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N次元 > 都市归田园:我种的菜能救命 > 第474章 雪落时的故事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74章 雪落时的故事信

清晨推开故事棚的门,乐乐忽然“呀”地叫出声——田埂上、黄瓜架上都盖着层薄薄的雪,像撒了把碎糖,连棚顶的木梁都沾着雪粒,亮晶晶的。她赶紧跑回去抱“田园故事册”,刚把册子放在石桌上,就看见雪地里印着几串脚印,顺着脚印往村口望,竟看见王爷爷和李奶奶的身影。

“这么冷的,您二老怎么来了?”孙先生推着轮椅赶过来,赶紧把自己的围巾解下来,裹在王爷爷脖子上。王爷爷搓着手笑,手里还攥着个牛皮纸信封:“昨听气预报要下雪,想着来看看故事棚,顺便给你们带点东西。”李奶奶也举起手里的布包,雪落在她的白发上,像撒了层面粉:“给孩子们做的棉手套,冬记笔记、画画,手就不冷了。”

大家涌进故事棚,张奶奶赶紧生了盆炭火,橘红色的火苗舔着木炭,很快就把棚子里烘得暖融融的。李奶奶打开布包,里面是五双棉手套,每双上面都绣着图案——乐乐的是彩虹,远的是玉米,雨的是番茄,连孙先生和老周的手套上,都绣着的菜田。“昨缝到半夜,就怕你们冻着手。”李奶奶把手套分给大家,乐乐戴上试试,棉花软乎乎的,连指尖都暖烘烘的。

王爷爷把牛皮纸信封递给乐乐:“这里面是我写的信,想着冬大家来故事棚少,就把想的话写在信里,等你们翻故事册的时候,就像我在旁边讲故事一样。”乐乐心翼翼地拆开信封,里面是几张叠得整整齐齐的信纸,字迹有些歪歪扭扭,却一笔一画写得认真:“去年冬我总一个人在家,今年不一样了,想着故事棚里的炭火,想着你们的玉米种子,就觉得心里热乎……”

雨趴在桌边,听乐乐念信,忽然指着信纸边缘的画喊:“你们看,王爷爷还画了雪花!”大家凑过去看,果然,每张信纸的角落都画着片的雪花,有的还带着个笑脸。“我不会画画,瞎画的。”王爷爷有点不好意思,李奶奶却笑着补充:“他昨写一会儿,就对着窗户看雪,要把雪花画下来,让信里也带着冬的样子。”

老陈把信纸接过来,仔细地夹进故事册里,正好夹在李奶奶的种植笔记和布袋中间:“这样好,冬的信,春的种子,夏的菜田,都在册子里聚着了。”他又翻到上次记的“彩虹约定”那页,指着上面的玉米图案:“等开春种玉米,咱们就把王爷爷的信读一遍,就当他在给咱们加油。”

远戴着新棉手套,翻出自己的笔记本,趴在炭火边写起来:“今下雪了,王爷爷和李奶奶来送手套和信,炭火很暖,手套上的玉米很可爱……”写着写着,他忽然抬头:“王爷爷,您信里以前冬会腌酸菜,下次能教我们吗?我想把腌酸材办法也记在故事册里。”王爷爷眼睛一亮,立刻点头:“好啊!等过几雪化点,我就把腌酸材坛子带来,教你们选白菜、撒盐,咱们在故事棚旁边腌一坛,春就能吃了。”

赵大哥扛着铁锹进来,雪从他的帽檐上往下掉:“我把菜田边的路扫出来了,省得你们来的时候滑。”他看见桌上的手套和信,笑着:“我也有东西要放故事册里。”着从口袋里摸出颗晒干的玉米棒,玉米粒金灿灿的,“这是今年收的最后一颗玉米,我晒得干透了,等春种玉米的时候,就把它放在垄沟边,当‘种子爷爷’,保佑咱们的玉米长得高。”

大家围着炭火话,雪还在棚外轻轻飘着,炭火的味道混着棉花手套的皂角香,飘在故事棚里。乐乐把玉米棒放在故事册上,正好压在王爷爷的信上,像是给信盖了个“冬的印章”。远忽然提议:“咱们也给王爷爷和李奶奶写封信吧,贴在故事棚的墙上,等他们下次来,就能看见咱们想的话了。”

“好!”大家都赞成,雨立刻拿出彩笔,在纸上画了个冒着热气的炭火盆,盆边围着大家的身影,乐乐则在旁边写:“谢谢王爷爷的信,谢谢李奶奶的手套,等雪化了,我们就盼着春种玉米啦!”孙先生把信纸贴在故事棚最显眼的地方,雪光透过棚缝照进来,落在信纸上,连字迹都透着暖。

傍晚送王爷爷和李奶奶回家时,雪已经停了,夕阳把雪地里的脚印染成了橘红色。王爷爷回头挥着手喊:“等我把腌酸材坛子找来!”李奶奶也跟着喊:“手套要是了,就跟我,我再给你们改!”乐乐抱着故事册站在棚门口,看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村口,忽然发现册子里的信纸、手套、玉米棒,都像是藏着的火苗,就算冬再冷,也能把心里烘得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