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玛目-库里愁眉苦脸的问道:“俟利发,前线布置的怎么样了。”
俟利发、颉利发这两个官职主要参与国家决策,负责军事与行政事务。是布哈拉汗国负责军事的最高长官。
阿普杜拉俟利发回禀道:“一万征召牧民骑兵已经在西部边界布防,目前已经和东进的明军第三骑兵师交火。目前相持在玉龙赤杰城。”
骑兵是乌兹别克军的主力,包括四个种类。
1,非正规游牧骑兵。也就是牧民征召兵。这些人都是普通百姓。战时由大汗下令征召他们参战。
2,正规常备骑兵。常备骑兵(奥沙克尔)为正规部队,有官府统一管理,调度,统一指挥,其训练,军饷,武器装备均有政府负责,为国家常备军。
3,各地领主麾下的封建骑兵。这个国家有部分的分封制。封建骑兵有大不同的封建领主和地主及其附属的农民组成,战时为兵,和平时为民,需要自己承担必要的武器装备及马匹,给养。
4,近卫骑兵。近卫骑兵相当于大明的家丁部队,属于精锐部队。
大汗的近卫骑兵,主要是王朝的直辖部队,由汗王直接指挥。他们其实就是大汗的私人武装。他们与古拉姆不完全相同,近卫军装备最为精良。一些大官僚,大贵族也会组建自己的“近卫武装”。
乌兹别克人是突厥饶一支,他们的骑兵是比较强悍的。装备也比较好。乌兹别克战士的武器为弓箭,长矛,刀,斧,锤貌和狼牙棒,身穿锁子甲或链板甲,四镜甲等,头戴头巾盔,毛皮盔。
此时,他们也大量装备火器。主要是火绳枪和骆驼炮。他们的火绳枪和骆驼炮性能超过准噶尔人。
阿普杜拉继续道:“玉龙赤杰城城墙比较坚固,阿兰贝依凭城固守。城内有奥沙克尔常备骑兵两万人。征召牧民步兵一万人。从阿姆河东进的明军不会太容易攻克。北侧的明军骑兵第一师沿着锡尔河东进,目前在攻打赛格纳克和突厥斯坦两城。西线虽然靠近都城,但是我们兵力充足,压力相对不大。倒是北线敌人实力强大,要重点关注。”
普沙克贝依在一边道:“大汗,情况现在很不乐观。北线情况十分紧张,蒙古人在新的大汗杨凡的带领下,大量聚集在伊犁河谷的南部边界上,现在他们集结了哈萨克人、准噶尔人、还有更多我们不了解的蒙古人部落。正在南下。”
普沙克让手下打开了一张绘制在羊皮上的地图。
“从阿富汗撤退下来的大军,目前除了部分来都城防御外,基本都去了楚河前线。如果我们不能在北部边界挡住明军的大举进攻。他们很快就会进入我国境内。北线明军一旦突破楚河防线,就会进攻怛逻斯城,从而和第一骑兵师会师。”
库里很清楚,一旦明军过了楚河,南面那些密集的绿洲城市,全部都会面临明军的攻击。而且锡尔河那边和七河地区南下的蒙古诸部大军距离太近。容易被夹击。
“奥塔别克·朱拉库济耶夫埃米尔,我派遣你去楚河,统领全部大军,务必要把杨凡的大军抵挡在楚河北岸。不得越过楚河一步。”库里缓缓的道。
“法鲁赫阿塔雷克(高级行政官吏,负责军事指挥与地方治理。),我任命你为西北总督,带领自己的近卫军开赴讹答喇城坐镇指挥,统筹周围的突厥斯坦城、怛逻斯城、萨格纳克城、别纳特克城、塔什干城的整体防御。”
“如果楚河前线崩溃,务必在这里挡住东西两路明军。”
法鲁赫被派去的地方是一个绿洲密集的地方,同时也是南下的要道。这里一旦失守,明军就可以从这里南下进攻撒马尔罕城,东进费尔干纳盆地,那里有安集延等城市,费尔干纳盆地是布哈拉汗国的粮仓,也是精华地区所在。
现在,布哈拉汗国全面转入对杨凡大军攻势的防御。
主力集中楚河前线,因为那里是杨凡的大军的主力聚集地。哈萨克人、准噶尔人,新调来的关西七部和阿拉善部都集中在除河北岸地区。
现在巴尔喀什湖以东的七河地区,蒙古人已经全部南下聚集在这里。
第二重兵集团位于布哈拉汗国西北地区,以讹答喇城为中心,法鲁赫负责这个城市群的防御。一旦杨凡突破楚河,这里将是第二防御中心。
现在骑兵第一师在东进,如果楚河防线崩溃,杨凡的大军会从东西两面夹击这里。一旦夺取这里就会转而东进费尔干纳盆地。
第三重兵集群布置在玉龙赤杰城沿着阿姆河到布哈拉城一线。尽管这里是布哈拉城的都城所在地,但压力是最的。不过这里的形势也不乐观。
骑兵第三师已经抵达玉龙赤杰城,步兵第二师已经进入呼罗珊地区,从南面切断了汗国和萨菲波斯的边界联系。实质上,已经两面包围上来。
布哈拉汗国剩余的兵力,主要在阿富汗。毕竟,萨菲波斯和莫卧儿王朝还在坎大哈打的激烈。他们也必须有所防范。在费尔干纳盆地的安集延城,也有一部分兵力固守。
在金山城的山顶城堡广场上,吃完了午饭,下午三点飞艇已经起飞。
涂山月她们接上了公主和郡主,打算从这里出发,去楚河前线找老爷。她们已经搞清楚了杨凡的位置。
杨凡知道她们要来阻止不了,索性把经纬度坐标用电台发给了她们。
只要有经纬度数据,飞艇上的导航员可以用六分仪和地貌来确定航线。
楚河前线,目前杨凡的本部兵马两万人。包含骑兵军军部八千骑兵。骑兵教导团3600人,家丁团3600人、索伦步兵团3600人。杨凡的卫队营500人。
哈萨克人杨吉尔汗本部人,以及杨凡还给他部众,征召了人。
准格尔人巴图尔珲台吉夫妇人。
关西七部和阿拉善部五万户,征召了人。
七河地区的剩余人口被杨凡合编为两万户,征召了五千人。
此时,楚河北岸,杨凡合计有兵力十万出头。
而河对岸,是布哈拉汗国的主力大军。他们大部分是刚从阿富汗调回来的。兵力在十万左右。
飞艇经过一夜的飞校清晨时分已经到了楚河的上空。
这里到金山城直线距离1800公里。因为挂载太多,阻力变大,影响了速度。飞艇飞行了十四个时才赶到。
涂山月听到了前线了,赶忙起来,跑到阳台上观察了起来。
此时,巨大的飞艇,正漂浮在楚河上空一百五十米的地方。从这里向下望去。双方二十多万大军,隔着楚河对峙。沿岸都是密密麻麻的帐篷。
“嘿,咱们来的正好,还没有打起来呢。”涂山月兴奋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