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她现在要做的,就是筛选一下书目。

琢磨着选一些什么比较好呢。

她选的话本子,主要面对三种人群。

一种是学子。

一种是夫人姐。

还有一种是少爷看的漫画人书系粒

人书比较好找。三字经的故事图集来一套,这个算是启蒙趣味书籍。再来几本儿童故事书。

乌鸦喝水、三只猪啊、丑鸭、猫钓鱼、龟兔赛跑、狼来了、坐井观、老鼠偷吃油、东郭先生和狼、曹冲称象。

先选10本。

这十本是兼具了乐趣和教育意义。都含有一定的道理。

赵远珍进了空间,电脑上找故事,把其中的现代词,都转换成大梁朝的词句。随后又在结尾渗透着故事的教育意义。

做成了黑白四格漫画的样子。

话本子第一批的刻版她打算直接定做,给出画风和字体,以后的话本子,就培养篆刻师按照这个画风和字体刻版。

仔细的选了合适的字体,简约的画风。

纸张选的中等纸张,不贵也不便宜。打印出来几本样本,再用针线装订成册。

最后再粘贴上封面。

用白面打成的浆糊粘贴的。

等晾晒干了就可以了。

因为怕被盗,赵远珍在每页书的特定位置都做了标识,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这个之后定制的刻版上也要樱

赵远珍拿出打印好的第一本四格漫画,乌鸦喝水。

自己翻看着,查缺补漏。

砍完发现没什么毛病。用词和排版都对。就递给了张青艳看看。

张青艳翻看着,不一会竟然入迷了。

虽然短短的一个故事,但是用了四格漫画的形式,这本书也是有20多页的。

又因为纸张的问题,看着也算是一本薄书了。

随后开始制作第二本四格,三只猪。

等张子衿回来的时候已经做好三本了。

子衿和张辛书每次下学堂,都会过来先跟赵远珍打招呼,随后再回房间。

“奶奶,我回来了”。

“娘,我回来了。”

“嗯,好的,过来看看,我制作的漫画书”。

随后把漫画书递给了他俩。

俩人接过来。开始翻看起来。

“娘,这本书的画工和故事都写的很好啊。意义还很深。要是能推广出去一定会受欢迎的。”

“嗯,我打算开个话本子铺,卖一些趣味书籍。”

“那就不愁推广了。肯定会大火的。”

“奶奶,还有吗。这个太有意思了,第三个猪好聪明啊。我也要当第三个猪。”

“好啊,你也要当勤快智慧的猪。还有2本,你拿过去看吧。”

“好的,奶奶,我们学堂放假了。从今开始沐休了。等过了年再通知上课时间。”

“那不错啊,你可以有时间玩了!”

“叔叔,虽然放假了,也不能落下课业。”

“嗯,你叔叔的对,但是可以上午学习,下午玩。劳逸结合!”

“好的,奶奶。那我先回去了。”

“娘,那我也先回去了。”

“嗯。去吧。”

学堂都放假了。今几号了?

随后看了下日历,发现明竟然都要腊八了。

孩,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这也快要过年了啊。

明腊八了,定然是要吃腊八粥的。

赵远珍准备去厨房看看。

“夫人好。”

“嗯,明的腊八粥准备了吗?”

“回老夫人,准备了,准备了红豆、花生、红枣、糯米、核桃、莲子、枸杞、桂圆。已经挑干净用水浸泡上了。”

“好的。把蒜剥一些,大概一100头吧。剥好洗干净控干水放好,我晚一点再过来。”

“是。”

大梁朝是没有腊八蒜的。可能是因为醋太贵了。

腌制一罐腊八蒜,怎么也得一二斤的醋吧。平常人都舍不得。

富贵人家又没有独爱吃蒜的。

但是赵远珍还是挺爱吃腊八蒜的。酸酸脆脆的。很特殊的一种味道。

她决定自己腌制点。

石磨也买回来了。

赵远珍叫人用温水里里外外好好的刷干净。

就放在了厨房里。

因为买的石磨。不是很大,人推着就能磨好豆子。

把黄豆洗干净,泡在水盆里。

明早直接用勺子挖起来,放在石磨上磨出来接好,用纱布卖粗渣。放在锅里煮,等烧开了就是豆浆了。

明可以喝豆浆了。

随后感慨着,有钱真是不错,吩咐一句就行了。

看来自己得努力赚钱,要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晚饭后,开始这个月的报账。

本来是一号的,但是因为1号,她们在上孔嚒嚒的课。就推后了。

“嗯,慧,开始吧。”

“好的,娘。”

“本月支出:下人月钱29x100=2900文。菜金42两。因为有嬷嬷在家教习,菜金多了些。细粮娘放的还有,粗粮买了2000斤。合计18两银子。每人零花钱1两银子,一共8两。共计:70.9两

本月收入:渡河2000两,卖碳84两,家里的四个碳窑同时烧制,一窑500斤,4一窑。卖出是6文一斤,上个月一共烧制了斤。辛书教书月奉2两银子。一共是2086两。

上月剩余共计670.7两,减去本月开支70.9两,还剩2685.8两银子。这就是现在公中的所有账目。”

“嗯,大家看看账本。”

赵远珍喝着茶,让他们查看账本。

“娘,我都看完了,大嫂做的没问题。”

“是的,我也看完了,没发现问题。”

“好,马上要过年了,慧志娟你们有什么打算吗?”

“娘,我和大嫂商量过了,因为这是咱们在这扎根的第一年,想要热闹热闹。

想着给下人,每人做一套外衣,一双新鞋。

我们自家每人两套里衣,两套外衣,两双鞋。然后还要买一口年猪、再买些土鸡。

豆腐子自己家有石磨,要多做一些豆腐。还要再准备一些过年的年货、年宵花、新器具。”

“嗯,可以,既然你俩想到了,就按照你俩想的做就校”

“二嫂,我上次拿了你给的图样,设计了几款衣服,过年的衣服我可以来设计。”

“好,你手艺我们都信得过,那就你来设计吧。”

“另外,我打算开个话本子铺子,明去看看铺子。到时候决定是买还是租,这个钱公中出了。

当然,铺子的盈利也归公郑你们谁想去打理铺子。我还会聘请或者买个懂管理的掌柜,你们打理也是前期,等步入正轨,就可以不用时时去守着铺子了。

我会把活字印刷技术交给你们,最初的这几版,我来定制确定画风和字体,以后你们就按照这个继续走就校

长久发展来看,还是需要自己培养漫画雕刻师。毕竟刻版的损耗不。”

刻版在刻印到一定次数,就会被磨平,只能重新雕刻模板。

“雕刻师傅我希望,从自己家的人里培养,技术类的主动权,一定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知道了。娘。”

“嗯,现在你们看看,谁想去管理话本子铺?”

几人面面相觑。都想去,又都不想去。

钱慧和李志娟肯定是排除在外了,她俩最近怀孕了,不宜每来回折腾。

那就是三兄弟。

“娘,大哥、二哥,如果你们没意见,我想去试试。”

“你年后是要进入学堂的。”

“我知道的,娘,我可先挑选一名不错的掌柜的带着,我俩一起管理。

等到铺子步入正轨,我也去学堂了。每下了学堂,我还可以去铺子看看账目。”

“会不会影响你学业?”

“不会的,我有信心能兼顾。”

“那你们俩呢?你俩有意见吗?”

“我没意见,我要在家烧炭。”

“ 我也没意见,我更喜欢在家干活。”

“好,那就这么决定了,明我们去选铺子,选好就去衙门登记。还得把铺子装修一下,要尽快开张,吃一波过年之前大家都沐休的红利。”

“好的,娘。”

散会后,钱慧他们去给下人开会了。

赵远珍没去。

她叫张青艳把蒜拿过来,拿两个坛子,买了些醋,把坛子清洗干净,擦拭干水分,把蒜放进去,倒入醋,没过蒜。 明后就能吃了。

随便张青艳把腊八蒜抱走,她继续选着话本子。

学子和夫人、姐的话本子,还没选好。

她打算一样选10本,试试市场。

不能一次性的投入太多。不利于营销。

《红楼梦》算一本,这本学子和姐夫人都能看。

学子看的就算是男频,叫红袖。夫人姐就算是女频,就叫添香。

这样以后也有个很好的分类。

红袖类:《阅微草堂笔记》《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老残游记》《孽海花》《山海经》《东周列国志》。

添香类:《梁山伯与祝英台》《薛平贵与王宝钏》《崔莺莺传》《聊斋志异》《武林外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屠龙记》《白娘子传奇》《牛郎织女》。

暂时先选一些朝代背景比较接近的。

打开市场以后。

再推出各种霸总文。

先来些古言霸总文。什么王爷的娇妻、武林盟主的师妹、首富的心娇娇等等。

现代霸总文需要修改的地方太多。短时间内改不完。

她打算整理个古今词语对照表。

把霸总文换成古言霸总文。这还真是个浩大的工程啊!

主要是场景、服装、日常都要改。

还得培养几个改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