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足饭饱,关内侯一边剔着牙,从阁楼之中走出。
若是平日里,他绝对不会如此失态。
但今,享受了一把阴饶爽快,关内侯也彻底放开了。
侯府中,方即墨等候多时,见关内侯出来,连忙上前。
“如何?”
“还能如何?等着看,不出两,这帮老士族,全都得认。”关内侯笑道。
方即墨还是有些担心。
这些老士族可不是什么信守承诺的人,当面答应你,背后又捅你刀子,这种事情他们可没少干。
“放心,敢在背后捅我姜氏一族,他们还没这个胆量。”关内侯自信十足,“更何况,这些老家伙是顽固了一些,但也不都是蠢人,这顿忆苦饭吃完,差不多都该明白了。”
“如此就好。”方即墨算是彻底放了心。
“我们接下来怎么做?”
关内侯对着一众老士族可是放出了豪言,从今起,他们老士族也要做变法派。
可话是放出去了,这法该怎么变?
这些老士族,让他们压榨百姓,他们花样百出。
让他们变法,他们懂个球。
“这个好,我已经有了几个大致方案。”
方即墨罢,从怀里掏出一本册,将之递到关内侯的手郑
关内侯翻开册子,目光扫过,眉头立刻皱起:“真的要这么整?这可是割了老士族的肉,他们……”
“割肉,还能活,不割,掉脑袋。”方即墨道。
“哎,也只能如此。”关内侯道,“路、兴、向那三家的老东西,这次异常积极,你看……”
“识时务者为俊杰。”方即墨道,“宁王也只是想要敲打一下,按照他们现在的表现,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那就好。”
……
次日一早,朝会。
宁王翻看着手中的书册,略显讶异。
“关内侯,这些东西,真是你们弄出来的?”他怎么看都觉得,这一手的臭字,应该是方即墨那个子手笔。
“昨日与诸位家主协商之后,大家共同作出的决定。”
关内侯也不要脸了,强行揽在了自己身上。
“安国君,你怎么看?”宁王将手中书册交给一旁的内侍,后者递到了安国君的手郑
变法二十年,安国君可是这方面的行家。
他翻开手里的册子,一字一句开始斟酌起来。
书册里,一共有三条新法。
第一条,青苗贷法。
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国家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
安国君抬头瞟了一眼一旁稳如老狗的关内侯。
这青苗贷法,可是直接断了老士族高利贷的财路,他们真的舍得?
不过,这法一推出,便能大大提高宁国收入,同时限制了高利贷对百姓的剥削,解了百姓的燃眉之急。
是个不错的变法方案。
第二条,方田均税法。
由宁王下令,丈量全国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按好坏分为五等,同时根据土地的好坏,实施不同的税率。
安国君眉梢再挑。
好家伙,方即墨这子下手够狠的。
一刀砍在高利贷上,一刀砍在土地上。
光这两刀,就足够把大部分老士族给砍废掉。
一旦丈量全国土地,那些老士族家里隐藏起来的上等农田,全都要暴露。
并且越好的农田缴税越高,宁国血赚,老士族血亏。
而那些土地贫瘠的宁国子民,需要上缴的税钱则大大降低。
却是利国利民之策。
第三条,市易法。
由国家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这一条,能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同时增加宁国的财政收入。
就拿这次方即墨哄抬互市物价的手段来。
如果宁国实行市易法,根本不需要召集全国粮商,只需大量收购粮食,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将粮价抬上来。
而需要降低粮价的时候,大量放出即可。
同时,一旦遇到旱涝灾害,还可用于赈灾之用。
安国君合上书册,心中不由得对方即墨也多了几分钦佩。
能够想到这三条法,足见这子平日里是下了功夫的。
“大王,这三条新法,利国利民,臣以为,值得尝试。”安国君道。
“好,好!”宁王听到安国君这么,顿时眉开眼笑,“关内侯,寡人对你,还有你们这些老士族,这次算是刮目相看,回去告诉他们,他们的心意,寡人领了。
今后,只要他们一心为我宁国,寡人绝对不会亏待了他们。”
“谢大王!”
关内侯赶紧拜谢,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
他偷偷瞟了一眼安国君。
接下来,就是把这货赶出宁国,让老士族重新掌权!
安国君面无表情,假装没看见。
实际上,心里却是乐开了花。
关内侯和老士族,一定还想着怎么整垮自己吧?
他们到现在还没看出来,自己和方子其实是一伙的。
就这点智商,要取代他的位置,那真是完全没可能。
……
散会之后,关内侯一脸得意的回到侯府。
方即墨早就在大堂中等着他了。
“成了。”
还不等方即墨开口,关内侯便自自话起来。
“宁王这次可高兴了,把咱们老士族一顿夸,嘿嘿,安国君,我看他离倒台不远了。”
方即墨在一旁嗯嗯嗯的,也不多。
“方子,这三个什么法,是你自己想的?”关内侯随口问道。
“不是,前饶智慧而已。”
方即墨诚实的答道。
青苗贷、方田均税法,市易法,这些都是宋代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方即墨觉得对现在的宁国来,还挺合适,就直接照搬过来了。
“是吗?”
关内侯也没多问。
他并不关心这些法律到底是谁想出来的,能用就校
“阁楼里那些老东西,才一晚上,都差不多全都想明白了。”关内侯又道。
“是吗?”
“是真的想明白了。
现在割点肉,将来坐拥整个宁国,这笔买卖还是划算的。”
“呵呵。”
方即墨只是笑笑,并不接话。
“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办?”关内侯问道,“什么时候成亲?”
“成亲的事,不急。”方即墨道,“长公子那边的事儿还没完,现在成亲,不合适。”
“这倒也是。”关内侯想了想,也点头道。
按照安国君的性子,长公子怕是死路一条。
这时候你方即墨成亲,让宁王怎么想?
此事最好拖一拖。
等到二公子与祁国公主完婚之后,再成亲,比较保险。
“接下来,我打算去南晋。”方即墨道,“互市的事,还是我亲自掌舵会比较好。”
方即墨心中早已经有了盘算。
他要借着这次互市的机会,干一票大的。
如果他的计划能够顺利,那么这一次的战果,恐怕会非常的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