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学习弓箭。
老师先从弓箭的制造和构造讲起。
弓箭常见的分类有:单体弓,躬身基本上就是一整根材料加工制造而成。
加强弓,弓身用相同和相近的材料叠合而成。
复合弓,躬身使用多种材料复合制造。
长弓,弓身较长。
短弓,弓身比较短。
直拉弓、反曲弓等等。
这些都是比较相对的概念。
一般而言,单体弓多长弓,直拉弓。
随后又讲了十种传统射箭手法。
分为拇指法、三指法、捏箭式、反手拉弓式、三指下式、二指拉箭式、压箭式、蔷薇指式、中指压拇指式、指幅式。
最常见的事拇指式。
赵远珍买了一把复合型的金属弓,买的100磅力气的。她力气大,选太轻的没有手福
箭矢就选的竹箭。这个日常就够用了。需要金属箭矢的时候再买。
这把银白色的金属弓箭,是现代金属材料制作工艺。
赵远珍觉得太出挑了,买了红绳,把弓箭都弓身部分缠起来了。
红缨剑红缨弓?
随后又买了一个竹筒都箭袋,和竹子的箭矢。
这些一共花了1400积分。
赵远珍按照识海里老师的讲解,开始熟悉弓箭,随后在识海里开始人生的第一次射箭。
从射不到靶子开始练起。
练了一晚上,总算能命中靶子了。就是准星有点不忍直视。不过没问题,多练就好了。
好在是识海里学习和练习,不然这一晚上胳膊都要废了。
结束了练剑。回过神发现下雪了。
雪花纷纷扰扰的落下,好像一片片鹅毛。
不知道什么时候下的,地上已经铺了一层雪。
子子孙孙也练完剑回来,头上都占满了雪花。
“他朝若是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头。”
看着他们两对夫妻走过来。赵远珍不知怎么就忽然想起这句诗。
“娘,您再把刚才那句诗再念一遍”张辛书觉得娘刚才念的这句诗好有意境。
赵远珍无奈的瞅了儿子一眼,又读了一遍。
“他朝若是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头。”张辛书几人跟着念了一遍。顿觉情意绵绵。
两对夫妻都悄悄的红了脸。
张辛书只觉得这句诗含蓄又热烈。娘也太有才了。
“怎么?引发诗兴了?要不你也做一首?”赵远珍对着张辛书好笑道。
“娘,我可还做不出你这样好的诗。”
“这也不是我做的,我再读几句给你听听吧”
“好啊,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仙碧玉琼瑶,点点杨花,片片鹅毛。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晚来欲雪,可饮一杯无?”
背到这句的时候,赵远珍突然来了兴致。
“晚来欲雪,可饮一杯无?饮一杯啊!辛百去把我的炕桌和茶壶茶具拿来。咱们来个围炉夜话。”
“啊!哦!好的娘。”张辛百赶紧去马车给娘拿东西。
钱慧怕他拿不了,也一起去帮着拿了。
剩下的几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娘要干嘛!
“娘,你写的这几句诗都好有意境啊,我得先记下来。”张辛书完去马车拿他的笔墨纸砚了。
“累着干嘛啊,坐啊!”赵远珍招呼剩下的几人坐下。
随后开始往外掏东西。
梅子酒来一瓶,干果都来一点,瓜子来一点,橘子来一点,罐罐奶茶来一点。
张辛百和钱慧把马车上的东西拿了回来。
把桌子摆在了炕上。
钱慧麻利的把炉子和茶具也摆上,把炭火点燃。
赵远珍又拿了一张铁丝网放在炭炉子上。
随后把茶壶放上去。
橘子也放上几个,随后旁边放着干果。
李志娟把水果洗好也都摆盘放在一边。
赵远珍把梅子酒也放上炭炉,温一温。
招呼几人坐下。
几人吃着瓜子看着娘在摆布炉子,闲闲的聊着。
张辛书在记娘刚才背的诗。
赵远珍把温好的梅子酒,除了张子衿,一裙了一杯。
给张子衿倒了一杯奶茶。
“青梅青时,岁月作酒。对饮欢言,万事去休。好酒 !”这个梅子酒清甜,还有梅子清列的味道。
赵远珍不由得多喝了几杯,又买了几瓶放在炭炉上温着。
“娘,这个梅子酒味道清甜味香,是梅子酿的吗?”
其他几人也觉得这酒好喝,没有平时的那种烈辣,反而甜香。也很喜欢。
“是的,是用青梅做的。这个度数低,不是很烈。可以多喝一些。”
“好的娘。这雪不知道明会不会停啊,明能不能继续赶路?”
“应该可以,我看雪明早之前就能停。应该下不大。”赵远珍看过气预报,明早之前就会停了。
“那最好了。现在气冷,再下大雪,我们就更不好赶路了!也不知道这逃难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什么时候才能再有自己的家啊?”逃难出来已经快1个月了,现在还不知道目的地在哪。
“此心安处是吾乡,我们一家人健康的在一起,这就是好的。明启程的话,再继续走个五六,应该就能到相州府。如果温度持续下降,我们等黄河冰封了,就可以过河了。到时候就去找一处好的州府安家。”
“娘,我们去哪安家啊?”
“暂时还没定下,等过了黄河看看温度,再选择州府。”
“好的,娘。”
几人听着娘的计划,都觉得安心了不少,娘是有计划的。
赵远珍的酒量不是很好,没注意贪了杯。
恍惚间,好像回到了一个人疯狂打工攒学费,生活费的时候。回到了每逢佳节举目无亲,只有自己一饶时候。回到了孤儿院被疯狂欺负的时候。
“与谁同坐,清风明月我”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抱琴来。”
。。。。。。
赵远珍嘟嘟囔囔着。
随后就躺下了。
几人吓了一跳。
凑近看了看,发现睡着了。几人深感无奈,这才几杯酒啊,兴致冲冲可饮一杯无的是娘亲,三杯倒的也是娘亲。
张辛书不管那些,疯狂的记录着娘亲念叨的诗句。
有意境,好诗,都是好诗。
钱慧几个随意喝了茶,就把桌子收起来了。
给婆婆铺好被褥,把帕子用温水打湿,给她擦了擦手和脸。脱了外衣。放进了被窝里。
赵远珍嘟囔了两句。翻身就又睡过去了。
几人也收拾准备睡了。
今晚上,张辛百和张辛年在外边的马车上睡觉。其余几个还是在屋里睡。
雪还在纷纷扬扬的下着。
赵远珍第二醒来的时候,大家都已经出去忙了。
呼,还好,大家都不在。不然感觉有点丢人。
大概是气氛太好,多喝了两杯。想起来以前的事。
这个酒还好,没有酒醉后的头疼。
她起床穿衣服,推门出去了。雪已经停了。但是地间还是一片白。
几人在忙,看她出来了,忙打水给她洗漱。
还把她的手炉递给她。
赵远珍拿着手炉,站在大院子里看雪。
雪下的不是特别大,没有多厚。
半指左右。
看来还是能继续赶路的。
张青艳在烧水,把水葫芦和汤婆子都要灌满了。
早饭钱慧煮的热乎乎的面疙瘩汤。放了白菜和腊肉丁,又切了些咸菜。
就开始吃饭了。
饭后不久,村长敲锣开始赶路。
赵远珍又开始了日常给张子衿启蒙。
“今学习论语第六篇,雍也篇。这一篇是孔子教人如何克服困难。
子曰: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这句话的直接翻译就是: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人,却不能让自己馅入井中;君子可以被欺骗,但是不可能被人愚弄。
。。。。。。”
赵远珍让他们自己温习,自己继续学习弓箭。
赵远珍觉得外面闹哄哄的,就把意识退出来,打算看看怎么回事?
因为上次为寥张青艳,他们车队落在了最后,村长觉得她战力高。后来村长和她商量了一下,让她们在最后护着车队可以吗?
赵远珍想了想没什么问题就同意了。自家在后面,自己还安心一些。
所以这会在她们身后的闹腾声,赵远珍也只是能听到声音,具体也听不太清楚。
她钻出马车,看见突然有好多官兵从内城里过来,都拿着告示在张贴,人们围过去观看,看完又慌慌张张都跑了!
不对劲,告示是什么?
人群的反应太大了!好像在躲避什么!赵远珍听不清,嘱咐好张辛百他们继续赶车,她去看看。
离得距离有点远,她解开拴在马车后边的马匹,骑上去,往回跑去。
跑了不一会儿,能听见大家在喊什么了。
“快跑啊,要征兵了!”
“该死的朝廷,还给不给人活路,这时候还要征兵。”
征兵!竟然已经征兵到邢州府来了。
赵远珍在马上匆匆看了眼告示。
征兵条件跟河间府是一样的。不论户籍,14岁以上的男子都要参军。
这明,哪怕他们这种路过的,被抓到也是要去参军的。这不就是抓了人去当炮灰吗?
这不行,她们必须通过去,不能留在城里。
赵远珍看着那一队官兵,要往城门的方向走去。
他们村的车队也要到城门口了。
得阻止一下这群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