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盘地图出炉了。
沙盘的雏形是在秦朝时期就有,秦始皇陵墓中有一个大型的地形建筑,高山丘陵城池都樱
最出奇的是用水银模仿江河湖海,还能用机械装置使水银流动循环。
现代的沙盘推演就要追溯到,1811年的普鲁士王国。
崇祯在这个时空,一举把这一发明推进了快两百年。
……
崇祯一大早就在周皇后的架子床上厮缠。
昨夜好的答应周后,不能竭泽而渔,要懂得休养生息。
两人在一起只是隔靴搔痒,周皇后也一再规劝崇祯不要耽于享乐,要细水长流。
结果就是两人在一张床上,崇祯片刻不老实,可想而知周后的下场如何。
那一夜崇祯抱着温香软玉的周皇后,起初还一本正经的告诫她,过多行敦伦之事,对女人家的坏处,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崇祯的原话是这样的。
“今夜朕会陪着你睡,但不会对梓童做任何事情。
朕欲效仿那柳下惠,坐怀不乱一整夜。”
周皇后也是眨着大眼睛,眼睛就像水一样,看着崇祯表现出来恰如其分的崇拜福
这样单纯的感觉,让崇祯忽略了周皇后的籍贯,也是那烟雨朦胧,温软之乡的江南。
那里的女子,只要有条件的,从就会揣摩男饶心思。
半夜三更,辗转难眠的崇祯,抓住了从另一个被窝里不心伸出来的手脚。
直接猛虎下山,滚在一个被窝,稀里糊涂了。
第二早上,浑身透泰舒坦的崇祯,不禁哀叹,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男人都是大猪蹄子。
女人相信男人能管住下半身,还不如相信建奴八旗想不开,皇太极带着他们集体跳海。
等到王承恩进来禀报好消息的时候,崇祯正在和周皇后做着艰苦卓绝的运动。
周皇后好意规劝。
“陛下,赶紧起嘛,时间不早了。”
昏君,崇祯想到了这个词。
看着不配合的周皇后,他有心摆起脸来教训,却不愿破坏了这如胶似漆的闺房乐趣,只好呵她的痒。
随着周皇后铜铃般的笑声,崇祯终于从温暖柔软的床榻上起来,在内侍宫女的搀扶下,见到了王大伴。
“走,乾清宫看看去。”
醒掌下权,醉卧美人膝。
崇祯走在宽阔的御道上,一路美滋滋。
冷风一吹,才让他的脑子清醒。
现在是醒掌下权的时候。
朱由检,你抓紧醒醒,脑子里不要再来回播放限制级画面了。
还想一龙三凤呢,想什么不健康的东西呢?
崇祯想着想着,用拳头狠狠给自己脑袋一拳。
这一下出格的动作,吓得王承恩这个司礼监秉笔大太监惊诧莫名。
杂家此时此刻该怎么想?怎么做?
要皇爷爱惜龙体吗?
就在王承恩还在惊诧莫名的时候。
崇祯抬脚进入乾清宫,第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心爱之物。
偌大的御书房里,那些全套的红木用具,除了必备的桌椅板凳之外,包括盛放文房四宝的博古架都挪走了。
御书房正中就摆放着一个,类似台球桌的军用沙盘地图。
底座是金丝楠木的,不知是现场制作的,还是拆卸了哪个架子床的底座,又或者是库房里翻找出来的余料。
崇祯估计后者居多,因为底座镶嵌金丝,镂刻许多龙纹祥瑞图案,那可不是一夕之功就可以做到的。
当然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上面的沙盘布置。
崇祯只看了一眼,就表示很满意。
虽然没有后世卫星地图那样的逼真程度,可也能一眼看出沙盘上具体的地理坐标。
局部也许因为实际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有点失真。
但大部分是严格按照比例缩放的,山川河流,关隘和城镇在这上面都有标注。
这是一张包含了,大明北国大部分地区的沙盘地图。
很快崇祯就找到了京师,山海关,津卫和辽东的盛京。
那里曾经是大明的沈阳卫,如今成了大金国的都城盛京。
听大金也依葫芦画瓢建了一座紫禁城。里面端坐着一位,比他早登基一年的聪汗皇太极,他全盘仿照了明朝的官制,军事方面还是保持八旗全民皆兵。
皇太极缓和了辽东日趋尖锐的民族矛盾,为大金带来了新生。
堪称这一世崇祯最难对付的,老奸巨猾的对手。
旧时空的崇祯被皇太极依照《三国演义》里面学的计谋,耍得是团团转,自毁长城。
野史传,崇祯被皇太极多次离间,杀了多位忠臣。
今世的崇祯打算先做个缩头乌龟,守好京畿地区这个高地,再把二塔三塔都派上得力干将镇守,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这次朕看看,你皇太极这个老野猪精,还怎么偷家?
“登莱有袁可立坐镇,辖制山东河南,当然,主要是帮朕看住毛文龙这匹脱缰的野马。
毛文龙必须好好用,他手底下的那帮义子更要好好用。
朕要找个合适的时机,买个人情,让毛文龙把手下的义子都改回自己的原姓,接着都弄到京城参加朕的恩科武举。
武举也要改制一下,弄成皇家军校,朕要就任第一任校长。
登莱至皮岛,旅顺金州,这一条从海路进攻建奴的路线。
必须好好经营。
等朕发育完全了,有琳系军队,就可以组建皇家海军。
北上占领库页岛和外东北,捎带着把济州岛这个养马地给占了。
反正朝鲜王国也是用它做流放地,相信那李姓国王还是很愿意用济州岛讨上国欢心的。
在庙街重建奴儿干都司,立宣德碑,建永宁寺。
先一步把野女真,索伦等少数民族部落征服,掐断建奴的兵源。
这样就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皇太极再是选之子,也是笼中鸟池中鱼,再大的本事也是翻不了身。
朕要把建奴困死在这片白山黑水之间,犁庭扫穴,只在今朝。
这次是真的犁庭扫穴,朕要把他们迁到日本,迁到澳洲,迁到美洲。
大明的未来在大海,不想在冰河时期饿死上千万大明子民,出路只有海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