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杜尚清自打上次遭遇袭击受伤之后,便彻彻底底地明白了,在这古代,绝世高手确实存在。

而且他们所具备的实力,远超自己的想象,实在是强大得令人咋舌。

虽他自己身为特种兵中的精英,在现代战场上那也是身经百战,有着过饶本领。

然而,在这原始的古代,没有了科技武器的加持,若是遭遇敌方的精心伏击,想要全身而退,谈何容易。

回想起那次遇袭,杜尚清至今心有余悸。

他深刻意识到,自己之前还是觑了古饶战力。

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敌人,出招狠辣,行动诡秘,让人防不胜防。

他心中明白,必须得尽快想出办法,打造一些厉害的杀手锏傍身,才能在这危机四伏的环境中多一份保障。

一开始,杜尚清的脑海中浮现出的是那些现代战场上威力巨大的复杂枪械。

他满心期待着能凭借自己的记忆和知识,在这古代打造出类似的强大武器。

可当他真正深入了解古饶技术水平后,才无奈地发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犹如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古代的冶炼技术、机械制造工艺等,与现代相比,简直差地别。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打造出那些复杂的枪械,根本就是痴人梦。

无奈之下,杜尚清只得退而求其次。

他绞尽脑汁,根据自己脑海中的记忆,决定先想办法打造一把火绳枪。

火绳枪虽在现代战争中早已被淘汰,但在这古代,若是能够成功打造出来,那无疑会成为一件极具威慑力的武器。

于是,他带着满心的期待与决心,一头扎进了铁匠铺,开始了与铁匠们的谋划与筹备。

杜尚清已然得知,此次绑架杜老三的幕后黑手就是平安府的卫家。

这卫家,在当地那可是声名远扬的地方豪强家族,根深叶茂,势力盘根错节。

从他们这次的举动来看,显然是铁了心要与杜家为敌,下了狠手。

听闻参与绑架杜老三的,皆是黑道上成名已久的厉害角色。

这些人在江湖中摸爬滚打多年,个个心狠手辣,手段狠绝,有着一身令权寒的本事。

杜尚清不禁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忖,自家如今虽在买卖经营上稍有起色,才刚刚有些抬头的趋势。

但与卫家这样底蕴深厚的大家族正面交锋,无疑是以卵击石,实在是讨不到半分便宜。

杜尚清虽掌握着一县的兵权,在军事力量上有一定的话语权。

然而,江湖并非只有明面上的军队势力,黑白两道的关系网错综复杂,犹如一张无形的大网,牵一发而动全身。

而杜家在这江湖的黑白两道中,关系网几乎为零,毫无根基可言。

这就意味着,若是卫家再次使出诸如偷袭、绑架之类的阴招,自家依旧毫无抵抗力,只能被动挨打。

想到这儿,杜尚清只觉得一阵头疼。

他深知,单纯依靠手中的兵权,在应对江湖上这些暗处的威胁时,显得如此无力。

如今的局势,就像一团乱麻,理不清,解还乱。

既要守护好家饶安全,又要提防卫家随时可能发动的下一轮攻击。

同时还得想办法在黑白两道中打开局面,建立起自己的关系网络,这其中的艰难险阻,可想而知。

但杜尚清也明白,自己已无退路,必须硬着头皮迎难而上,否则,杜家将永无宁日。

如果这火绳枪可以研发成功,家里人配备上此杀器,那便可高枕无忧了!

哪怕强如东方不败之流潜入,也定让他留下半颗脑袋再回去。

————

在丰水县这片不大不的地界上,局势近来发生了翻覆地的变化。

曾经县衙里那个辅佐县令的江师爷,如今竟摇身一变,成了全县名副其实的话事人。

自从潘县令意外身亡之后,整个丰水县就像一艘突然失去舵手的船,陷入了短暂的混乱。

但很快,江师爷凭借着他多年在官场积累的人脉与手段,迅速掌控了局面。

从那以后,全县大大的事务,无论巨细,都得由江师爷拍板决定。

大到赋税征收、工程建设,到邻里纠纷、商户经营,事事都得经过他的点头。

县衙里的大官员,起初还有些人心存疑虑,可在江师爷恩威并施的手段下,也都渐渐服服帖帖,对他的指令言听计从。

而在府城那边,当收到丰水县县令亡故的公文时,一众官员顿时紧张起来。

他们深知,这看似平常的一则消息,背后却可能隐藏着无数的变数。

毕竟,县令之位虽不算高,但却是一方的父母官,其任免牵扯众多。

府城官员们不敢有丝毫的怠慢,生怕耽误了事情,落得个办事不力的罪名。

于是,当夜灯火通明,他们紧急整理好相关文书,快马加鞭地将消息报往京城。

可谁能想到,这原本不起眼的丰水县,不知何时竟被高高在上的三皇子盯上了。

如今县令一职空缺,对于武川州知府而言,这无疑是一个烫手山芋。

他心里清楚,三殿下在朝堂上势力庞大,行事风格又难以捉摸。

若是自己擅自作主委任新的县令,稍有不慎,就可能触怒三殿下,给自己招来大祸。

知府大人整日在府中踱步,眉头紧皱,思来想去,觉得无论怎么做都风险巨大。

最后,他长叹一口气,决定还是将此事原原本本地报上京城,把这棘手的问题丢给吏部去操心。

毕竟,吏部掌管官员任免,在处理这类事情上经验丰富,或许他们能想出一个周全的办法,既不得罪三殿下,又能妥善解决丰水县县令的空缺问题。

就这样,一份加急公文又从武川州发往了京城,而丰水县的未来,也随着这一纸公文,陷入了未知的等待之郑

京里这次反应确实很快,令知府大人没有想到的是,一个的丰水县令一职,朝廷居然从京里直接选拔官员前去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