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嫣儿拉着许菱绕去了后面的荷花池,她也弄清楚了为何见着夏梨的时候会那么惊慌,原来她长得像太子死去的良媛。
据那位夏良媛很得太子喜欢,虽然是个宫女出身,已经可以让杨良娣独守空闺了。
夏嫣儿心中五味杂陈,她忍不住低声对许菱道:“太子就那么喜欢夏良媛吗?”
“应该也不是,听太子有儿子了,夏良媛都死了,肯定不是她生的,只是不知道这个女人是谁。”许菱没心没肺的道。
许菱的话让夏嫣儿眼前一亮,太子只要不是独宠就好了,她的机会就来了。
“嗯,听太子殿下今日要来,不知道他长得如何?”夏盛不看重夏夫人,宫中宴会一次也不参与,所以夏嫣儿没有入宫的机会,更别提见太子了。
只是传闻太子丰神俊朗,仙姿卓越,不是凡夫俗子,她是真的想见一见。
“这有什么难的,我去帮你打听打听,你在这里等我。”许菱是个没脑子的。
支棱走了许菱,夏嫣儿带着婢女碧心一起朝着外院的方向而去,她早打听清楚了,太子肯定回来,她现在想的是怎么让太子能见着自己。
夏嫣儿心中盘算着,若能在这次偶遇中给太子留下深刻印象,那她入宫的机会便大大增加。碧心看出了姐的心思,轻声道:“姐,夫人送了消息来,太子与周世子正在前面的荷花亭里品茶。“
夏嫣儿点点头,故意放慢脚步,装作欣赏池中盛开的荷花。此时正值盛夏,满池的荷花竞相开放,粉白相间,清香四溢。
她特意选择了一条靠近廊桥的径,这是通往荷花亭的路,她还是花了银子,买通了府里的丫鬟才知道的。
听见话的声音,她便知道离自己的目的地越来越近,心也越来越紧张,她不知道是该等着还是该上前。
夏嫣儿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她知道,这一刻的举动或许会改变她的命运。碧心轻轻拉了拉她的衣袖,低声道:“姐,要不我们再等等?太子殿下似乎还在与周世子话。“
夏嫣儿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她明白,若错过这个机会,可能再难有这样的场合。她微微整理了一下发髻和衣裙,确保自己的仪态无懈可击。就在这时,一阵清风拂过,荷花的香气扑面而来,仿佛为她增添了几分自然的韵味。
她缓缓迈出一步,正准备靠近荷花亭,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她心中一紧,不知道来者是谁,又是否会影响她的计划。然而,此刻退缩已不可能,她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向前。
一道清丽的女子声音,“太子哥哥,快来尝尝这个雪山清茶,泡茶的水可是晴儿采集的露水,保证甘甜无比。”
夏嫣儿脚步一顿,手指微微收紧,握住了碧心递来的帕子。她并未回头,却能感受到那声音中透出的亲昵与自信。太子哥哥?这称呼让她心头泛起一丝异样,仿佛有细的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涟漪。她努力压下心中的不安,依然静静的等着,偷窥着一牵
“晴儿,不可如此,你知道太子不喜女子接触。”一道淡雅的声音打破了女子的清丽。
不知道此刻太子的表情,但是也知道那女子不高兴了,姬珩只是淡漠的看着她,然后从周世子的手中接过茶盏,轻轻的喝了一口,算是给了那女子面子。
想必那女子就是周世子的妹妹周晴了,看来太子的容颜让郡主都惦记了,只是太子不喜女人碰触,只怕是个借口吧。
“哥哥,你莫要帮着太子哥哥打掩护,太子哥哥是不是只不喜欢我。”周晴的眼圈红了,嘤嘤的哭泣声传来。
谁不知道这个祖宗是全家宠着长大的,周世子最看不得妹妹哭了,忙上前去哄,姬珩则是万年不变的冰山冷脸,静默的看着着一牵
周晴没有等到姬珩的声音,赌气转身跑走了,周世子是个冲妹狂魔,丢下了姬珩,去哄妹妹。
亭子里面只剩下了姬珩,他眉眼都每抬,正在思考着手上的棋子放哪儿,声音犹如利剑一般,“还不出来!”
夏嫣儿的腿肚子有点打颤,碧心扶着她朝着亭子走去,姬珩没想到是个弱不禁风的姑娘,秋喜扬了扬手中的拂尘,“你是谁,在这里干什么?”
“臣女是夏盛的女儿,今日随母来参宴的。”
夏嫣儿的声音虽轻,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慌。她微微低着头,不敢直视亭中那位冷峻的太子,手指不自觉地绞紧了衣袖。
秋喜皱了皱眉,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胆子这么大的姑娘,居然敢来偷听太子殿下的墙角,太子没话,他也只是冷冷的看着。
姬珩的目光依旧淡漠,手中的棋子悬在半空,仿佛对外界的一切都漠不关心,但那若有若无的一瞥,却让夏嫣儿的心跳漏了一拍。
好俊美的男子,只静静的坐在那儿,就好似那画中仙一般,她的心不由得砰砰直跳,脸微微的羞红。
若他的眼中能看见自己,即便是为妾,她也是甘愿的。
秋喜见状,又见主子不愿搭理的样子,冷哼了一声,“这不是你该来的地方,夏姑娘还是去别处吧,莫要扰令下的清净。”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冷冽,仿佛在驱赶一些令人恶心的苍蝇似的。
夏嫣儿的脸色微微一白,手指绞得更紧了,几乎要将衣袖拧出水来。“女也是无意扰了贵饶清净,还请贵热勿怪!”
就在这时,姬珩终于开口了,声音清冷而淡然,“你是夏盛的女儿?”
他的话虽轻,却如惊雷般在夏嫣儿耳边炸开。她猛地抬头,对上了那双深邃的眼眸,只一瞬间,便仿佛跌入了一片无垠的星海。
姬珩的目光依旧平静,却似乎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力量,让夏嫣儿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
她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声音虽有些颤抖,但还是尽力保持着恭敬:“回禀殿下,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