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N次元 > 拽妃宫斗上位,闲杂人等退退退 > 第379章 宁愿敌人受伤,也不要自己吃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79章 宁愿敌人受伤,也不要自己吃亏

景容帝接过奏折一看。

就是很寻常的问安折子而已,这种奏折每日没有十封也有六封。

没什么特别的。

“父皇,您看,写这奏折的人听闻您龙体不适,担心得几几夜睡不着。”

“还愿意用身上的二十斤肉,换取您的龙体安康。还有这,愿长跪在菩萨面前,替您祈福。”

“这才是油嘴滑舌又虚假,为了拍龙屁,凸显自己忠诚,不惜撒谎。”

晟儿抿唇,很是不屑。

“父皇,太医都过,一个人若是几几夜不吃不喝不睡,绝对熬不过去。这个大臣却还有力气写奏折,由此可见,其话多虚假。”

“再者,为官者,当替子解忧,为百姓谋福祉,他一到晚什么事都不干,就跪在菩萨面前,连菩萨都厌烦他,这种人,怎配为父母官?”

“此奏折行文流畅,背后的官员绝对不是第一次写了。他不为百姓解决实事,把心思用在拍龙屁上,在其位不谋其政,对不起朝廷发放的俸禄。”

晟儿毫不客气批评着奏折身后的官员。

其实他之前,也看过不少这样的请安拍龙屁奏折。

他都置之不理。

但谁让今日早朝,有大臣让他不痛快呢。

那他只能拿相关派系的官员来开刀了。

老子犯错,儿子承担。

很公平。

原本对奏折不以为意的景容帝,听了晟儿一席话后,脸上的轻快之色淡了下来。

“晟儿言之有理。”

景容帝在奏折划了一个大大的叉。

还批示若下次再写这种拍马屁的奏折,却不为百姓办事,撤销官位。

看着那份奏折上鲜红的朱砂,晟儿心口的恶气消了一半。

“父皇,这份奏折要为朝中几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如楚副相、沈太傅、傅国公等立功德碑,儿臣觉得不妥。”

又挑出一份奏折,晟儿呈到父皇面前。

“儿臣记得,此前有大臣提议,要为您立功德碑,但是父皇您拒绝了,您觉得功德自在人心,无需立碑。”

“在儿臣看来,父皇您都没有立碑,身为臣子,怎能越过您去立碑?”

“若他们真有大善之功,百姓自会帮他们建庙,如同爱戴您一样。可百姓们没有帮这几位大臣建庙,可见这几位大人也不是那么劳苦功高。”

晟儿娓娓道来。

母后能把白的成黑的,把黑的成五彩斑斓。

他这不过是跟母后学零皮毛而已。

但也够用了。

晟儿一番话下来,景容帝也觉得不妥。

脸上丝毫不见之前的轻快。

“父皇,是不是晟儿错话了?”

“可是晟儿觉得,的确是这些奏折不妥。”

“这下,是父皇的下,臣子再劳苦功高,也是臣子,绝对不能逾越过您。”

晟儿一脸委屈。

坚决不肯承认自己有错。

景容帝叹了一口气,摸了摸晟儿的头。

“果然是新脑子好用,朕这些年坐在龙椅上,倒是大意了。”

越看晟儿,景容帝越觉得像当年的自己。

这几年无外战,他确实松懈了不少。

以至于对朝臣的一些心思,都睁只眼闭只眼。

但今日,晟儿把朝臣的这些心思都点了出来,景容帝发现,不能继续这么安逸下去了。

为帝王者,若是不居安思危,江山迟早被人夺走。

“晟儿,你是朕选定的储君,事实证明,朕的眼光,没有错。”

拍了拍晟儿的肩膀,景容帝一脸欣慰。

大夏有此储君,他百年之后,也能笑对先祖了。

“侍香姑姑,晟儿只是陪父皇参加丰收节,不是出远门,不用准备这么多吃食。”

“连翘姑姑,庆典就在城北的农庄,不是去南诏那等瘴气多之地,不用这么多解毒丸。”

“巧珠姑姑,带一两身衣裳就够了,真不用带十几套啊。”

……

棠梨宫。

看着侍香几人为自己张罗的行李,晟儿很是无奈。

可是没人听。

依旧在往包袱里装东西。

“其他都可以不带,但伞一定要带上。”

春晓揉了揉腿,提醒着其他人。

“对对对,还有伞。”

巧珠立马把伞也添置到行李郑

晟儿:……

袁允棠看着晟儿的额头,都拧成毛毛虫了。

忍着笑,袁允棠蹲下来。

轻轻抚平晟儿的眉头。

“晟儿,此行出宫,一切以安全为首。”

“若是那些不长眼睛的大臣,非要你做一些不喜之事,你尽管往地上一坐。”

“母后之前教你的碰瓷,可还记得?”

晟儿得意点头。

“母后,您教给晟儿的,晟儿都记得呢。宁愿尚一千,也不要自己掉一根头发丝。”

“您放心,晟儿已经六岁了,可以照顾好自己了。”

挺着胸膛,晟儿很是自信。

袁允棠得意看着自己儿子。

这才是她的好大儿。

宁愿敌人受伤,也不要自己吃亏。

受委屈?

那可不校

心情不好,当就要报复回去。

若是隔夜,会影响睡眠的。

“太子哥哥,盈儿也给你准备了东西。”

猫着腰,盈儿朝哥哥招了招手。

袁允棠摸了摸晟儿的头,笑着让其过去了。

兄妹俩脑袋挨着脑袋,盈儿还时不时嘎嘎笑着。

一听就知道没憋什么好屁。

翌日。

景容帝携百官和晟儿,浩浩荡荡前往城北的农庄参加丰收节。

祭祀、祝词、祈福……

一系列流程下来,晟儿膝盖都跪麻了。

若不是有习武的功底,晟儿恐怕都要累晕过去了。

棠梨宫为他准备的那些包袱,还有母后教他的东西,一个都没用上。

晟儿都有些遗憾。

轰隆——

雷声乍响。

空乌云增多。

依着惯例,帝王还要亲手用镰刀割下第一捆稻子,整个丰收庆典才算圆满。

眼看乌云密集,雨很快要落下,景容帝为了来年能有好兆头,也硬着头皮割下第一捆稻子。

可刚割完,大滴大滴的雨不要银子似的落下。

满德福赶紧上前帮主子撑伞。

可因为雨势来得凶猛,景容帝还是被淋湿了。

等换了衣裳,回到龙辇上时,景容帝面色就有些涨红,还轻微咳嗽起来。

“父皇,儿臣带了些驱寒解热药丸,您快服下吧。”

父皇这一副明显要生病的模样,晟儿很是担心。

想起了连翘姑姑准备的药丸,立马拿来给父皇服下。

服了药,景容帝脑子倒是清醒了不少。

“晟儿,父皇有些累了,要歇息片刻。”

“待回宫了,你再叫父皇。”

摸了摸晟儿的头,景容帝开始闭目养神。

“父皇,到皇宫了。”

“父皇?父皇?您还好吗?”

冒着雨,景容帝的仪仗也回到了皇宫。

晟儿轻声唤着父皇,却不见父皇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