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131章 育儿讲堂开讲,新手妈妈有了主心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1章 育儿讲堂开讲,新手妈妈有了主心骨

县医院的礼堂里,早就挤满了人。前排是抱着襁褓的新手妈妈,后排坐着不少“隔代亲”的爷爷奶奶,连过道都被加了马扎,手里的笔记本和手机镜头齐刷刷对准台前——林薇的妇女育儿讲堂,可比赶大集还热闹。

“咱今儿不那些书本上的大道理,就唠唠带娃的实在嗑。”林薇刚站定,台下就响起一片掌声。她笑着扬了扬手里的布偶娃娃:“就从这‘不点’落地起,先问问大伙儿,你们给娃穿多少件衣服?”

这话一出,台下立刻炸开了锅。

“我家娃刚满月,我妈非让穿三件棉袄,‘要想儿安,三分饥与寒’是瞎扯!”穿红棉袄的年轻妈妈气鼓鼓地,怀里的宝宝脸憋得通红。

林薇走过去,轻轻摸了摸宝宝的后颈,果然潮乎乎的:“你看,这就是穿多了!娃的火力比大人旺,像个暖炉,你给裹三层,这不等于把暖炉捂进棉被里?不出汗才怪!”她拿起布偶演示,“穿多少看后颈,不凉不潮正合适,比摸手脚准多了——手脚凉点正常,那是血液循环还没到末梢呢。”

后排的老太太不乐意了:“我带大三个娃,都是这么裹过来的,没见过哪个冻着!”

“大娘,您那时候屋里没暖气,现在家家有空调,能一样吗?”林薇笑着递过瓶水,“就像种庄稼,以前靠吃饭,现在有大棚,还按老法子闷着,苗不烂才怪。”

老太太被逗乐了,嘟囔着:“也是哦,现在娃穿少点,反倒不闹病。”

解决完穿衣难题,林薇又拿起个奶瓶:“再喂奶。有多少妈妈跟我诉苦,娃总吐奶?”

好几个妈妈举手,其中一个眼圈红红的:“我家娃吃完就吐,吓得我连夜去医院,结果啥事没有,医生‘生理性吐奶’,可我就是怕!”

“别怕,这是娃的胃还没长好,像个歪脖子的瓶子,吃急了、吃多了,能不撒出来吗?”林薇拿起奶瓶往布偶嘴里倒,故意抬着瓶口,奶水顺着嘴角流下来,“瞧见没?喂完别立马放下,像这样竖起来拍拍嗝,让‘瓶子’歪过来顺顺气,比啥都强。”

她边边给大家演示拍嗝手法,掌心空心,从下往上轻轻拍:“就像给气球放气,得顺着劲儿来,别像捶鼓似的猛敲,娃受得了才怪。”

台下的妈妈们跟着学,有个爸爸笨手笨脚的,把宝宝拍得直哼哼,引得大家一阵笑。林薇走过去手把手教:“手腕放松,像哄花猫似的,轻点儿,再轻点儿……对喽,这就对了!”

正着,门口冲进来个慌慌张张的奶奶,怀里的宝宝哭得撕心裂肺:“林大夫!您快看看,这娃从早上就哭,奶也不吃,是不是吓着了?”

林薇赶紧接过宝宝,家伙脸通红,肚子鼓鼓的。她轻轻按了按宝宝的肚脐周围,宝宝哭得更凶了。“这是胀气了,像皮球吹太满,能不难受吗?”她教奶奶给宝宝做排气操,握着脚往肚子上压,“你看,这样一蹬一蜷,气就顺着屁放出来了,比啥‘叫魂’都管用。”

果然没一会儿,宝宝“噗”地放了个响屁,哭声立马了。奶奶又惊又喜:“真神了!我还以为是撞着啥了呢!”

“带娃别总往邪乎了想。”林薇笑着,“哭是娃的语言,饿了哭、尿了哭、不舒服也哭,得像猜谜语似的慢慢琢磨。就像种地,苗蔫了,可能是缺水,也可能是缺肥,得先看根,别急着下猛药。”

中场休息时,妈妈们围着林薇问个不停。有问“娃睡颠倒了咋办”的,林薇教她“白别拉窗帘,晚上别开大灯,让娃分清黑白夜,像调闹钟似的慢慢拧过来”;有问“辅食咋加”的,她就“六个月先加高铁米粉,像给苗施第一遍肥,别上来就喂肉喂蛋,肠胃扛不住”。

连一直插不上话的爸爸们都凑过来:“林大夫,我家娃总吃手,咋管?”

“吃手是娃在探世界呢,像猫舔爪子认味儿,别硬掰。”林薇拿出个磨牙棒,“嫌不卫生,就给个这,比打手强——你越不让他吃,他越较劲,跟咱越不让娃碰热水,他越好奇一个理。”

下半场讲“娃生病咋办”,林薇特意带来个大托盘,里面摆着生姜、葱白、香菜根:“这三样煮水,风寒感冒初期喝,比啥都灵。就像给刚受冻的苗浇点温水,别上来就用抗生素,那玩意儿是除草剂,能除草也伤苗。”

她又拿起个洋葱:“娃咳嗽,切瓣洋葱放床头,那味儿能通鼻顺气,比吃药舒坦。当然了,真烧到38度5以上,该去医院还得去,别硬扛——就像庄稼生了虫,打闹自己治,闹大了还得找农技员不是?”

散场时,大家抱着娃、拎着笔记,得最多的就是“这下心里有底了”。那个红棉袄妈妈特意跑过来,抱着宝宝给林薇看:“您看,减了件衣服,娃不闹了,刚还笑呢!”

林薇看着宝宝脸上的笑涡,心里暖暖的。她知道,这些育儿的法子,看着简单,却能让多少新手爸妈少点慌乱、多点底气。就像播下的种子,今儿撒点土,明儿浇点水,总能慢慢长出好庄稼——养娃啊,不就是这么回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