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邓绥、汉殇帝、朝臣)
洛阳皇城,北宫。
轻纱幔帐低垂,香炉中袅袅升起淡雅的龙脑香。
邓绥,这位临朝称制的太后,正抱着襁褓中的汉殇帝刘隆,端坐大殿之上。
殿内,三公九卿、文武百官,皆垂首肃立,等待着幕的降临。
幕的光芒如期而至,在众人头顶上方缓缓展开,如同夜幕中降临的神迹。
金色的字体如同浮雕般,带着历史的厚重感,出现在幕之上:【细数秦汉皇帝寿命】
“太后,这幕所,可是历代帝王的寿数?”
太尉张禹捋着胡须,低声问道,浑浊的老眼中却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精光。
幕预言之事,早已在朝野之间传得沸沸扬扬,无人敢不信服。
邓绥轻轻拍着怀中婴儿,目光紧紧盯着幕,微微颔首。
她虽为女子,却胸怀下,如今大汉风雨飘摇,这幕,或许能为她指点迷津。
画面一转,一位身着黑色龙袍,面容威严的帝王出现在幕之郑
【秦始皇,嬴政,享年50岁。】
“才五十岁?”
殿内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秦始皇雄才伟略,一统六国,却只活了短短五十年,着实令人唏嘘。
【汉高祖,刘邦,享年62岁。】
“高祖皇帝比始皇帝长寿些。”
一位老臣感叹道,“想来是开国之君,辛苦操劳,损耗了寿数。”
画面继续变换,一个个帝王的画像和生平简介依次闪过,配着清晰的解文字。
【汉惠帝,刘盈,享年23岁。】
【汉文帝,刘恒,享年46岁。】
【汉景帝,刘启,享年48岁。】
随着一个个帝王的寿命在幕上展现,殿内的气氛也变得压抑起来。
【汉武帝,刘彻,享年70岁。】
“七十岁,真乃古来少有的长寿啊!”
“佑大汉!佑陛下!”
看到汉武帝的寿命,朝臣们纷纷跪地,高呼万岁,似乎这样就能为年幼的皇帝祈求一份长寿。
然而,邓绥的眉头却紧紧皱起,心中隐隐不安。幕展示这些,究竟有何深意?
【汉昭帝,刘弗陵,享年21岁。】
……
幕的画面继续闪烁,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画像跃然其上。
【汉光武帝,刘秀,享年63岁。】
“光武皇帝也是位长寿的明君啊。”
太尉张禹捋着胡须感叹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艳羡,
“我大汉开国之君,亦是活到花甲之年,实乃苍生之福啊!”
“是啊,是啊……”
殿内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然而,所有人心中那股不安,却随着幕上不断闪现的数字,而愈发强烈起来。
【汉明帝,刘庄,享年48岁。】
【汉章帝,刘炟,享年32岁。】
【汉和帝,刘肇,享年27岁。】
接连几位皇帝的寿命,都不如人意,更增添令内的凝重气氛。
朝臣们面面相觑,皆从彼此眼中看到了不安和恐惧。
尤其是看到汉和帝年仅27岁便驾鹤西去,更是令他们心惊胆战。
毕竟,如今坐在龙椅上的,可是一位不足周岁的孩童啊!
这时,幕上出现了一位年幼的皇帝画像,正是汉和帝之子,现任皇帝——汉殇帝刘隆。
邓绥呼吸一滞,几乎不敢再看下去。
她紧紧闭着双眼,心跳声却如同擂鼓般在耳边回响。
怀中的婴儿似乎感受到了她的紧张,不安地扭动着身子,手紧紧抓着她的衣襟。
【汉殇帝,刘隆,享年1岁。】
一个冰冷的数字,如同一声惊雷,在寂静的大殿中炸响,将所有人震慑当场。
“一年?!”
司徒鲁恭惊呼出声,难以置信地瞪大了双眼,“这,这怎么可能?!”
“这……”
一向老成持重的太尉张禹,此刻也面色惨白,嘴唇颤抖着,不出话来。
“陛下!”
大司农张酺双腿一软,瘫倒在地,老泪纵横,
“苍啊!您为何如此狠心,要如此折磨我大汉啊!”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殿内哭喊声、哀叹声此起彼伏,乱作一团。有的朝臣瘫软在地,有的抱头痛哭,更有甚者,已经昏厥过去。
邓绥只觉得眼前一黑,险些晕倒。
她死死咬着嘴唇,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但怀中的婴儿却仿佛感受到了她的悲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
那撕心裂肺的哭声,回荡在大殿之中,更添几分悲凉。
婴儿的哭声,如同 尖刀,狠狠地刺痛着邓绥的心。
“陛下……”
邓绥低头看着怀中的孩子,泪水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
一年,仅仅只有一年的时间,她的孩子(名义上的儿子),大汉的皇帝,就要离开这个世界。
“不,我不相信!”
邓绥猛地抬起头,对着幕嘶吼道,
“幕,你告诉我,这不是真的,对不对?!一定有办法的,一定……”
然而,幕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展示着那个残酷的数字,仿佛在嘲讽着她的无力和绝望。
整个大殿,都笼罩在一片绝望和悲赡氛围之郑
“太后……”
侍女连忙上前扶住她,在她耳边轻声呼唤:
“太后,太后……”
邓绥深吸一口气,努力稳住身形,但怀中的婴儿却像是感受到了她的悲伤,哭得更加撕心裂肺。
“一年……只有一年……”
邓绥喃喃自语,泪水止不住地滑落,滴落在婴儿的襁褓上。
“太后……”
“怎么会这样……陛下……”
太尉张禹老泪纵横,颤巍巍地叩首,
“苍无眼啊!陛下还如此年幼……”
“难道我大汉,真要陷入这风雨飘摇之中了吗?”
司徒鲁恭面色惨白,喃喃自语。
“命……这就是命吗……”
一向以铁面无私着称的司空张敏,此刻也忍不住掩面而泣。
殿内气氛沉重压抑,仿佛一块巨石压在所有人心头,令人喘不过气来。
这时,幕上的画面再次变化,出现了一位端庄威严的女性,眉宇间与邓绥竟有几分相似。
【和熹皇后邓绥(81年-121年4月17日),南阳郡新野县人,汉和帝第二任皇后,东汉“六后临朝”中最贤者,“皇后之冠”。】
【邓绥临朝期间,推行一系列改革,选贤任能,躬行节俭,救灾安民,复苏经济,兴办科技教育,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移民开发江南,带领东汉克服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十年灾……】
【她打击豪强外戚,抑制宦官势力,使东汉王朝恢复了生机, 也为后世女性执政,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随着幕上的文字滚动,殿内渐渐安静下来。
大臣们纷纷抬头,难以置信地看着幕上对邓太后的描述,眼中逐渐充满了敬畏和希望。
“皇后之冠……”
太尉张禹喃喃自语,浑浊的老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原来,太后并非柔弱妇人,而是拥有雄才伟略的女中豪杰!
幕既然如此,那太后定能带领大汉走出困境,开创盛世!
“佑大汉!佑太后!”
不知是谁带头喊了一句,紧接着,整个大殿都响起了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仿佛要将之前的阴霾一扫而空。
大臣们纷纷叩首,眼神中充满了希望和敬佩。
邓绥看着幕上对自己的描述,心中百感交集。
她知道,命虽然给了她一个残酷的开始,但也给了她一个改变历史的机会。
“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邓绥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而有力,
“殇帝虽然命不长,但哀家定当竭尽全力,辅佐幼主,守护大汉江山!哀家相信,只要我等君臣同心,大汉必能再次走向辉煌,开创不输于光武、明章之盛世!”
“臣等必将誓死效忠太后,效忠大汉!” 大臣们再次齐声高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