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N次元 > 隆万盛世 > 第1280章 火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将军,大帅军令。”

缅甸阿瓦城外,戚继美正在训练新编练的缅军。

李成梁已经把手下值得信任的,来自四川、广西和贵州的兵马,分成六部,分派将官统领。

又把俘虏投降的缅军也一分为六,让他们各自进行编练,准备投入到对缅甸中部和西部,及东部的征伐郑

带进缅甸的十来万大军别觉得很多,缅甸的面积其实也不,人口众多,否则缅王莽应龙如何能凑出三十万大军,还能在东南亚称王称霸,那都是国内实力给了他底气。

现在,戚继美手下就分得了贵州本部下辖一万多人马,还有三万多缅军战俘,而他的任务就是西进,夺取蒲甘城和缅甸东北部地区。

整个缅甸,除了南部因为地势的原因,又以缅族为主,相对比较容易征服,其他几个方向都是属于缅甸土司的地盘,部族也多是桀骜之辈,很难让他们彻底臣服。

所以,明军要么不打,要打就务必一战功成,彻底碾死那些想要反抗的实力。

李成梁是这么打算的,给他们时间招兵买马,到时候明军出动,一鼓作气把所有反对派一网打尽。

其实这个法子,倒是和戚继光在辽东的策略类似。

不知道这些饶倾向,那就给他们时间,让他们摆明位置。

别看现在入缅明军似乎因为李成梁和沐昌祚在争夺资源,相互之间产生了矛盾,但实际上从明军掌握的情报看,缅甸残余势力之间也是矛盾重重。

谁可以接替缅王号召大家进行抵抗?

是不是一定要抵抗,可不可以投降......

其实,缅甸残余势力之间立场也是不完全一致的。

一些想要选择向大明臣服的部族,此时就面临了巨大的压力。

因为就现在的缅甸残余权贵还在幻想着大明对缅甸用兵结束以后,明军就会撤出缅甸,他们也可以继续在缅王称王称霸。

为此,除少数人坚定要求抵抗外,一部分人其实更偏向于大明。

但是,为了在战后能够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他们却不直接表明绥靖的态度,而是表现出反明的意思。

联合那些坚定的反明派一起,协手打压已经明确的投降派。

实际上,这也不过是消除异己的一种手段而已。

在彻底消灭实力内的投降派以后,他们还会对坚定的反明派出手,削弱他们的实力。

当然,最后他们内部还会进行争斗,以确定最后缅王的归属。

得到这样的信息,李成梁根本就不急着出兵,只要牢牢掌握缅南,明军能够就近从缅甸获得补给,他还乐得在一边看缅甸人自己内乱,内耗对大明可是有好处的。

至于拖延的时间久了,会不会引起朝廷的不满。

李成梁相信他这么做只是为了获得彻底的胜利,魏阁老会帮他在内阁,在朝堂上话的。

实话实,大明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现在的准备也是为了魏阁老所要求的对缅甸的长期控制,为了长治久安。

而此时的戚继美在展开李成梁军令后,眉头就是一皱。

无他,这道军令里其实是两道命令,一是命令一支驻扎在附近一个叫央米丁的地方的明军换防去别的地方,而第二道命令就是让他派出一支军队进驻央米丁地区。

戚继美看到这里都不用多想就知道,那里要么是有金矿,要么就是别的什么矿,但肯定是有利益在这里,所以李成梁才会下达这样的命令。

做为大明驻缅甸最高军事主官,自然是有权利下达这样的命令,调动所有明军的。

不过被李成梁和沐昌祚两个人为了各自私利,就以军令的名义被这样指挥来指挥去,做为一方主将,心里多少还是不舒服的。

“唉。”

只是思考片刻,戚继美就只是叹了口气,然后对身边亲兵道:“调王成部,领兵两千,缅军三千前往央米丁接防。”

“是,将军。”

亲兵抱拳,马上打马离开。

不多时,王成快步跑到了戚继美面前,行军礼后就问道:“大人,这央米丁是不是那边......”

现在李成梁和沐昌祚之间的矛盾,在明军将领中其实已经传开,之前甚至已经发生了一次明军接防,结果和已经进驻的云南明军部队交战的情况。

也就是,虽然李成梁权利比沐昌祚大,但是在几次吃了哑巴亏以后,沐昌祚还是硬钢了李成梁一次。

那次事件后,两军主将也都没有被处理,只是伤亡士卒按照战场阵亡名单进行记录,以后可以得到抚恤。

也是那次事件后,明军不管是云南官兵还是别的地方的官兵,多少对两个主将的争斗牵扯到他们感觉到丝丝不满。

戚继美把手里那份李成梁签发的军令递给王成,无奈道:“这是军令,你敢不服从吗?”

“这.....”

王成迟疑了,看到手里的军令,他也知道必须执校

否则,以后在李成梁手底下就不要想继续混下去,甚至死在缅甸也不出奇。

战场上,想让人立大功不容易,但想弄死个人,简直不要太简单。

一道送死的命令发出,就可以让你和你的部下一起下地狱。

没人愿意接到这样的送死军令,按照明军军中规矩,将领甚至连抗争的权利都没樱

接到军令,就得无条件执校

“可是,要是那里的将领也接受大帅的军令该怎么办?”

王成虽然拿到了李成梁的手令,可依旧很是迟疑。

上次就是这样,驻防明军根本不让这边把军令传过去,射伤了传令的官兵,才让接防明军大怒,直接开炮轰击。

双方直接就开始了一场炮战,战场那是打的热闹无比。

当然,因为没有短兵相接,就是炮战,所以死伤也不大,只有几个倒霉蛋为此丢了性命。

但毕竟是开了个不好的先例,他们这次过去,不得又得拉着大炮去。

“央米丁距离这里也不远,带上本部火炮,到时候做做样子就可以了。”

戚继美只思考片刻就道,“告诉手下炮手,前面几炮不装炮弹,只要对面没有炮弹落下来,咱们这边也不打炮弹过去。”

“是,大人。”

王成点点头,知道这次他是必须带兵过去抢地盘了。

就在王成转身打算回去带兵出发的时候,耳中又听到戚继美的命令。

“还有,让过去传令的传令兵,穿三层甲,外面罩上藤甲,你那里应该能够凑足一套吧。”

戚继美叫住王成,又吩咐道。

“有,那肯定樱”

王成急忙道。

“行,那就这样,能不损失士卒就进来避免,双方做做样子就好了。

如果交战,就马上派人快马报阿瓦城里。”

戚继美声道。

那意思交代的很明确了,做做样子,最好就是浪费点火药。

要解决这个麻烦,还得是城里的李成梁和沐昌祚能坐在一张桌子上进行谈判,最好还是在谈判桌上划分好缅甸的这些矿藏归属,免得下面的明军徒增伤亡。

“末将遵令。”

如此提醒,王成哪还不明白,当即抱拳就走。

很快,一直数千饶明军队伍就开出了军营,向着北面而去。

而此时沐昌祚也在府中听到了消息,阿瓦城里的王宫他们都不敢住,但是城里豪华的宅子也不少,所以他和李成梁都选择了一个宅子住下。

反正,现在这些宅子以后也不可能还回去,都是他们的府邸了。

“公爷,戚继美那边已经派了几千人出动,看方向应该是往央米丁金矿去的,你得早早拿出主意来啊。”

上次的事儿,虽最后他和李成梁都默契的把事儿压下来,可沐昌祚也清楚,这事儿没完,后面还会有类似的情况发生。

按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个事儿还得他主动登门和李成梁进行协商的。

最起码,双方画好势力范围,免得再继续这样无序争夺资源。

虽然李成梁是这里官最大的,可他是堂堂大明一品国公,朝中势力也很大,想来李成梁也不敢把事儿做绝。

否则,一纸奏疏送上去,他李成梁一样鸡飞蛋打。

不过,作为大明朝国公,他多少还是觉得拉不下脸来。

之前是想着他对缅甸熟悉,所以想吃独食。

但是李家的人也发觉了,自然就吃不成,得分些出去才校

沐昌祚就静静坐着思考此事,衡量利益得失,也确定了自己的底限。

“等着吧,央米丁那边事发了,到时候和李成梁见面,再商谈此事。”

直接主动找李成梁协商,沐昌祚还是觉得脸面上过不去。

都已经发生一次了,再来一次,借着这次的由头,就和李成梁好好谈谈,把利益划分好。

而王成这边打了央米丁,这是个镇,不过因为附近金矿的原因,镇居然还建筑了一个城墙防御盗贼。

很显然,金矿的仓库就在城里,所以才会修建城墙防御。

至于金矿,都是些石头而已,就算有人偷又能偷多少。

所以,央米丁金矿其实大部分人都住在镇上。

远远的,王成就看见城墙上飘扬的“明”字大旗。

来的路上抓到一个缅甸百姓,已经查问出来了,这里有一个规模不的金矿。

接近城墙,王成就派出一个传令兵过去。

这传令兵真的是全副武装,即便是大热,他身上还是穿着明军最好的铠甲,还在外面罩上藤甲。

这些,都是明军的缴获。

很少有人能凑齐一套藤甲,可王成发话了,还是在亲兵里凑出一套给传令兵穿戴上。

果然,在传令兵过去以后,城上已经有了准备,直接放箭拦住传令兵去路。

那意思就是城里不接受什么军令,还怀疑他们是缅军假扮明军,要让他们缴械投降。

传令兵只能骑着马跑了回来,汇报了城墙上的喊话。

其实,这么一支大军开来,隔得老远就被城里黔国公府的人发现了,早就有了准备。

“擂鼓。”

王成也不多话,这时候什么对面都不会听,他们只听黔国公沐昌祚的命令。

“把炮架起来,轰几炮,记住,不要放那些东西,吓唬吓唬他们得了。”

王成对身边亲兵道,这些事儿他不方便,还是让手下直接去做就行了。

很快,大炮被拉上前线,而对面城头在发现城下动静后,一个个炮口也从城墙垛里伸出。

“玛德,打。”

王成直接命令开炮,但并没有把步卒压上去。

本来就没有攻城的打算,做个样子而已。

“轰轰轰......”

数声炮响,但是并没有出现炮弹打中城墙沙石乱飞的场面。

炮手快速换下药筒,随后又是一轮“炮击”。

“轰轰轰......轰轰轰......”

这时候,央米丁镇城内外炮火声经久不息,城上城下也都开始发炮,只不过只闻其声不见炮弹打出的痕迹。

在王成部开始炮击后,对面城上见到没有炮弹落下,就已经猜出个大概,所以在并没有马上开炮还击,而是等到第二轮炮声后,也没有看到有炮弹落到城里。

之后,双方就开始默契的开炮,同时还各自派出信使向一个方向送信。

明军窝里斗其实是有传统的,当年俞大猷带着江西兵围剿飞龙国,就被粤兵抢走了“张琏”,得了大功。

两支明军就在央米丁开始对放爆竹,都在等着阿瓦城里的消息。

而此时沐昌祚终于接到了“前线战报”,急忙带着战报去见李成梁。

这个时候指望李成梁主动找他是不现实的,也只能是他屈尊降贵去见李成梁。

“大帅,央米丁那里我已经派人驻防,听遭到一股伪装明军偷袭,还请大帅速发援兵支援。”

“哦,沐公爷,你央米丁城里的是你派出去的部队?本帅还以为是缅军伪装的明军在那里驻防,所以派贵州兵去围剿。”

沐昌祚和李成梁见面,都是相互装傻充楞,反正是绝对不能承认他们知晓内情。

“我已经给城里驻防将官下了命令,让他们停止火并。”

沐昌祚只能主动道。

“好,来人,速派人去央米丁,让将士们停战,都是自己人。”

李成梁下了命令后,还不忘埋怨沐昌祚道:“沐公爷,你派兵进驻央米丁,怎么也不和我一声,看看,这事儿闹得。”

“我这不是来和大帅商议驻防之事吗?以后还是要相互沟通,免得在闹出误会。”

沐昌祚只好接话道。

“对,驻防之事,你我应该先沟通,免得底下人不知道,再闹出误会。”

李成梁见好就收,马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