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完了紫气号,大家又来到船厂的另一侧,那里停放着造好的“满仓号”。
相比紫气号,满仓号要一点,31米还不到,,而且刷的漆也不一样。
除吃水线以下是红漆外,通体采用的是深橙黄色的油漆。
这种颜色在蓝色海水和空背景下具有最高对比度,最易被远距离发现。
这是为了出海收货的时候,更容易被其他船只发现,提醒渔船做好交易的准备工作。
满仓号暂时是只收他们自己和丰收号的货,但有其他渔船联系的话,当然也不会放过。
虽然也可以通过无线电交流,但一艘醒目的船更方便区别,特别是在船多的情况下,能迅速引起注意。
同样的,船头也用白漆刷上了船名,“满仓号”三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作为一艘收鲜船,所需要的设备也不会少,但不像渔船一样好多都布置在甲板上。
满仓号的甲板几乎可以是空荡荡的,看不到多少设备。
所有的冷藏设备都集中在了船舱内部,只余外机装在甲板上。
船楼则和其他渔船没什么大的区别,也是两层楼……
两艘船都检查过了,该装的设备都按要求装好了,也没出什么幺蛾子,像什么以次充好,用二手货当新货的情况。
李厂长合上文件夹,微笑着:“现在验的也只是订单的表面部分,其他的得等下水试航,机器运转起来才能看到。”
“嗯,这点我清楚。”
冯晔点零头,“辛苦你们了,东西都没问题。”
“我们也是按照订单要求来的,不敢有丝毫马虎。既然没问题,那我就去安排下水测试了。”
“下水后,厂里是不是会安排几个人上船?”
“那肯定的,有些设备可能你们不怎么会用,我会安排两位师傅跟船,也教你们操作。”
“这样最好,有经验的人在旁边指导,也省得我们自己摸索,那尾款等试航结束,确定没问题后再付给你。”
“当然,本来也是这个流程。”
李厂长笑了笑,“你们不也得把人给我送回来嘛,到时候再签字,把订单的后续手续办妥,尾款结了,这两艘船就彻底属于你们,可以开回去了。”
“好好好。”
冯晔抬起手腕看了一下时间,距离看好的吉时不到十分钟,“吉时马上就到了,我们赶紧准备一下,仪式不能耽误。”
“行,你们准备吧,我也去叫人过来帮忙。”
李厂长完便匆匆离开。
冯晔他们赶忙拿出香蜡、祭品、鞭炮,开始举行简单而庄重的仪式。
船厂也是很贴心,居然还提前摆放好了供桌,倒是不用他们临时去找。
众茹燃香烛,将祭品一一摆上。
冯晔和冯暄、阿灿三人一字排开跪下,虔诚地磕了几个头,口中念念有词,祈求新船下水顺利,在航行过程中各项设备都能正常运行,之后每次出海都能满载而归。
仪式结束后,吉时也刚好到了。
“吉时已到,新船下水。”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瞬间响起,在船厂上空回荡。
同时,牵引着两艘船的钢丝绳也被解开,船底下支撑着的气囊缓缓向海边滚动,船身随着气囊的移动缓缓滑入水中,激起层层浪花。
“恭喜恭喜……”
大家欢呼雀跃,纷纷鼓掌祝贺。
船身逐渐平稳,浮在水面上。
看着大家收起祭品,从船上搬下来筐子和水桶,准备等船,李厂长笑着道:“我就不上去了,在厂里面等你们回来。”
“行,你忙你的去吧。”
冯晔挥了挥手,带着众人跟在两个老师傅身后,登上了紫气号。
这两个师傅年纪都挺大的,看着应该有50多岁的样子,是名副其实的老师傅。
而另一艘满仓号,除了两个李厂长安排的师傅外,就只有冯家凌一个人上去了。
相比收鲜船只是开出去转一圈,大家还是更期待紫气号的首次试航,毕竟还会试捕一网。
虽然验船的时候已经上来过一次,但大家还是新鲜感十足。
一上到船上,就到处转悠,这里看一下,那里摸一下,兴奋异常。
而冯晔却是跟着一个老师傅上了驾驶室。
这船的操作方法与东升号和东来号没有多大的区别,大多设备也不过是大同异。
他主要是想看看现在的卫星导航仪跟以后的有什么不同,毕竟是刚出来的东西。
不过,他还是问了一句:“师傅,这船的驾驶跟我上半年开过来保养的那条船有区别吗?”
“没多大区别,核心的东西都差不多。”
“哦,那我来开?”
“可以。”
冯晔坐在了驾驶位上,然后启动了引擎。
在轰鸣声中,紫气号缓缓动了起来,驶离了岸边。
正在甲板上乱逛的几人在船开始动了之后,也都上到了驾驶室。
这紫气号的驾驶室相比东升号要大得多,容纳下几人绰绰有余,还不会感到很挤。
冯晔也就没有赶他们出去,让他们一起学习。
毕竟市里还有几艘在建的渔船,配置和这艘紫气号差不多,只是有些设备的品牌不同而已。
无论是萧国文兄弟,还是叶琛亮,以后都是要独自驾驶一艘船。
冯暄和阿灿就更不必了,等到明年底新船下水,肯定会换到新船上去。
喜新厌旧,本就是人之常情嘛。
老师傅在一旁给大伙讲解,纵然是一些大家熟悉的仪器,他都不厌其烦地讲了一遍,而卫星导航仪更是着重讲解。
等到讲解完毕,冯晔也把驾驶权交给了其他人,自己站在一边,让他们轮流驾驶体验一下。
远处,满仓号也正缓缓行驶,在海面上划出一道白色的浪花。
这时,两艘船已经行驶了20多分钟了。
不过,还是在县城周边的海域,都还能看到县城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