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N次元 > 大秦:我的秦律能斩神 > 第285章 论政台消息的扩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5章 论政台消息的扩散

咸阳宫前那场决定帝国思想走向的论政,其影响绝非仅限于宫墙之内。

随着官方诏令的颁布、往来信使的传递、以及无数士人商贾的口耳相传,张苍“百家论政,法统定鼎”的事迹,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以惊饶速度向着帝国的每一个角落扩散而去,在各方势力中引发了截然不同的反响。

在某个隐秘的、依旧残留着昔日某国贵族奢靡装饰的庄园密室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几张苍白而焦虑的面孔。

他们是侥幸逃脱了最初清算,或被迁离故土后依旧心怀异志的旧贵族代表。

“消息确认了……”

一个身着暗色锦袍的老者声音干涩,手中捏着的绢布情报微微颤抖,“嬴政……不,皇帝,他已正式采纳那张苍的邪,定为‘大秦之道’!什么‘法为干,德为辅’……分明是要将我辈赶尽杀绝!”

“淳于越那个老废物!”

另一人猛地一拍案几,震得杯盏乱响,“本以为他能借儒家之势,在朝堂上争得一席之地,为我等发声,没想到如此不堪一击!竟被一个黄口儿驳得体无完肤!”

室内一片死寂,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良久,那为首的老者才嘶哑着开口,眼中充满了深深的恐惧:“以往,那张苍行事,尚可被朝中某些人攻讦为‘标新立异’,‘擅权越矩’。可如今……如今不同了!” 他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后面的话,“他的那套东西,得到了皇帝的背书!成鳞国的正统!是‘大义’!”

“这意味着什么?”

他环视众人,声音带着绝望,“这意味着,他日后再用那些严苛的秦律来清查田亩、追索隐匿人口、打击我等,就不再是酷吏行径,而是……奉旨行事,是维护帝国正道!我们若再反抗,就不仅仅是触犯秦法,更是……违背帝国意志,是逆潮流而动!”

“他占据了大义的名分啊!”

另一人痛苦地闭上眼,“民心……那些泥腿子,最容易被这种‘大义’蛊惑!日后,还有几人会真心追随我们?张苍此人,借这论政台,不仅赢晾理,更赢了人心大势!比以前……更难对付了十倍!”

密室内,只剩下烛火噼啪作响的声音,以及那无声的、深入骨髓的寒意。

他们仿佛看到,一张以“大秦之道”为名、以秦律为经纬的无形巨网,正朝着他们,朝着所有旧时代的残余,缓缓笼罩下来。

沛县,一处看似普通的营帐:务实的兴趣

与密室中的绝望不同,沛县的一处军营大帐内,气氛则显得颇为微妙。

刘邦依旧是一副懒散的模样,踞坐在席上,手里把玩着酒樽,听着萧何低声汇报着来自咸阳的详细情报。

“……大致便是如此。张苍力挫百家,其‘法为干,德为辅,工为基,礼为饰,势为用’之论,被皇帝钦定为‘大秦之道’。”萧何言简意赅地总结道。

刘邦眯着眼,咂摸了一口酒,脸上看不出太多表情,半晌才嘿嘿一笑:“这个张苍,有点意思。不像那些只知道死抠律法的秦吏,也不像淳于越那等只知道掉书袋的酸儒。”

他放下酒樽,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敲击着:“‘务实’……他这个词用得好啊。管他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他这套东西,听着是杂烩,但细想,确实比单纯的严刑峻法或者空谈仁义,看起来……更管用点?”

他看向萧何:“老萧,你觉得呢?他那个‘工为基’,是不是就跟咱们想办法搞粮食、弄兵器一个道理?他那个‘势为用’,是不是就跟咱们扯虎皮拉大旗,借力打力差不多?”

萧何沉吟片刻,点头道:“沛公所言,虽不尽相同,然其神似。此人确非凡俗,其论不再拘泥学派之争,一切以实际效用为准绳。观其在东土三郡所为,亦是如此,律法、工匠、教化、军功,多管齐下,故能迅速稳住局面。”

刘邦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压低声音:“那咱们……是不是也能学学?他那套‘标准契约’、‘鼓励工械’什么的,听着对聚拢人心、积累实力有点用处。反正咱们现在势弱,什么法子好用,就用什么嘛!”

他对张苍的“大秦之道”本身并无好感,但对其中蕴含的“务实”精神和方法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准备暗中揣摩,化为己用。

江东,项氏军营:霸者的嗤笑

而在江东项梁、项羽的军营中,气氛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校场上,杀气盈。

项羽赤裸着上身,露出精悍如钢浇铁铸的肌肉,手中一杆巨大的龙破城戟正舞得虎虎生风,戟风过处,空气都发出撕裂般的爆鸣。

他周身气血如同狼烟般蒸腾,隐约可见暗红色的光芒流转,气势骇人。

项梁站在一旁,将咸阳传来的消息告知项羽。

项羽听罢,手中重戟猛然一顿,重重砸在地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地面都为之一颤。

他脸上露出毫不掩饰的鄙夷与不屑,声如洪钟:

“百家论政?法统定鼎?哼,不过是些耍弄嘴皮子的无用功!”

他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重瞳之中闪烁着睥睨一切的光芒:“什么‘法’、‘德’、‘工’、‘礼’,皆是虚妄!在这乱世,唯有力量!绝对的力量,才是根本!”

他猛地举起那杆恐怖的重戟,直指苍穹,狂放的气势席卷整个校场:“我有此戟,有这身足以扛鼎的力气,有江东八千子弟兵!任他张苍巧舌如簧,律法如网,机关精巧,在绝对的力量面前,统统都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待我兵锋西指,什么‘大秦之道’,什么律法秩序,皆在我这戟下,化为齑粉!”项羽的狂笑声响彻云霄,“下,当有力者居之!何需与他讲什么道理!”

他对张苍凭借思想辩论获得的声望与地位,嗤之以鼻,坚信自己的力量可以粉碎一切规则与秩序。

随着消息的不断扩散,张苍的名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能吏、一个酷吏,更是一位奠定鳞国思想根基的“理论家”,是“大秦之道”的象征。

然而,这名望如同双刃剑。

他赢得鳞国的认可和部分民心,却也让自己成为了所有反秦势力、旧时代残余眼中,最醒目、也最必须拔除的眼中钉,肉中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