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N次元 > 重生之婉清传 > 第47章 悄然布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铭晟那封可笑的书信连同朱婉清利箭般的回击,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短暂的涟漪后,并没有在朱府掀起更大的波澜。

至少表面如此。

永昌伯府那边也出乎意料地保持了沉默,不知是李铭晟羞于将自取其辱的事情张扬出去,还是在酝酿着别的什么。

朱婉清乐得清静。

她清楚,口舌之争的胜利只是最浅层的,真正的较量,永远在于无声处的积累和力量的此消彼长。

祖母的赏赐和安王妃隐约的青睐,像一层无形的护甲,让她在朱府的生存环境得到了些许改善。份例不再被明目张胆地克扣,下人们的态度也恭敬了许多,连刘婆子送饭时,那肥胖的脸上都挤满了谄媚的笑容。

但这还远远不够。

她需要的是真正的自主权,是经济上的独立,是无人能轻易动摇的根基。而这一切的核心,在于夺回母亲那份被柳姨娘吞没的庞大的嫁妆。

这日,秋月从外面回来,脸上带着压抑的兴奋和一丝紧张。她心地关上房门,从袖中掏出一个布包,递给朱婉清。

“姐,您看。这是奴婢哥哥今早上送进来的。”秋月压低声音,眼睛亮晶晶的。

朱婉清打开布包,里面是几块用料扎实、做工却略显粗糙的桂花糕,还冒着微微的热气。她掰开一块,里面露出一张卷得极细的纸条。

这是她与秋月商量好的联络方式。

秋月的哥哥在城外一家车马行做伙计,人还算机灵可靠,且识得一些字,且对柳姨娘那边的人并无好福通过他,可以相对安全地与外界传递一些不引人注意的东西。

展开纸条,上面是歪歪扭扭的几行字,是秋月哥哥的笔迹。内容是关于京城西街“锦瑟绸缎庄”的一位老掌柜的近况。这锦瑟绸缎庄,正是母亲嫁妆单子上列出的六间铺面之一,也是经营状况最好的一间。纸条上,老掌柜姓孙,在铺子里干了快三十年了,原是母亲陪嫁铺子里的老人,如今却似乎颇受排挤,管事的换成了柳姨娘的一个远房亲戚,孙掌柜整日唉声叹气,有次醉酒还嘟囔“对不起先东家”之类的话。

朱婉清的目光在“对不起先东家”几个字上停留了片刻,眸色渐深。

“秋月,”她收起纸条,将桂花糕重新包好,“这糕点看着不错,你拿去和大家分着吃了吧。”

秋月会意,知道姐这是要处理纸条的意思,连忙点头,又将糕点拿了出去。

屋内恢复寂静。

朱婉清走到窗边,看着院中那棵叶子已落尽的老树,心中飞快盘算着。

孙掌柜。。。一个心怀愧疚的旧人。

这或许是一个突破口。

但是贸然接触,风险极大。

柳姨娘虽然禁足,但其经营多年的势力网仍然存在,尤其是这些盈利丰厚的铺子,必然看得极紧。如何能神不知鬼不觉地联系上孙掌柜,并取得他的信任?

需要一个人,一个能自由出入府门、且不会引起柳姨娘势力注意的人。

她想到了一个人,门房柱子。

上次让他送信给李铭晟,他办得不错,也拿到了赏钱。这是个机灵且急需用钱改善处境的孩子,而且他母亲曾是母亲身边的人,然有一份香火情在。

“秋月。”她轻声唤道。

秋月立刻走了进来:“姐?”

“去叫柱子过来一趟,就。。。我有些旧书想让他帮忙拿去书局问问价。”朱婉清找了个合情合理的借口。主子让下人变卖些用不着的旧物,是常事,不会惹人怀疑。

很快,柱子被领了进来。

他比上次见面的时候似乎更精神了一些,衣服也干净了不少,但是见到朱婉清,还是显得有些拘谨和敬畏,低着头不敢与其直视。

“奴才给大姐请安。”

“起来吧。”朱婉清语气平和,指了指旁边一摞早已准备好的、确实有些年头的闲书,“这些书放着也无用,你拿去西街的文萃书局,问问掌柜能折多少价。多的,便赏你了。”

柱子连忙应下:“是,奴才一定办好。”

朱婉清端起茶杯,似不经意地问道:“听你娘以前是在先夫人院里做事的?”

柱子身子微微一僵,眼中掠过一丝黯然,低声道:“回大姐,是。。。奴婢的娘以前是给先夫人梳头的。。。”

“哦。”朱婉清轻轻的点零头,语气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怀念和怅然,“先夫人仁厚,对待下人极好。你娘如今身子可好些了?”

柱子没有想到大姐会关心这个,受宠若惊之余又有些酸楚:“劳大姐记挂,娘她。。。还是老样子,时好时坏,药一直没断过。”

“唉,也是个不容易的。”朱婉清轻轻叹息一声,对秋月道,“去取两吊钱来。”

秋月取来钱,朱婉清示意她交给柱子。

柱子愣住了,不敢接:“大姐,这。。。。。。”

“拿着吧。”朱婉清语气温和却不容拒绝,“给你娘抓几副好药。先夫人若在有灵,想必也不愿见旧人如茨艰难。”

柱子眼圈瞬间红了,扑通一声跪下,重重地磕了个头:“谢。。。谢大姐恩典!奴才。。。奴才。。。”他声音哽咽,不出话来。

这些年,他们母子受尽冷眼,何曾有过主子这般关怀?尤其是提及先夫人,更触动了他心中深藏的感念。

“起来吧。”朱婉清让他起身,话锋看似随意地一转,问道,“你去西街的时候,顺便帮我留意一家铺子,锦瑟绸缎庄。听他家的料子不错,我想做几件新衣,但又不想太张扬。你悄悄地看一看,他家铺子生意如何?掌柜的像是何人?可还厚道?回来细细与我听。”

这个要求合情合理,大姐想做衣服,让下人先去打听下铺子情况,再正常不过了。

柱子不疑有他,只觉得大姐信任他,连忙保证:“奴才明白!一定仔仔细细看清楚,回来禀报大姐!”

“嗯,去吧。事情办得稳妥,自有你的好处。”朱婉清挥了挥手。

柱子又行了个礼,这才抱起那摞书,心翼翼地退了出去。他捏着怀里那两吊沉甸甸的铜钱,心里滚烫滚烫的,只觉得浑身充满了干劲,定要把大姐交代的差事办得漂漂亮亮。

看着柱子离开的背影,朱婉清眼神深邃。

这只是第一步。

通过柱子的观察,她能更直观地了解锦瑟绸缎庄的现状和孙掌柜的处境。下一步,便是如何传递信息,试探孙掌柜的态度。

她不能直接出面。

需要一个中间人,一个完全局外、又能让孙掌柜信任的人。

她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包桂花糕上。秋月的哥哥,在车马行,南来北往,认识的人三教九流。

一个模糊的计划,开始在她脑海中逐渐成形。

与此同时,她也让秋月再次开始有意识地接近府中之前没有接触的下人,这些地位低下、常受欺压或者对柳姨娘统治心存不满的下人,很好吸收。比如浆洗房已经被吸收的那个总是被克扣皂角的孙婆婆,比如大厨房那个因为不肯巴结柳姨娘心腹而被排挤的帮厨丫头。。。。。。。

不必立刻许以重利,只需偶尔释放一丝善意,一点恩惠,或者在他们受委屈时,让秋月“无意直一句“若是大姐掌家,断不会如此”,便已足够。

撒下种子,静待发芽。

她就像一位耐心极好的猎手,不再只是被动地躲避明枪暗箭,而是开始悄然布下自己的网,编织着自己的信息渠道和人力脉络。

每一步都走得极慢,极心,如同在薄冰上行走。

她清楚,唯有如此,才能在未来某一,拥有足以掀翻棋盘的力量。

窗外,色渐晚,寒风乍起。

朱婉清拢了拢衣襟,目光却越过朱府高高的院墙,投向更远的地方。

那里,有母亲留下的田庄铺面,有等待连接的旧人,也有未知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