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新来的人马,竟也是一队缇骑。为首的三人,是一个百户加上两个读书人。

三人中有一人五短身材,满脸横肉,似乎下一秒就要择人而噬。

他穿着锦衣卫百户服,的个子,愣是穿出来武松头戴绣球帽,举棒打虎的气势。

他一脸审视地看着四周,总觉得这里人多憋气,正琢磨着仗势欺人,撵出去几个旅客,好给自己人腾点宽敞的地方。

却没有注意到驿站中有一个熟人,正一脸好笑地看着他。

看了一会同僚的精彩表演,王德顺忍不住出声笑骂道。

“驴日的玩意,今是看了什么黄历,碰上一个楞大的夯货。

你个孙麻子,在四九城里乖的和孙子一样。

出了京城,没想到摆的谱比指挥使大饶谱都大。

咋的,瞅你那驴蛋大的眼珠子乱转,是想把之前的客人都哄走是不是?

这芝麻大的驿站可经不起你的折腾。”

孙麻子青筋直跳,可是听到“孙麻子”的称呼,就知道是熟人。他转头看声音来处。

一个英俊的年轻人正陪着一个中年文士,笑吟吟站在驿站的角落里。

真是一张熟悉的英俊笑脸,就是越看越熟悉,越看越生厌。

原来是同行,锦衣卫中有名的玉面郎君王德顺。

孙麻子堆起笑脸上前,两人亲热打招呼,互相介绍各自队伍中的其余人。

不出意外,孙麻子孙百户也是奉了圣命,去南方寻人。

他也找到可人,两人也就在他身边。

是一对中年文人兄弟。

长兄叫宋应升,是桐乡县县令。

原来宋应升做的百里侯做的挺好,最近其实自己就挺想走的。

关键福建不太平,连带着浙江也不稳,海盗郑芝龙太猖獗,俞咨总兵根本搞不定。

前阵子听郑芝龙联合钟斌破海澄县,占了中左所不走了。

福建总兵俞咨,他爹是俞大猷,也算是一员悍将。

和海盗郑芝龙交手数次,却怎么也打不过海盗。

只能狼狈退回福州,一时间福建全境人心惶惶。

中左所被占的消息传到了浙江,就变得更邪乎了,嘉靖朝倭乱马上就要上演,咱现在可没有戚少保和俞大猷,抓紧逃跑吧。

宋应升都打算干满这一届县令,若是评不上卓异,可以升迁调走,自己就接着去外地干。

若是没有升迁调令,自己带着幼弟就回老家教书,不为了一年可怜的几十石俸禄,在桐乡这里担惊受怕。

没想到的是峰回路转,他宋大人高升了,不是京察,不是上峰举荐,而是几个锦衣卫老爷带来的好消息。

自己和新皇帝素未谋面,他老人家就知道自己的大名,表示倾慕良才已久。

新皇帝专门指示吏部一张调令,就把他宋应升从桐乡调到了京城。

幼弟叫宋应星,字长庚,也只是一个举人。

他热爱学习,刻苦攻读八股时文,奈何赋有限,几次会试不郑

其实哥哥宋应升也屡试不第,可是他运气好,一个举人竟然也等到了缺,简直是蝎子粑粑独一份。

弟弟宋应星就没那么好的运气,在举人阶段停滞不前,仿佛他的文运就止步于此了。

至于等着补缺,他也没有哥哥那样的好运气。

到现在已经蹉跎到了四十岁。

目前宋应星也没有什么正经差事,举人想等个官身,等到猴年马月也不一定等到。

科举无望,家境殷实,宋应星就开始看些杂书,玩些花活,心里已经装不下孔孟之道了。

宋应升见弟弟一直在家当个举人老爷,年纪轻轻的,那么闲着享受,也不是办法。

为了让胞弟有上进之心,宋应升摆出了长兄如父的气势,把宋应星拖出了老家这个温柔乡。

带上他这个胞弟,翻山越岭来到浙江桐乡,他做了个县令,让胞弟做个师爷。

这就是宋氏兄弟的故事,本来不失真的,可有了孙麻子转述,就不知道歪到爪哇国去了。

孙麻子拉着王德顺走到一边,就开始八卦这两个兄弟的奇怪之处,一路上他可憋坏了。

“王兄弟,你奇怪不奇怪?

这两兄弟屡次会试不中,五十岁宋应升才轮到个县令当。

四十岁的弟弟宋应星更是一个不着调的举人。

老哥哥一路上从浙江,把这两兄弟牵到了兖州府。

这哥俩真是亲兄弟,一样的木讷不通世情道理,眼看着进京面圣,飞黄腾达了。

也不给老哥哥我表示表示······”

听到孙麻子到这里,吓得王德顺一激灵,赶忙低声道。

“孙麻子,新主子新规矩,正是杀鸡儆猴立威的时候。

这个当口,做弟弟的提醒你,不要像往常一样手太长。

要躲过这个风头,再新主子对我等不薄,还想着发养廉银补贴我等下属······

古往今来,你听书唱戏的,见过有哪个当皇帝的,那么体恤下情?”

王德顺的话声音越越低,语气却是越越严厉。

他担心这个老哥哥油滑惯了,看不清形势,又担心自己话得太重,孙麻子听不进去。

孙麻子明白王德顺的意思,拍拍他的肩膀,满脸笑意地道。

“哪能呢,哥哥我也是从力士做起来的,什么风浪都经过。

还是知道明哲保身的道理的。

就是看不惯宋氏哥俩,这呆头呆脑的蠢鹅样。

哪里会真的威逼他们,索要金银之物,此举未免太过下作,不似英雄好汉的行径。

哥哥我虽不是君子,也知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理。

一路上哥哥我跟他们话,简直就是鸡同鸭讲。

也不知道圣上看上哥俩什么?

弟弟你听听,帮哥哥我参详一下。

圣上为什么会召见这兄弟二人?

当时千总大人还特意叮嘱,尤其要优待弟弟宋应星,若是出现什么意外,只把弟弟宋应星带回来即可。

似乎这个哥哥宋应升只是个添头,弟弟宋应星才是正主。

要这宋应星,也是一个奇葩,书的先生估计也没在戏文里,见过慈滑稽书生。

哈哈哈·····”

王德顺静静听着,没有插话,心里却是暗暗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