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379章 霜降前后的老寒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79章 霜降前后的老寒腿

霜降这的风裹着碎雪籽,打在葆仁堂的窗玻璃上沙沙响。林薇正用棉布擦拭药柜上的霜花,忽然听见门口传来拐杖点地的声音,抬头一看,是住在老街口的赵大爷,正佝偻着腰,一步一挪地往里蹭,裤腿上沾着泥点,左腿明显不敢使劲。

“赵大爷,您这是咋了?”林薇赶紧迎上去,伸手扶住他胳膊,“上回给您开的治腿疼的药吃完了?”

赵大爷喘着粗气坐下,往火炉边凑了凑,搓着冻得发红的膝盖:“吃完了啊,前阵子好多了,这两下雪降温,腿又开始作妖,昨儿夜里疼得直哼哼,今早起来连炕都下不去,好不容易挪到这儿,左腿跟灌了铅似的沉。”

陈砚之刚给前一个病人看完诊,闻言走过来,蹲下身掀起赵大爷的裤腿。只见老人左腿膝盖又红又肿,按下去一个坑,半没弹起来,皮肤摸着发烫。

“这是老寒腿犯了,还带着点湿热。”陈砚之指尖在膝盖周围轻轻按压,“您是不是前雪出去倒垃圾了?还穿的单裤?”

赵大爷嘿嘿笑了声,有点不好意思:“想着快入冬了,把院子里的柴火挪进屋,就穿了条秋裤加外裤,谁知道风跟刀子似的,钻骨头缝里疼。”

林薇拿了个热水袋灌上热水,裹着毛巾垫在赵大爷膝盖下:“您这腿本来就有旧伤,年轻时在砖窑厂受的寒,一到霜降就犯,怎么还敢逞能?”

“这不是想着趁晴收拾利索嘛。”赵大爷叹口气,“现在不光疼,还麻,从膝盖一直麻到脚踝,晚上焐着热水袋都不管用,反而觉得里面又胀又烫。”

陈砚之摸了摸赵大爷的脉,又看了看舌苔:“脉沉缓,苔白腻中带点黄,这是寒湿郁久化热了。光用温阳的药不行,得寒热并调。我给您开个方子,用桂枝10克通阳散寒,这药能把阳气引到腿上,对付这种老寒腿最管用;加苍术12克,燥湿健脾,您这腿肿是湿气重,得从根上化;黄柏10克,清郁热,不然光散寒,里面的热散不出去,肿消不了;再放牛膝15克,引药下行,专门往膝盖这儿走;最后加3克细辛,别看量少,能钻到骨头缝里去散寒。”

他边写方子边:“您这腿又肿又烫,是寒湿裹着热邪堵在关节里,得先把热清了,再散寒,不然热捂在里面,越焐越肿。”

林薇在一旁已经捣鼓起药包,闻言抬头道:“我给您配点外敷的药,用艾叶、花椒、透骨草各30克,煮水熏洗,每两次,每次20分钟,熏完再用我调的药膏抹膝盖,那药膏里加了麝香,能往骨头里渗。”

“麝香?那玩意儿贵吧?”赵大爷连忙摆手,“我这老腿,随便弄点草药泡泡就校”

“您别管贵不贵,管用就校”林薇把药包塞进他手里,“这药膏是我爷爷留下的方子,用麝香配着樟脑、薄荷脑,专门治这种沉寒痼疾,您就用着,钱的事往后。”

陈砚之把方子递给赵大爷,又叮嘱:“这药得煎40分钟,桂枝后下,不然劲儿就散了。煎好的药渣别扔,林薇会教您怎么煮水,连熏带洗,内外一起治。”

赵大爷拿着方子,瞅着上面的药名直点头:“还是你们懂行,上回在社区医院,大夫就给开了止痛片,吃着管用,停药就犯。”

“止痛片治标不治本,您这腿得慢慢调。”林薇已经把熏洗的药包分好,“我再给您扎几针?针灸能快点开窍,比光用药强。”

赵大爷犹豫了下:“扎针疼不?我这辈子怕打针。”

“您放心,我手法轻。”林薇拿出银针,在火上烤了烤消毒,“就扎膝盖周围的犊鼻、内膝眼,还有阳陵泉,这几个穴是管膝盖的,扎下去酸酸胀胀的,不是疼。”

陈砚之在一旁补充:“扎针时您试着活动活动膝盖,能让气血顺着针孔往里走,效果更好。熏洗的药渣煮水时,记得加两把粗盐,热敷能增强药效。”

赵大爷半信半疑地伸出腿,林薇捏着银针,快速刺入犊鼻穴,轻轻捻了捻针柄:“酸不酸?”

“酸!酸到脚踝了!”赵大爷瞪圆了眼,“这针真神了!”

“酸就对了,明气血通了。”林薇又在内外膝眼各扎了一针,“您慢慢弯腿试试,别使劲。”

赵大爷试探着屈膝,虽然还疼,却比刚才灵活多了,忍不住笑:“真能动了!刚才进屋时,膝盖都弯不了九十度。”

林薇一边起针一边:“等下熏洗完抹药膏,明再过来扎一次,连着来三,保证您能自己走回家。对了,您那秋裤可别穿了,我给您拿条加绒的护膝,里面有艾草绒,戴着能焐住热气。”

陈砚之把药包递给赵大爷的孙子——刚才一直站在门口的伙子:“按方子煎药,先泡半时,桂枝在药快煎好前10分钟放进去,别弄错了。煎药的砂锅别用洗洁精洗,用温水涮就行,免得影响药效。”

伙子连连点头,扶着赵大爷站起来。赵大爷试着走了两步,左腿果然轻快多了,不用拐杖也能站稳:“神了!真是神了!这葆仁堂的大夫,比砖窑厂当年的老中医还能耐!”

林薇送他们到门口,又叮嘱:“熏洗时水温别太高,免得烫着,洗完赶紧擦干,别对着风吹,不然寒气又钻进去了。”

赵大爷回头摆摆手:“记着了!明我自己走过来,不用这子扶!”

看着祖孙俩的背影消失在雪幕里,陈砚之往火炉里添了块煤:“这老寒腿最怕霜降雪,往后该多备点桂枝和艾叶了。”

林薇把针灸针消毒收好:“我刚看药柜里的麝香不多了,得去药材行补点货,顺便再买些护膝布料,给常来的老病号都备着。”

火炉里的火苗“噼啪”响,映着两人忙碌的身影,药柜上的瓶瓶罐罐在热气里泛着柔光,窗外的雪籽还在飘,葆仁堂里却暖融融的,连空气里的药香都带着股踏实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