郑重的放在旁边的桌子上。
“行拜礼!”
拜礼在大梁朝是一种跪拜礼,非常的隆重,跪下时,手置于地面,头也要置于地面。
张辛书恭恭敬敬的行了拜礼。
“训诫!”
老太傅要开始训诫了。
“求学者,当博学、温习、理解、实践、谦让、大义,做到此六点,方可学有所成。”
“书礼谨遵老师教诲。”
“礼成!”
老太傅赶紧上前把爱徒扶了起来。
“好好好,以后你就是老夫的弟子了。”
“是弟子三生修来的福气。”
“恭喜山长,喜得爱徒。”
一群夫子开始各种恭喜道贺。
老太傅笑眯眯的应着。对这个学生越看越满意。
知趣识礼,年纪就才情不斐。
赵远珍看着礼成了,张辛书也要入学了,自己便请了礼,告辞了。
张辛书出来送他。
“娘,你回去注意安全,我要在书院继续学习了,等晚上下学就回去了。”
“好,你以后要是不方便就住在书院里也行,不愿意住书院,就住到铺子里也行,我叫厮晚上来接你。”
“娘,不用了,没有多远的路,我自己走回去就好。”
“行,那你心些吧,我走了。”
路程不远,他也13岁了,还有武功傍身,赵远珍也还算放心。
“好,娘你慢走。”
赵远珍坐马车回去了。
回铺子里吃午饭,铺子这会人还挺多。
正值中午,旁边酒楼人也很多,过来吃糖水或者打包的就跟着多了起来。
赵远珍在柜台里帮忙。
抬眼发现进来个眼熟的姐,这不是昨日大哥扶了一把那个姐吗?
这位姐今日衣裙华丽,满头的珠翠金钗,外披着红色大氅,内里穿着绸缎衣裳,看来是官家姐。
“姐,奴婢已经查好了,就是这家,赵公子平日里除了三皇子府,来这里的次数是最多的!”
旁边的丫鬟,扶着这位姐,慢慢的解释着。
“我素来喜爱甜品,我们便尝尝这新开的糖水铺子吧。”
赵远珍因为习武的原因,五感格外敏感,这些话都落入了她的耳朵里。
挑挑眉,这是奔着赵远澜来的?是看上大哥了?
“好的,姐,那咱们是去楼上还是在大堂?”
“去楼上。这大堂乱七八糟的,什么人都有,他们也配跟本姐平起平坐!”
赵远珍:印象分-50。
果然,良配哪有那么好遇见。
“是,姐。”
随后扶着姐向着楼梯走去。
“啊呦,我当是谁呢!原来是被退婚聊岳姐啊!啧啧啧,也不知这以后人老珠黄的还有没有人要啊!我没记错的话,岳姐今年26了吧。”
走到一半,看见楼梯旁边的桌子坐着的一对主仆,当即开启了嘲讽模式。
赵远珍:先撩者贱,印象分-30分。
那对主仆对坐着,那位姐坐的位置,正好面向赵远珍这边。穿着白色大裘,头上簪了两支素钗,面相看着大气。内里衣裳能看出来是绸缎的,也是个官家姐。
“不知年芳23的宋姐许配了哪家公子?”
被挑衅的白衣姐,并未动怒,慢条斯理的怼了回去。
“哼,我即使未定亲,也比你被人退亲的好。”
“是了,宋姐从未有人求娶过,自然不懂退亲的事情。”
“你!胡袄,是本姐眼光高,看不上那些庸俗之人。”
“不庸俗之人,大抵也是这么看宋姐的吧!”
“你,你个牙尖嘴利的泼妇,粗鄙,活该你被退婚。”
“我等自是比不上礼部尚书府的礼仪周到,可以当街叫骂。”
“放肆,你敢出言侮辱我父亲。”
“宋姐,你怕是误会了,我这是在夸赞宋府教养好,养出来的子女勇敢,不畏人言,不被礼教束缚。”
“你,你也就嘴上厉害,没人要的老女人。”
“哦,那就祝宋姐新婚快乐吧,花白,去结账,莫要分走了宋姐的喜气。”
宋姐气的用手指指着她,不出话。
“是,姐。”
旁边的丫鬟绕过宋姐,过来结账。
“一共13两。”
赵远珍赶紧给算了账。
丫鬟便扶着岳姐走了。
那个宋姐,骂骂咧咧呼呼的上了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