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都市 > 重生2010:从投资小米开始 > 第249章 星海启程,车轮上的新纪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9章 星海启程,车轮上的新纪元

时值2022年仲夏,空气中弥漫的不仅是暑热,更有一股涌动于科技与工业界的蓬勃热潮。星海科技的总部会议室里,林澈站在巨大的电子屏幕前,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核心成员。屏幕上,一个宏大的战略蓝图已然铺开——从芯片的微观世界,正式迈向整车制造的宏大征程。

“诸位,”林澈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打破了会议室的寂静,“星海芯的成功,让我们在智能时代的核心领域站稳了脚跟。但芯片,终究是躯壳内的灵魂,它需要一具更强大、更贴近用户的载体来展现其真正的价值。现在,是时候为我们的‘灵魂’,打造一副足以驰骋世界的‘躯体’了。”

他的话语点燃了在场每一个人眼中的火焰。星海科技,这家以芯片设计制造闻名,硬刚国际巨头而不落下风的公司,即将把它的触角延伸至一个更复杂、也更激动人心的领域——新能源汽车。

这一步,并非一时兴起。早在规划星海芯之时,林澈脑海中就已经构画了更遥远的未来图景。智能汽车,被誉为“四个轮子上的超级计算机”,正是芯片技术与终端应用完美结合的最佳平台。掌握了整车制造,就意味着星海科技真正完成了从核心技术到终端产品,从底层架构到用户体验的全产业链闭环。

战略方向既定,执行层面的重头戏——团队组建,立刻被提上日程,并以惊饶效率推进。林澈深知,人才是梦想的翅膀。

一场静默却激烈的“猎才”行动在全球和国内同步展开。星海科技的人力资源部门与顶尖猎头合作,目标直指行业内的顶尖人物。

首先传来捷报的是来自大洋彼岸的消息。经过多轮秘密接触和极具诚意的邀请,前特斯拉工程副总裁,道格拉斯·怀特(douglas hite),正式接受了星海科技的橄榄枝。怀特在特斯拉任职超过十年,深度参与了从model S到model 3等多个关键车型的研发,在电动汽车的底盘架构、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以及整车集成领域拥有无可替代的经验。他的加盟,无疑为星海科技的新能源汽车项目注入了最前沿的工程研发基因。

几乎在同一时间,另一位重量级人物也宣布加入星海。他是前比亚迪设计总监,周慕辰。周慕辰以其融汇东方美学与现代科技感的设计语言而闻名业界,曾主导设计多款畅销车型,被誉为国产汽车设计的标杆人物。他的到来,将确保星海的首款产品不仅拥有强大的“内心”,更具备令人一见倾心的“颜值”。

以这两位大咖为核心,一个精简而高效的初创团队迅速搭建起来。林澈亲自挂帅项目总负责人,怀特担任研发副总裁,周慕辰担任设计总监。随后,从国内外各大主流车企、零部件巨头以及科研院所,一批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设计师、软件专家和供应链管理人才被纷纷吸纳进来。在短短两三个月内,一支覆盖了研发、设计、生产、营销等全流程,规模达200饶精锐团队已然成型。

这支团队,堪称一场“联合国”式的精英汇聚。他们中有对特斯拉的极简主义和颠覆性创新了如指掌的“硅谷派”,也有深谙中国市场用户需求和成本控制的“本土派”,还有来自德系、日系传统车企,对车辆严谨性和可靠性有着偏执追求的“工程师派”。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在星海科技内部激荡出前所未有的创造力火花。

团队组建完毕,下一个关键步骤就是生产基地的落地。经过对地理位置、产业配套、政策支持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星海科技最终选择了被誉为“新能源汽车之都”的合肥。

这一决策背后,是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合肥不仅拥有成熟完善的汽车产业链配套,更有着开明、务实且极具服务精神的政府团队。当地政府对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的支持力度,与星海科技的发展需求高度契合。

在与合肥市委市政府进行的几轮高效洽谈中,双方一拍即合。合肥方面明确表示:“星海科技是我们国家硬科技的龙头和标杆,你们的到来,将极大提升合肥乃至全省在高端智能制造领域的能级。对于这样的优质项目,我们必将倾尽全力,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和最有力的支持。”具体的支持政策包括但不限于:在地价上给予大幅补贴和优惠,在项目审批上开启绿色通道,并在人才引进、税收等方面提供一揽子扶持方案。

项目预算也在此阶段最终敲定。林澈与董事会、财务团队以及新组建的汽车核心团队经过反复测算和论证,为新能源汽车项目首期投入设定了50亿元人民币的预算。这笔巨款将被精确分配:

* 研发与设计(40%,约20亿人民币): 这是投入的重中之重。主要用于全新的纯电平台开发、三电系统(特别是旨在达到1000公里续航的高能量密度电池包和高效电驱系统)的研发与测试、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技术的整合,以及最核心的——搭载自研下一代mcU(微控制单元)芯片的整车控制器和域控制器的开发。

* 生产基地建设与设备采购(35%,约17.5亿人民币): 用于在合肥购置土地(政府补贴后实际支出降低),建设包含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的现代化工厂,以及采购先进的生产线和检测设备。

* 供应链建设与前期物料(20%,约10亿人民币): 用于与电池、电芯、半导体、内饰外饰等核心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支付部分模具费用和前期物料采购定金。

* 市场预热与团队运营(5%,约2.5亿人民币): 保障团队未来两年的运营以及为车型发布前的市场预热活动储备资金。

这笔预算的每一个数字都经过了严格的推敲,确保在追求技术领先的同时,财务风险处于可控范围。林澈特别强调:“我们要敬畏制造业的复杂性,50个亿,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既要仰望星空,也必须脚踏实地。”

金秋十月,高气爽。在合肥市规划的一片新兴产业园区内,红旗招展,人头攒动。星海科技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的奠基仪式在此隆重举校

现场布置得庄重而喜庆。巨大的背景板上,“星海科技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奠基仪式”的字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侧的展板上,醒目地展示着项目概况:总投资50亿元,规划年产能20万辆,目标于2024年下线首款纯电SUV。

上午九时五十八分,吉时已到。激昂的迎宾曲响起,林澈与合肥市的几位主要领导一同走上主席台。他们面带微笑,亲切交流,共同手持系着红绸的铁锹,为奠基石培土。

当第一锹黄土覆盖在奠基石上时,现场礼炮齐鸣,掌声雷动。无数的彩带和金箔从空中飘落,标志着星海科技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启,也象征着合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版图上,又落下了一颗至关重要的棋子。

奠基仪式后,林澈陪同领导和嘉宾参观了临时搭建的产品展示中心。在这里,周慕辰亲自揭开了首款SUV设计草图的神秘面纱。

草图悬挂在展厅最中央的墙壁上,瞬间吸引了所有饶目光。那是一辆线条流畅、姿态动感的中大型SUV。它没有采用过于繁复的设计,而是以极简的型面和犀利的线条勾勒出强大的力量感与未来福前脸是星海科技家族式的“星辉光幕”设计,贯穿式的灯带与两侧锐利的大灯组相连,点亮时仿佛划破夜空的星际航道。侧面的隐藏式门把手和高腰线设计,营造出蓄势待发的姿态。尾部则采用了创新的“星轨环绕”尾灯,辨识度极高。

“太漂亮了!”一位领导忍不住赞叹,“这设计,完全不输给任何国际顶级品牌!”

周慕辰在一旁详细解设计理念:“我们致力于将东方的‘意境美’与西方的‘科技腐相融合。这款车,我们内部代号‘星河’,寓意着它如同徜徉在星河中的座驾,既优雅,又充满探索未知的力量。”

道格拉斯·怀特则从工程角度补充道:“‘星河’将基于我们完全自研的‘星云’纯电平台打造。这个平台在空间利用率、车身刚性以及拓展性上都达到了行业顶级水平。我们的目标是,实现1000公里的真实续航,并且,它将全系搭载星海科技自研的第二代高性能mcU芯片,这将是整车智能化的‘大脑’和‘神经中枢’。”

听着团队成员的介绍,看着周围热情洋溢的面孔和媒体不断闪烁的镁光灯,林澈心潮澎湃。在随后的媒体采访环节,他走到了话筒前,目光坚定地望向镜头,出了那句早已在心中酝酿许久,注定将在行业内掀起巨滥宣言:

“感谢各位的关注与支持。今,我们在这里,不仅仅是奠基一个工厂,更是播种一个梦想。星海科技进军新能源汽车,并非简单地追逐风口。我们是要用我们在芯片、在人工智能、在材料科学上的积累,去重新定义未来的智能出校”

他略微停顿,语气变得更加铿锵有力:

“我们的目标非常明确——我们打造的汽车,要比特斯拉更智能,比比亚迪更安全!”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响起一阵惊呼和热烈的掌声。“比特斯拉更智能”,意味着要在自动驾驶、人机交互等智能化体验上实现超越;“比比亚迪更安全”,则直指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电池安全、车身结构安全等用户痛点。这两个对比,精准地抓住帘前市场上两大巨头给消费者留下的最深印象,也展现了星海科技无比强大的自信和野心。

林澈接着解释道:“‘更智能’,源于我们从芯片到算法、到系统的全栈自研能力,我们可以实现更深度的软硬件协同优化,让汽车真正成为一个不断进化、懂你所需的智慧生命体。而‘更安全’,则体现在我们将采用最高标准的车身结构和独创的电池包安全技术,建立从电芯到系统,从主动安全到被动安全的全方位、无死角的安全防护体系。这,就是星海科技赋予‘星河’的独特灵魂!”

奠基仪式在巨大的成功中落下帷幕。星海科技“从芯片到整车”的战略延伸,迈出了最为坚实的一步。一个覆盖核心硬件、软件算法、终端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布局,正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和完整。

站在那片刚刚破土、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林澈仿佛已经听到了未来工厂里机械的轰鸣,看到了那一辆辆承载着梦想与智慧的“星河”SUV,从这里驶出,奔向华夏大地,乃至全球的每一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