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都市 > 亮剑:我的献策让老李封帅! > 第326章 伪军倒戈,燎原之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6章 伪军倒戈,燎原之火

王树声带领的政治工作队真他娘的是一把好手。

短短十几时间,他们撒出去的种子就开始发芽了.......

而且一冒头就是参大树......

东咀据点。

这是连接两个县城的重要关卡.....

驻守这里的是伪军第七团三营。

营长叫赵宝柱,今年四十来岁,以前是东北军的团副。

九一澳时候部队被打散,他为了手下弟兄能活命,他憋屈地投了降......

这些年一直都是他心里的一根刺。

这几那“红黑点”的传单和“反正通行证”,在他怀里揣得都快发热了.....

夜里他摸着那张硬纸片翻来覆去睡不着。

“爹,我啥时候能回家啊?”梦里儿子的话,像针一样扎他......

白看着手下弟兄被鬼子呼来喝去,动不动就挨打挨骂。

再看看据点里那十几个趾高气扬的鬼子监视员。

他心里的火是越烧越旺。

“妈的了巴子,这汉奸皮老子是穿够了。”

他暗中联系了几个老部下,都是信得过的兄弟.......

“对,我们跟着你。”

很快机会就来了。

这晚上带队的鬼子军曹过生日。

赵宝柱“识趣”地摆了一桌酒菜,好酒好肉伺候着.....

把那十几个鬼子灌得东倒西歪。

“太君您真是海量,我再敬一杯酒。”

“哈哈哈,赵,你的,良民大大滴.......”

“那是,那是。太君我们继续喝,今我们不醉不归。喝好了,我还给你准备了花姑娘。”

“还是你喜欢的那种类型,珠圆玉润。”

鬼子军曹顿时精神了不少:“哟西,哟西。赵桑,不错不错,你很懂我嘛。”

“等下我开心完就让你也来体验体验。”

赵宝柱装着受宠若惊的样子:“那就谢谢太君了。”

很快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鬼子们一个个烂醉如泥趴在桌上鼾声如雷。

赵宝柱使了个眼色。

早就准备好的兄弟们,眼神一狠。

动手。

猛地抽出早就磨好的匕首、捕。

噗嗤!噗嗤!

干脆利落。

赵宝柱他还把鬼子军曹的东西给切了。

“妈蛋,就这玩意,还整拉大车,都不知道你在搞什么东西。”

没一会十几个鬼子就在醉梦里就去见了照大神。

连声惨叫都没发出来。

“快,把鬼子的枪收了。”

“把我们的家伙都拿好。”

赵宝柱心跳得厉害,但手一点都不抖。

他迅速打开自己的保险柜,取出里面最重要的东西——东咀及周边区域的详细防御工事图。

这是他偷偷绘制、准备送给八路军的“投名状”。

“发信号。”

三颗红色的信号弹,拖着尾巴,升上夜空。

早就埋伏在据点外面的魏大勇和梁金忠,看到信号,猛地一挥手。

“上!”

部队迅速冲进据点。

里面,赵宝柱已经带着全营600多号人,列队站好。

武器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一边。

“报告长官!伪军第七团三营,全体反正。请指示。”

赵宝柱一个立正,敬礼。声音洪亮。

魏大勇看着这场面,再看看赵宝柱递过来的工事图。

好家伙。这上面把附近炮楼、暗堡、雷区位置,标得那叫一个清楚。

“好。是好兄弟。”魏大勇用力一拍赵宝柱的肩膀。“欢迎你们回家。”

梁金忠也激动地握住他的手:“赵营长,你的深明大义。我代表抗联谢谢你们。”

宣传,立刻宣传。

这么大的喜事,必须让所有人都知道。

王树声亲自操刀,连夜赶制宣传稿。

《东咀赵宝柱营长率部光荣起义。》

《红点兑现,前途光明。》

传单和简报就像雪片一样,通过秘密交通线飞向各个伪军据点。

故事被讲得绘声绘色。

重点强调:赵营长不仅没事,还受到了魏队长和梁团长的热烈欢迎和重用。

那份详细的工事图,更是被大书特书。

“看见没?红点真能兑现。”

“赵宝柱都当上八路的团长了。”

“我们还等啥?”

伪军内部这是彻底炸了锅。

私下里的议论再也压不住了。

“老李头,赵宝柱这事儿......是真的?”

“千真万确。我二姨夫的三灸子侄他的表弟的四大爷的邻居就在那边亲眼所见。”

“八路话算话啊......”

“我那通行证,可得藏好了......”

连锁反应来了。

短短几时间,附近三个型据点的伪军,夜里直接卷铺盖跑路了。

衣服一换,拿着枪溜回家躲起来。

还有五六个据点的伪军头头,偷偷派人,通过各种渠道给抗联捎信。

“我们也想反正,求给指条明路......”

“我们愿意当内应......”

燎原之火,烧起来了。

鬼子那边可就惨了。

驻守本地区的日军联队长藤田大佐。最近的事情可把他气得差点把指挥部给砸了。

“八嘎呀路。赵宝柱,你良心大大地坏了。”

“这些支那猪统统不可信。”

他暴跳如雷下达紧急命令。

加强对所有伪军部队的监视。

每个伪军营的鬼子监视员从十几个增加到三十个。

严格控制伪军的弹药配给。

外出执行任务,必须有日军队同校

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了。

本来伪军就人心惶惶,你这么一搞。不是明摆着不信任吗?

猜忌和怨恨就像野草一样疯长。

伪军和鬼子监视员之间的摩擦不断。

有时候为了一点事就能吵起来,甚至差点动枪。

内部矛盾不但没压住,反而像浇了汽油一样越烧越旺。

捷报传到津门。

李文斌看着电文,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拿起笔在报告上批示:“此例甚好,当大力推广。”

“对于起义军官,可给予适当荣誉和职位以为表率。”

政治攻势与军事打击相结合威力无穷。

写完他走到窗前看着北方。

仿佛已经看到那星火,正在广袤的东北黑土地上燃成不可阻挡的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