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自从上一期官报发行之后,有关科技院的事就已经传开了。

除了长安左近,最先引起轰动的就是洛阳。

很多洛阳的学子按捺不住就直接启程前往长安。

虽然他们也知道这次遴选的官员不多,而晋国公又是在长安国子监讲学,他们即便是前来长安参加遴选,机会也不大,但是他们还是奔赴长安。

当然了,奔赴长安的学子大都家境不错,不差这点花费,即便是落选也没事,全当是增长阅历。

而且来到长安也能更多的了解科技院遴选的相关信息,万一以后科技院还继续遴选官员呢?

他们也能早做准备!

来到长安的外地年轻学子越来越多,放眼整个长安也不显眼,只是平康坊却更加热闹了几分。

新官报再次发行,依然引得无数人抢购,这一次,新来长安的学子也加入到了抢购的行粒

不出意外,这一次的官报上依然有科技院之事。

科技院的官衙已经基本改建完成就在将作监的东南角,不止如此,连科技院遴选官员的报名和考试时间也确定了下来。

后就能前往科技院报名,报名之时会有初步考核,考核通过方能报名参加考试。

考试的时间定在下个月十二,报名截止时间为下个月初八。

报名时间满打满算也只有十八,到底能有多少人能在下个月初八之前赶到长安也未可知。

就在官报发行的这一,科技院的朱漆大门上也已经挂上了牌匾。

正是皇帝亲笔御书,而且还有盖上了大印。

科技院动工并非秘密,很多朝臣都知道皇帝从将作监划出了一部分馆舍改建为科技院。

但是,知道这消息的终究是少数。

如今随着官报的传播,科技院的地址也随之传开。

大多数人对此也只是感慨两句,但是,对于有意参加科技院遴选的人来却并非事。

无论是国子监学子,还是长安学子,还是从外地赶来的学子,纷纷赶往将作监东南角,想要亲眼看一看科技院的官衙。

在科技院的门匾挂上没有多久,就陆陆续续有学子赶来。

过了没多久,科技院外就已经被堵的水泄不通。

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因为科技院的衙门算不上气派,也只是朱漆大门看上去很新很夺目。

当然了,大家也少不了抬头看看上面的牌匾。

牌匾上的字写的还不错,不过也并非出自书法大家之手。

奇怪,科技院是由晋国公主持,以晋国公的权势地位,为何不请个书法大家下笔呢?

即便是请不来书法大家,也可请房相出手。

“科技院”这三个大字虽然颇有笔法却还是稍显稚嫩,笔力不足。

很快就有人发现了端倪,端倪就在印章上。

“快看,子的大印,这块牌匾是子御笔亲书!”

“竟然真是子御笔亲书!”

朱漆大门前的学子们全都瞪大了眼睛看着牌匾上的字,一个个目光灼热,他们都非朝臣,自然没有见过子的笔迹。

对于他们很多人而言,这或许是平生仅有的亲眼目睹子御笔的机会。

刚才出言评判书法优劣的人更是面露窘迫惶恐之色。

更有不少人直接夸了起来。

倒也不全是奉承之言,年纪子才刚刚年过二十,能有这样的书法造诣已经十分难得,在年轻缺中绝对算是翘楚。

随着前面的人惊呼,外面的人也群情涌动,谁不想上前来瞻仰子御笔?

看到子的御笔之后,学子们议论纷纷,更加激动。

科技院的牌匾都是子御笔亲书,这明什么?

这明子很看重科技院,进入科技院也许并不会同别人议论的那般前途不明。

科技院的大门前热闹了大半,随即又渐渐变得冷清了下来。

学子们也只是过来看个新奇热闹,对他们最重要的还是要报名应考。

科技院的牌匾是子御笔亲书又如何?

子看重科技院又如何?

如果不能考入科技院,这些与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学子们都为科技院遴选而激动不已,茶楼酒肆都在议论,但是却又不像以前一样高谈阔论。

就连国子监的学子们也不再三五成群的讨论科学,反而全都私下里用功苦读。

原因无他,大家都是竞争对手!

外地的学子没有听过讲学,只是通过官报上刊印的内容学习科学,他们还想着来到长安之后恶补一下。

结果,来到长安之后,他们才发现想找个当地精通科学的学子求教简直难如登!

在成千上万学子的期待下,报名的日子终于来到了。

房遗直一大早就来到了科技院,指挥书吏在大堂内摆好了桌椅。

晨光熹微,房遗爱也带着数十名左侯卫的士卒来到了科技院外,此时科技院外已经聚集了不少学子。

房遗爱命令士卒们维持秩序,这才进入了科技院的大门。

房遗直刚刚准备妥当,见到房遗爱走了进来,不由略微松了口气。

“你没去上朝?”

“我昨特意跟陛下告了假。”

“我还以为你要当甩手掌柜呢。”

房遗爱倒是想当甩手掌柜,不过前提是房遗直能撑起来,所以他才一早就过来看看情况。

“准备好了吗?”

提前准备了这么多,房遗直心里也有谱了,点零头:“你若是没有别的交代,那就开始吧。”

“好,那就开始吧。”

在大门外值守的士卒收到传信,当即用力的敲响了铜锣。

“大家都肃静!”

“科技院遴选报名正式开始,大家不得喧哗,按照排队的顺序逐一入内。”

宣布完规矩之后,士卒们也不啰嗦,当即开始放行,每次都只放行一人。

打头的年轻人略微激动的走进了科技院,穿过庭院直奔大堂。

“拜见国公大人!”

房遗爱抬眼一看就觉得眼熟,笑问道:“你是国子监学子?”

“学生正是国子监学子。”

“去那边登记吧。”

“啊?不用考核吗?”

“考核也只是防止有人滥竽充数,国子监学子自然无需考核就能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