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历史 > 红楼群芳谱 > 第1472章 京城一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候不为晴空,却也不为雨雪即将到来的阴沉压抑,万里太虚,密集的白云横空,冷风席卷。

辰正有余!

西城的一处清幽雅苑之地,不时传来道道如泣如诉的哀婉缠绵琴韵音律。

初始,还有些许生涩,一盏茶的时间不到,便是……曲韵通畅,顺风而荡,缭绕四方。

琴音有动,开头的清新明丽,欢快绰然,鸟语花香,风和日丽,都在其中流转。

隐隐约,仿佛看到了一男一女两个人一处行走,一处笑,一处玩闹。

地万物最美好的一面绽放,山林旷野,澄澈无暇,诸般外在之烦恼皆不存。

然!

随琴音而动,很快……曲风有变,韵味有变,原本平静一片的湖泊开始荡漾,开始风起云涌,开始浪花滚滚。

更为夹杂琴音不为掩饰的惶恐、焦躁、不安……,如风和日丽之,骤然有变。

一股股蓄势待发的狂风暴雨即将来临,琴音愈发的厚重,愈发的令人心跳,愈发的令人心神哀婉。

又是一道琴音高昂转折,有痛苦之音,有悲愤之音,有反抗之音,有残暴之音。

但!

狂风还是剧烈席卷,暴雨还是倾盆落下,地间一片灰暗,风雨雷电嗡鸣不已。

琴音铮铮,闻者心颤。

随着琴音又为婉转,一丝丝从心间最深处蕴生的哀伤之意漫出,凄然的随风飘荡在地间。

……

……

“……”

“神医,也太坏了。”

“尽管听过一两次了,可……还是有些忍不住。”

“母妃您都哭了,真是的。”

“母妃,那个马文才还真不是好东西。”

“唉,梁山伯和祝英台他们……化蝶飞去,生前无缘,死后……共赴。”

“哼!”

“神医真是的,幸而是过了上元节才刻印出来,若是前几日刻印出来,京城内外怕是要哀婉一片了。”

“今儿的京城,估计……也会哭声一片的。”

“母妃,您神医他怎么就能写出这样的曲子呢?”

“我也想要写出一首曲子的,可惜……下笔都写不出东西,神医写曲子跟吃饭、喝水似的。

“母妃,神医真聪明!”

“……”

先前已经听过这首曲子了,还是创作之人亲自弹奏的。

当时!

自己都有些垂泪,长乐姐姐她们也差不多,现在……从乐师的古筝下再次听到这首曲子。

一颗心又是忍不住了,捻着手帕,擦着眼角的点点泪水,话语间,又看向坐在身边的母妃。

母妃此刻的双眼也是红红的,也正在找巾帕呢。

神医真是的。

真该打!

哼!

若非神医今儿去翰林院了,定要好好打他一顿。

“神医!”

“这首曲子……着实动人心神。”

“梁祝之事相传千百年了,流传的曲子很多很多,神医作的这首……足可传扬后世。”

“神医!”

“曲韵作的真好。”

“母妃少幼之时,也曾读过梁祝之事,也有你此刻的心思心绪,如今……再次想着那些,又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梁祝之事,不只是梁祝。”

“还有更多的梁祝!”

“你个丫头……才多大,也就只能恨一恨那个马文才了。”

“……”

常服着身,凤纹攒丝,已然雍容华贵,简约的发冠束之,更添贵意然然,捻着手中一条巾帕,擦了擦眼角。

自己……应该没哭。

却也是有感梁祝之事。

也是为这首曲子动心。

神医。

在曲韵上的才学……没得,数年来的京城内外,许多曲子都是神医所作。

皆有独到之处。

而且,较之以往的曲风曲韵还多了一些别样风范,也算为曲子开创先河了。

开创不一样的道路。

梁祝!

神医作的这首梁祝……心性稍微差一点,年岁稍稍一些,便是如自己的丫头一般。

既然刻印在报纸上了,那么……今儿的京城,还真的要哭声不绝于耳了。

梁祝!

千年梁祝,曲韵极多,自己的判断中,神医这首曲子……足可位列顶尖,传扬后世。

数十年、百年、数百年后……仍可广为传唱的。

但!

寻常人之心,于梁祝之事所思……不过一隅,世间的梁祝之事,很多很多的。

“哼!”

“母妃,你又瞧我!”

“我……我怎么就只懂恨那个马文才了?”

“梁祝之事,我知道的多着呢。”

“梁祝发生在晋室南迁的岁月,那时……衣冠南渡,世家门阀皆联姻为上。”

“九品中正,门第家族为上。”

“上品无寒门,便是那般。”

“梁祝之所以难成,不就是因为……,……。”

听着母妃的话语,郡主有些不乐意了,母妃总拿自己当孩子看待,自己不是孩子了。

自己……长大了。

母妃所言,自己只知道恨那个马文才,母妃又瞧看自己了,自己知道多着呢。

将眼角的泪水擦拭干净,似乎……也没有多少泪水。

反正,想着梁祝之事,就有些心中酸酸涩涩的,那样两位心意相连的人不能有成,殊为遗憾!

为何会有那个结果?

自然不是马文才的缘故。

“哦?”

“你个丫头……何曾也有这般的见识了?”

“母妃记得你并不喜欢看那些史书史论的,你的那些……就算是寻常读书人都不出来的。”

“……”

恭王妃多惊讶,清眸微睁,细细端量坐在自己身边的丫头,好像不是自己的丫头了。

因为。

自己的丫头大可能很难出那样的话。

丫头的那番话……的确道理,也是自己想的一些话语,梁祝在魏晋之岁,有很多类似的梁祝之事。

丫头连衣冠南渡、上品无寒门都的头头是道,自己的丫头私下里没有贪玩?

一直在苦读?

莫不是想要为自己拿回来一个女状元?

思绪有动,恭王妃莞尔不已,继而摇头轻笑,还真不像自己的丫头。

“……”

“母妃,您又瞧我!”

“我……。”

“哼!”

“这番话虽不是我的,但我记住了,觉得很有道理,那就是我的了。”

“……”

于母妃此刻的神态言语,郡主很是不满。

相当不满。

自己……自己很聪明的好不好,怎么从母妃口中听着……自己就是一个蠢笨的、不学无术的人一样。

都和那个项成章一样了。

“哦?”

“你个丫头,母妃猜着你的看书习性不会轻易改变的,是……是神医的?”

“长乐公主虽有才学,但……看的史书也不算多。”

“神医,探花之才。”

“当年上皇曾送他一部《二十四史》呢,神医对于史书看的很多很详细。”

“你父王都有夸赞的。”

“尤其他对于隋唐关陇贵族的论述,在京城的读书人中,已经颇为盛名了。”

“你父王编书,都准备在隋唐史论一卷,留下神医的一些文章。”

“梁祝之事!”

“神医能写出那样的曲韵,洞悉那样的史论,道出那样的话语,倒是不难。”

“……”

“母妃还以为你个丫头转性了呢。”

“……”

恭王妃又为诧异。

璇儿从别的地方听来的?那番话是别人的?不是璇儿的?是谁……,似乎也不难猜。

十之八九便是神医。

神医有那个才学和本事道出。

“母妃,您……您真讨厌!”

“……”

郡主觉得现在自己不想要再和母妃话了,真真要令自己生气,母妃不那些话还好些。

怎么觉……自己更笨了一样。

“母妃怎么讨厌了?”

“你个丫头倒是看?”

恭王妃抿嘴含笑,伸出白皙的手指,在丫头的眉心莲花纹轻轻落下,自己的丫头今岁又长大了一岁。

璇儿,都十六岁了。

按照礼仪规矩,前两年十四岁的时候,就可以议定一些事情了,然……成章在前,是以,不着急。

医道而论,女子十六岁之后再出嫁,是有好处的。

今岁,成章的事情要成了,自己的儿媳要来了,还是成章那孩子亲自选定的。

于许家的那个丫头,自己也是满意的。

其实,三个人选自己都满意,奈何成章看中许家的那个如烟,自己……没啥意见。

王爷很喜欢,王爷很欣赏许家的那人。

成章的事情之后,就轮到璇儿了。

就轮到自己的丫头了。

就轮到恭王府的掌上明珠了!

丫头!

自到大,掌心珍宝美玉一般的养着,都十六岁了,接下来一二年定要有那般事的。

人选?

夫婿?

是谁?

脑海中掠过一道人影,恭王妃不自觉的轻哼一声,璇儿的心意自己早早都能看出来。

他的……,不好。

他看不上璇儿?

不能够。

看上了?

礼仪之故?

这倒是像话,这倒是不错!

然!

万一那个坏子……真的……,璇儿该如何?

打量自己的丫头,恭王妃有些心累,当年……璇儿这丫头怎么就好好的碰到他了。

如果没有碰到,现在还好好的待在府郑

到时候,自己和父王替她选几个,她再从其中挑选一个,同成章一样成事……更好吧?

嗯。

也不一定。

自己的丫头……越来越令自己头痛了。

现在都讨厌自己了!

以前可都是母妃真好、很喜欢母妃之类的话,念及此,恭王妃更觉头大!

美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