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几,平清盛突然感到了城里军队数量急剧上升。
虽然增加的都是一些中年大叔以上的,但是只要不在野地里奔跑厮杀,他们的体力还是足够坚守在城墙上,往下放箭或者砸石头,砸木棍,泼开水,扔火把。
平清盛越来越感觉到他攻打城池的艰难,因为敌军的人数在不断的增加,好像就从地里冒出来似的,这怎么可能?
他知道城里的那些百姓,要想强行把他们抓去当兵,几乎不可能,因为在大和国都是由贵族、皇族、领主豢养死士为武装的,包括武士团,由这些武士来负责战争。
而普通百姓,一般是不会担负战争责任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城中的人会突然一下全跑上城墙来帮着叛军守城呢?
平清盛还是很聪明,立刻就想明白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很可能是城里的人给钱了。
因为只有用雇佣军的形式才可能让这些上年纪的大叔大爷舍了命上城去厮杀的,否则平安京是否失守关他们什么事?
问题来了,如果是这样,那么城里的叛军从什么地方得到这么多金钱,要组织数万饶队伍上城楼守城,那需要一笔庞大的数字。
那毕竟是拼命,可不是去游山玩水,给少了根本不会有人搭理。
难道他们抢劫了大宋的金行,那更不可能了,之前他可亲眼看见大宋的军队押运着上万的城里年轻女子离开平安京,去海边去了。
这也就是城里的叛军很可能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可是想破脑袋他也想不到从哪里能得到这么一笔财富。
他只有加大力度同样征召更多的军队参与攻城,并且进一步的承诺将会给他的贵族领主们以更大的优惠。
随着双方不断的扩大招兵买马的规模,到最后双方投入战斗的已经累计超过五万人了。
这个数字要是在以往,还真不会太让人惊讶,可现在大和的人口已经急剧锐减,屠城已经去了六七成了,只剩下一半人。
在这种情况下还能组织五万规模的攻城战,只能这场战斗双方都已经尽了全力。
战斗又持续了两个月。
而这两个月里,赵桓与幸子和花子坐在平安京里的驿站里,不过让二女不知道的是因为驿站紧挨着赵桓的大宋皇帝行宫,在晚上入睡的时候,赵桓大多会回到行宫,因为这里有他的嫔妃。
除非当跟幸子、花子她们喝酒喝的很晚,他才会睡在驿站。
这早上,赵桓从皇宫的龙床上醒了过来,睡在他旁边的完颜蔷,也就是前任金国皇帝完颜禀的姑奶奶,可以是整个金国皇室中辈分最大的还活着的人。
本来有好几个大和国的嫔妃,可是在赵桓来大和的时的时候,她们都没有提出跟随前来。
主要是她们的亲人基本上全都接到大宋去了,跟着她们在大宋享福呢,大和国已经没有什么她们值得牵挂的人了。
据了解大和现在已经大不如前,很多地方都荒废,一大半的人都离开了大和,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们又何必回去呢?反倒徒生伤感而已。
赵桓除了在欧洲长时间停留之外,他的嫔妃基本上都是轮换着前来侍寝,这样让这些女子都有一个归宿感,免得孤守空房,这次跟他来的几个嫔妃中就有完颜蔷。
这一晚就是她侍寝,赵桓见她还睡得正香,长长的睫毛在不停的扑闪着,似乎在做梦,又或者是半睡半醒,于是就蹑手蹑脚的起床,准备下床。
他正坐在床沿上找鞋子,忽然一个温暖的娇躯从后面搂住了他,一张俏脸贴在他身边吐气如兰,道:“怎么不再睡一会儿?”
这是完颜蔷,她见赵桓起来,也跟着起来了。
赵桓回头在她香腮上亲了一下,道:“你再睡会儿吧,我得起来处理公务了。”
完颜蔷哼了一声,道:“你是又要到驿站去陪幸子,对吧?还有那个花子。”
赵桓笑道:“怎么?学会吃醋了?”
“我哪敢呀?我只是想如果陛下喜欢那幸子的话,莫不如就把她收了,不然她挺可怜的,听她可是一直守着你,到现在都没嫁人呢,你难道就忍心让她孤独终老吗?”
赵桓道:“水到渠成,没必要刻意强求。”
完颜蔷道:“我知道你的性格是不会主动,但是你要知道,女孩子更不可能主动,否则让别人怎么看她,被你拒绝之后她还有脸活下去吗?
想到这些,她宁可孤独一辈子,也断不会主动开口的。”
着完颜蔷将赵桓掰了过来面对自己,接着道:“陛下,你不仅是皇帝,心怀下,也是一个男人,你应该比世上任何男人都要有担当。”
赵桓摆了摆手,道:“行了,很冷,当心着凉,就别光着身子在这儿教训我了。”
着赵桓拉过被子把她的身子裹住,又在她挺直的鼻梁上轻轻刮了一下,然后道:“你再睡会儿,我真得起床了,至于你的事,还是那句话,一切随缘。”
赵桓真是这么想的,任何女人对他而言,都只有随缘两个字,他不会去刻意追求,当缘分来的时候也不会拒绝。
而现在他没有感觉到缘分已经到了,这种缘不是别人推过来的,而是他心中感受到的。
邵成章带着几个宫女过来,服侍赵桓穿好了衣服。
赵桓走到门帘后,旁边伺候的宫女躬着身心的把厚厚的门帘给掀了起来。
一阵寒风从外吹了进来,赵桓抬头望云,只见一片银白的世界,房屋上井里,石阶上全都铺上了洁白的厚厚的白雪。
“下雪了。”
赵桓忍不住赞叹一声。
完颜蔷一听这话,从厚厚的蚊帐里钻出一个脑袋来,道:“真的吗?有多大?”
“估计得有半尺,没想到大和国的雪居然这么厚,这都赶上在北欧了。”
“真的?那你等等我,我要起来咱们打雪仗。”
赵桓笑了:“我可没空跟你打雪仗,你自己找几个宫女太监陪你玩吧,我真的要去忙了。”
赵桓来到御书房。
他是真的要每抽半时间来处理公务的,每有大量的奏折报到他这来。
他虽然长期在海外漂泊,但是从来不会因为远离大宋就不理朝政,对于整个大宋的行政事务,他是全权委托给了黄润。
但是军事以及海外的所有事务都是要报到他这来的,当然是选其中最重要的事情,必须由他定夺的,才会报到他这。
他也把相当的权力授权给了各都护府的集团军元帅做出最后决策,毕竟相隔太远,很多事情需要及时处理的,那就必须要授权当地行政和军事长官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