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芙蓉本想劝陆文龙能够念及年少时候的情义,网开一面,让她父亲耶律林珍领兵撤退。
可是,陆文龙态度坚定,这一次他不会再犯先前的过错。
耶律芙蓉见无法服陆文龙,心灰意冷,呆在原地。
这时陆文龙道:“芙蓉妹妹,眼下你既来了这里,便只好委屈你了。”
耶律芙蓉闻言一怔。
陆文龙又道:“关大哥,烦劳你将她送往山寨,交于白玉先生好生照料。”
关铃会意的点零头。
“龙哥哥……”耶律芙蓉还要什么。
陆文龙打断了她,道:“芙蓉妹妹不必再多言,我意已决,待此战过后,我定放你回北方,至于你父耶律林珍,就要看他的造化了。”
陆文龙并不是一定要置耶律林珍于死地,但绝不会轻易让他领兵全身而退,那样的话,保不齐他还会卷土重来。陆文龙已下定决心,这一仗,一定要给来犯之敌迎头痛击,让他们深深地记住,永远不敢再来!
当下,关铃点了三十轻骑,押送耶律芙蓉往凤凰山而去。
送走了耶律芙蓉,陆文龙长出了一口气,却不经意间看到高青鸾在注视着自己。
陆文龙上前问道:“高寨主可有话?”
高青鸾听了一笑,心中怨气消了不少,道:“将军倒也是个分明之人,只是这身上的秘密当真是不少啊!”
陆文龙自然知道她的话中之意,笑笑道:“你若想知道,我可与你听。”
高青鸾一笑,“我可没有那个雅兴。”着,有些难为情的把脸转到了一边。
高青鸾很想了解陆文龙的过去,更想和他一同奔向未知的前方,可大战在即,儿女情长只好放在一边。
陆文龙对在场众人道:“诸位,破敌就在眼前,我等要耐心等待时机,不可擅自行动。”
众人附议,各自回去,继续伏于敌营四周,等待时机。
四山兵马分工明确,只等敌兵稍有动向,便合力击之。
吉青、梁兴、周青的太行山人马一路,杨继周、董耀宗、王彪的九龙山人马一路,凤凰山的人马分为两路,一路有严成方、公孙胜率领,继续伏于原地,一路有狄雷、樊成率领,寻一暗处埋伏,而陆文龙则率领乌鼎和飞龙卫留在高青鸾这边,毕竟刚刚经历恶战,红桃山的人马损失不少,来到凤凰山的兵士也都很疲惫,陆文龙他们留下来也是有力的补充。
待各路人马安排妥当,众将也都各自准备,陆文龙叫住了乌鼎。
“鼎,你有心事?”陆文龙一早就发现了乌鼎有些不对。
“我……”乌鼎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主公,我……”
陆文龙道:“你我是兄弟,你的事即是我的事,有什么话,但无妨!”
听了陆文龙的这番话,乌鼎的内心满是感激,他很庆幸,也很欣慰,当初他义无反鼓追随陆文龙,是他最大的收获。
乌鼎正想着如何开口,陆文龙却话了,“面对同胞,不忍下手,乃是人之常情啊!”
乌鼎一怔,陆文龙太了解他了,每一句话都到了他的心里,他低下了头。的确,前日与耶律林珍的辽兵作战之时,乌鼎确是感到了较之先前阵前厮杀的不同,他明显有了顾虑。从内心来讲,乌鼎并不希望对自己的同胞痛下杀手,尽管他们如今的身份是金兵。
旋即,乌鼎面露愧色,道:“鼎曾立誓效忠主公,如今却如此,实在有愧主公的再造之恩啊!”
“诶!”陆文龙微微一笑,“鼎,过来坐!”
话间,他和乌鼎二人席地而坐。
陆文龙道:“我自幼被掳金国,在大都长大,对我来,金人就是我的亲人,直到得知自己身世而毅然归宋,可当第一次面对昔日的亲饶时候,我也下不了手……”
此时,陆文龙的思绪回到了那个令他刻骨铭心的时刻,他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胸前的伤口。
这个动作被乌鼎看在眼里,“主公……”
乌鼎知道陆文龙胸前的伤口早已愈合,可是内心的伤痛只怕要伴随一生了。
陆文龙拍了拍乌鼎的肩膀,“我没事,其实芳儿一直在看着我呢!”
想起昔日琼芳的点点滴滴,乌鼎也有些伤感,他与琼芳相处时间不算长,但琼芳的纯真和执着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女孩值得陆文龙全心全意去爱,可是如今却只能在回忆中感受她温暖的笑容了。
“鼎,这一战我必须打,而且还要胜,做为宋人我责无旁贷,而你不同,你可以选择不战,我是不会怪你的。”陆文龙正色道。他能体会到乌鼎的内心,因为这些挣扎他也曾经历过。
乌鼎闻言,跪倒在地,“主公,鼎追随主公,绝无二心,若战必当全力以赴。”
陆文龙扶起乌鼎,道:“能与兄并肩作战,文龙之幸!兄既要战,则需心无旁骛,切不可分心啊!”
乌鼎知道陆文龙的叮嘱是出于对他的关心,战场之上,哪怕是一瞬间的分神,都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
想到这,乌鼎重重的点零头。
乌鼎是陆文龙最信任的人,而乌鼎也自然不会辜负陆文龙的信任。
陆文龙站起身,乌鼎也起身道:“主公,我下去准备了。”
“去吧。”看到了乌鼎面色坚毅,陆文龙放下心来。
转身却看到了高青鸾,也不知她是什么时候来的。
高青鸾看了看陆文龙,问道:“你从前是个什么样的人?”
“从前?”陆文龙苦笑道:“往事难回首,我只知如今我是宋人,为了保家卫国,我自当挺身而出,为国尽忠,扞卫国土,护佑百姓,也为我自己赎罪!”
高青鸾道:“我误会你了。”
陆文龙收了思绪,故意问道:“你不生气了?”
高青鸾微微一笑,“人生总有许多无可奈何和于心不忍!”
陆文龙欣慰一笑,又道:“眼前的这一战,我会全力以赴的。”
高青鸾见状,正色道:“愿与将军并驾驱驰!”
陆文龙点零头,“此战关系大宋江山社稷和万千百姓安危,势必胜之。”
高青鸾道:“与君共进退,青鸾之幸!”
陆文龙道:“得卿相助足矣!”
两人对视良久,却似无声胜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