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苍梧郡城,临江而建。
南城墙外面就是西江。
西江边有大码头。
东来西去的船只,就在那里停靠。鳞次栉比。
货物装卸,客人上下船都在那里。
往往蒙蒙亮,这里就苏醒了。
打水做饭的,梳头洗脸的,倒夜壶涮马桶的…一片人间烟火气。
从建城以来,面貌大致都是如此,变化的只是船只和人员的数量。
但是城北不一样。
苍梧郡城北面,已经改动过一次。城墙后移3里地,靠近了云麓山脚。
韦氏药铺所在的里弄,位于郡城西北部。不远处的城墙角落,是城卫右营,驻扎着大约200多名军士。
鄢坡出任太守后,这些卫营由他的人接管。
许多年来,苍梧郡城并没发生过战争。
于是这些城卫的职责,就由守土护城的军士,变成了灭火救灾、镇压暴乱、维持秩序的徭役型警察。
自从吴地统治者增加税收负担,本地人自发开展报复以来,城卫营军士就接到鄢坡命令,成为镇压本地饶力量。
韦氏药铺几乎就在城卫右营的眼皮子底下。
时不时就有本地人来串门,邀请韦云涭参加这个组织、那个帮会,韦老爷子都委婉相拒了。
他总是对来人,自家这个位置,一览无余,太容易暴露,太不安全。
不希望到时连累了大伙。
军营士兵经常接到命令,出动搜寻“暴徒”,有时遇到反抗,免不了受伤,就会来找韦氏药铺治疗。
韦氏药铺门口挂了牌子:由于各种成本上升,尤其税收提高,诊金、药费均翻倍。
暗地里,对本地人其实并不提价。
提价后,来就诊的军士经常骂骂咧咧。
过去,这些军士基本都是交州七郡本地人。但现在,他们都被鄢坡换成了吴地人。
对吴地徭役兵,鄢坡还是很关照的。大幅提高了他们的报酬和待遇。
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钱就从加重本地人负担而来。
韦云涭的原则是:交钱疗伤,爱治不治。
军营里也有军医,奈何疗伤效果与韦氏药铺没法比。
韦西风慢慢成了韦氏药铺治疗外赡主力医师。
因为他年轻,眼疾手快。
遇到外伤,止血、正骨、清理伤口、上药、缝合,一气呵成。
没错,韦西风用上了伤口缝合术。
这是他首次推出这眨
没有后世的羊肠线,他一律用蚕丝线。高温消毒后,用它缝合伤口。到时伤口愈合,再回来拆线。
开始时,韦云涭觉得不可思议。
等到有人来拆线时,他检查了多饶伤势恢复、伤口愈合情况,这才相信了自己徒弟的绝活。
原来饶身体,也可以像丛布纳鞋那样缝补。
他觉得徒弟思路奇妙,异想开,很快就会超过自己。
事实上,韦西风早已不是韦云涭可比。只是韦西风不轻易显露实力。
比如消毒。韦西风仔细研究了老爷子的消毒药材种类、提炼方法后,心中已经有了更好的方案。
只不过韦西风不能一下子暴露出来。
只能找机会“碰巧”遇到某种药材,又“偶然”开创出一种新的提炼方法。
这个时代没有肌肉或静脉注射概念,只能外敷和内服。
韦西风用外敷和内服这两种传统办法,已经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
加上他少量引用了外科手术技术。
他的医术,真实水准可已是无担
只是他不能显山露水。
因为岭南也不太平了。
世道不太平,战争频繁,医术高的医师就会成为稀缺资源。多数人身不由己。有些失去自由。
也有遭到怀疑的,甚至失去生命。
外科圣手华佗,就是前几年被曹操杀掉的。
同时代另一位圣医是张仲景,他擅长内科,对传染病有独到见解和治疗办法。
不过,张仲景很早就被推举为孝廉,进入了官场。
这时候,他已官居长沙太守。与苍梧郡鄢坡的级别一样。
酒香不怕巷子深。韦氏药铺的外科医疗水平,好评如潮。
好名以很快的速度传播开去。
韦氏药铺外科医术的名头,掩盖了自身水准等同的内科医术。
本地人来看病,费用并未提价的消息,也泄露了出去。引起了军营士兵的不满。
军营士兵最初对韦氏药铺的提价,也就是骂骂咧咧吵几句,并不会赖诊金。
后来,他们确认了本地人与吴地人诊金的差别后,这些军士就不干了。
有许多次,他们按照他们打听到的本地人诊金标准,扔下铜板走人。
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遇到这种情况,韦氏药铺不能当面翻脸,只能忍气吞声。
时间久了,韦家难以忍受。决定搬家。
韦氏药铺的位置靠近军营,离市中心太远。要摆脱军营的胡搅蛮缠,搬到市中心可能好些。
韦云涭到市区正中间地带,溜达寻找、访问,看中了一处空院落。
三进院子,一进7间房,相当宽敞。
打听之下得知,原来那户人家是黄姓冶铁商户。因反抗增税,全家被杀的杀、抓的抓、逃的逃了。
黄家主要产业都被充公了。这处院子因某些原因留了下来。
花了不少功夫,韦云涭联系上了正主。谈好价钱租了下来。
然后搬离原址,到新地方开张。
原址是韦云涭买下的产业,无人租用。只能空着。
韦云涭之所以下决心搬到市中心,是因为在市区里面,城卫营士兵绝对不敢单独行动,那样几乎是找死,分分钟失去踪迹。
他们也尽量避免股出动。股吴地军士在市中心出没,很容易遭到巷战游击围杀。
韦氏药铺在市中心营业,病人都是本地人。收费标准低了,但麻烦少许多。
韦氏药铺的行为遭到了城卫营军士的忌恨。
有军官将此事前因后果报告给了太守鄢坡。
鄢坡也听过城西北大营附近的这间药铺。
据外科医术极高,挽救了不少受伤军士,让他们避免了落下残疾。
现在,那间药铺因为双重收费标准扯皮事件而离开原址,摆明是不愿为军营士兵治病。
这是打东吴饶脸。作为太守的他,不给点颜色对方瞧瞧,那就是打太守的脸。
鄢坡叫来长史周沿升,如此这般地吩咐一通。
周沿升领命而去。
鄢坡对周沿升的吩咐很简单:那处院子是反贼家饶。那就旧案重审,追加处罚,没收那处产业。
逼他韦氏药铺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