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奥二号”旗舰的舷窗渐渐被一层淡黄色光晕笼罩——不是星光的柔和,而是金星高层大气反射的诡异光芒。当舰船进入金星同步轨道时,舰桥的警报突然轻响,全息屏幕上瞬间弹出密密麻麻的红色参数,像一张狰狞的“环境警告书”。
“大气压强91.8标准大气压,地表温度461c,硫酸云浓度93%,赤道附近检测到370km\/h强涡流。”秦思远的手指在控制台上翻飞,快速调整旗舰的防护参数,“已启动外层贝斯卡钢涂层,舱内温控切换至‘极端环境模式’,目前舱内温度25c,气压稳定。”
李扬走到观测台前,目光穿过舷窗望向那颗被厚重云层包裹的星球。相比火星赤红色的清晰轮廓,金星更像一颗被“煮糊”的蛋黄,云层在自转惯性下缓慢流动,偶尔闪过的淡紫色闪电在云层深处隐现,像蛰伏的巨兽在呼吸。
“比模拟数据还恶劣。”李扬轻声感叹,却难掩语气里的兴奋——火星改造时的“狂风暴雨”已让他上瘾,如今金星的“炼狱难度”,反而让他浑身的血液都热了起来,“探测器准备得怎么样了?”
“300台‘铁砧-1型’已全部就位,分三批次投放。”秦思远调出探测器编队的实时画面,屏幕上,银色的圆柱形探测器整齐排列在旗舰机库内,尾部的离子推进器正发出淡蓝色的预热光芒,“第一批100台负责平流层大气监测,第二批100台降落地表,重点探测伊师塔地高原,第三批100台潜入中层大气,绘制硫酸云运动图谱。”
梁龙早已换上飞行服,站在机甲舱门口摩拳擦掌:“扬哥放心,我跟三艘护卫舰已经把航线摸透了,涡流再多,也拦不住咱们的探测器!新改装的‘飓风拦截机’还没试过手,正好拿金星的大气练练!”
随着李扬一声令下,“马里奥二号”的机库舱门缓缓打开。第一批100台平流层探测器率先出发,像银色的箭雨般冲向金星大气。梁龙驾驶着“飓风拦截机”,率领两艘护卫舰紧随其后,拦截机机翼下的“气流干扰弹”已进入待发状态。
“平流层探测器已突破高层大气,开始释放大气传感器。”通讯频道里传来探测器操作员的声音,“硫酸云浓度符合预期,传感器正在采集co?密度数据,预计1时后传回首份大气环流模型。”
李扬盯着屏幕上探测器的轨迹,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观测台。突然,屏幕上代表第三批探测器的光点集体偏离了预设路线——赤道附近的硫酸云毫无征兆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暗黄色的气流像旋转的巨嘴,正朝着探测器编队吞噬而去。
“不好!是突发涡流!风速400km\/h,探测器被卷进去了!”操作员的声音带着焦急。
梁龙的声音立刻响起:“交给我!”只见屏幕上,“飓风拦截机”猛地加速,瞬间冲到涡流前方。梁龙按下发射按钮,机翼下的气流干扰弹同时升空,在涡流中心爆炸。淡蓝色的能量波扩散开来,像一只无形的手,硬生生将旋转的气流撕开一道缺口。
“探测器编队,快从缺口穿过去!”梁龙大喊。
100台探测器迅速调整方向,借着干扰弹创造的窗口期,顺利冲进中层大气。梁龙操控拦截机在涡流边缘盘旋,直到确认所有探测器都脱离危险,才松了口气:“搞定!这涡流看着凶,也就那么回事儿!”
李扬笑着摇头:“别大意,金星的大气比咱们想的更活跃,后面还有地表探测器要落地,更不能掉以轻心。”
话间,第二批地表探测器已穿透硫酸云层,开始向伊师塔地高原降落。屏幕上的画面逐渐清晰——暗褐色的地表布满了龟裂的纹路,远处的玛亚特山山顶正冒着淡灰色的烟尘,高温让空气都发生了轻微的扭曲,探测器外壳与大气摩擦产生的淡红色光晕,像给机器镀上了一层火焰。
“地表探测器已抵达伊师塔地高原,开始着陆。”操作员的声音稳定下来,“着陆点地质硬度符合预期,没有火山活动迹象,机械臂已展开,准备采集土壤和岩石样本。”
当第一台探测器的机械臂触碰地表时,屏幕上的土壤分析数据瞬间刷新:ph值1.7(强酸性),含硫量3.2%,但同时检测到大量碳酸钙和氧化镁——这些碱性矿物质,正是后续中和土壤酸性的关键。
“有发现!”秦思远突然指着屏幕,“探测器在伊师塔地高原边缘发现了干涸的河道痕迹!宽度约50米,深度3米,河道底部还残留着水蚀纹路,明金星远古时期肯定存在液态水!”
李扬眼前一亮:“这意味着伊师塔地的地质结构能留住水,后续引入液态水形成海洋的计划,可行性又高了一层!”
更令人振奋的消息接踵而至。潜入中层大气的第三批探测器传回了硫酸云的详细数据:硫酸云主要集中在20-50km高度,且存在明显的“分层运动”规律——下层硫酸云随赤道环流旋转,上层则相对稳定。这意味着后续部署“硫酸分解塔”时,只需精准定位在30km平流层,就能最大化分解效率。
“地表探测器已成功投放‘联合旗帜’。”操作员的声音带着激动,屏幕上,一面微型的“地球-火星-桃园集团”三色旗帜,被探测器的机械臂稳稳插在伊师塔地的岩石上。尽管高温气流让旗帜微微颤动,但红色的“桃园”字样依旧清晰,在昏暗的金星地表上,像一颗跳动的火种。
秦思远调出整合后的初步数据,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大气环流模型、地表地质图、硫酸云运动规律都已初步掌握。接下来,我们可以启动改造设备的生产——硫酸分解塔需要星战贝斯卡钢做外壳,co?固化器要用到红警的离子对撞技术,人工磁场发生器的功率得再提升50%,才能抵挡住太阳风。”
“通知火星新工业谷,按这个参数加急生产。”李扬的语气果断,“再联系尤达大师,让那两艘帝国级歼星舰尽快出发,前往行星带‘特洛伊群’,准备拖运那两颗冰质行星——自转加速和液态水引入,得尽快提上日程。”
通讯频道里传来整齐的回应。李扬再次望向舷窗外的金星,此刻,300台探测器正像300双眼睛,注视着这颗炼狱行星的每一个角落。从火星的红土到金星的褐岩,从平息狂风暴雨到挑战硫酸高温,他知道,这场新的改造工程,会比火星之路更艰难,但也会更壮阔。
“梁龙,后续探测器的护航就交给你了。”李扬转向刚回到舰桥的梁龙,“确保每一台探测器都能正常工作,咱们要把金星的每一寸土地都摸透。”
梁龙拍着胸脯保证:“放心!只要有我在,别涡流,就是火山喷发,也别想碰咱们的探测器!等改造完金星,我还要在这儿开一场飞行比赛,让星战世界的安纳金也来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飞行技术!”
李扬笑着点头,目光重新落回全息屏幕。屏幕上,伊师塔地高原的地质图正不断完善,干涸的河道、稳定的地壳、可中和的土壤……一个个有利条件,正为金星的新生铺就道路。而在遥远的行星带,两艘帝国级歼星舰已缓缓启航,朝着金星改造的下一个目标前进。
这场跨越太阳系的改造工程,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