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没乱花钱……这不是乱七八糟的东西……”

刘佳佳带着哭腔声顶了一句,抱着那个“罪魁祸首”的快递盒,扭头冲回了自己的房间,“砰”地一声关上了门。

留下两个大人站在客厅里满是沉默。

“你呀……”刘启明摇摇头,最终没再多,起身去敲女儿的房门,里面却只传来压抑的哭声。

房间内,刘佳佳委屈地抹着眼泪,心翼翼地拆开了那个快递海

里面根本不是她妈妈想象中的什么花里胡哨的玩偶或无用的漂亮玩意,而是四盒设计古朴雅致、透着浓浓传统韵味的硬纸点心海

两盒上写着“五福栗子糕”,另外两盒则是“九华菊花糕”。

这是她用这个月剩下的最后一点零用钱,特意赶在预售链接的第一下单购买的。

她知道苏氏糕点铺的糕点特别好吃,也很难抢。

要不是因为这次开了无限量的预售,刘佳佳也未必能买上。

栗子糕绵软香醇,是为喜欢扎实口感的爸爸买的。

菊花糕清润淡雅,是为最近总嘴里没味、注重保养的妈妈买的。

她还特意买了两份,另一份是打算明周末去奶奶家时带上的。

可现在……

她看着精美的糕点,只觉得满心委屈和失望。

越想越难过,刘佳佳吸吸鼻子,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她悄悄将给奶奶的那份糕点重新包好,然后轻手轻脚地打开房门,趁着父母都没注意的时候,溜出了家门,坐着公交车跑去了奶奶家。

奶奶孙兰一看最疼爱的孙女眼睛红肿地跑来,怀里还抱着点心盒子,立刻心疼地搂住她细问缘由。

刘佳佳扑在奶奶怀里,抽抽噎噎地把事情经过了一遍,重点强调了妈妈莫名其妙冲自己发好大的火。

孙兰一听,眉头就皱了起来。

老人家活得通透,一听就大概明白了是什么情况。

十之八九是儿媳受了气,无处撒就拿孩子泄火呢。

她拍拍孙女的背安抚道:“乖囡囡不哭,奶奶给你做主。这栗子糕和菊花糕闻着真香,我们佳佳最有孝心了。”

完,孙兰直接拿起家里的座机电话,打给了姜玉兰。

电话一接通,孙兰的声音不高,却自有一股威严:“玉兰,你和启明,现在立刻来我这一趟。”

姜玉兰和刘启明接到电话,心里都是一咯噔,知道准是女儿去“告状”了。

两人只好硬着头皮过去。

一进母亲家门,就看到刘佳佳坐在奶奶身边,眼睛还红着,口口地吃着半块菊花糕。

孙兰面前摆着两个打开的点心盒,只见那五福栗子糕色泽暖黄,质地细腻如沙,却又能看出栗茸的然纹理,顶端印着精致的福字花纹,散发着温和醇厚的栗子甜香。

旁边的九华菊花糕则晶莹剔透,宛若淡黄色的凝脂,清晰地嵌着几瓣舒展的可食用黄菊,清雅的菊花香气混合着蜜糖的温润,闻之令人心旷神怡。

“妈…”姜玉兰有些讪讪地开口。

孙兰没让他们坐,直接点零桌上的糕点:“佳佳用自己的零花钱,记得给你们买好吃的。这栗子糕,要是我这个老太婆没记错的话,是启明最爱吃的吧?这菊花糕,清火润燥,正好拿来给你败败火。”

“多好的孩子,买东西还知道惦记父母奶奶。怎么到你这里就要受委屈呢?”

她看向姜玉兰,语气加重了些:“玉兰,你在外头吃了什么山珍海味,或是没吃上什么金贵东西,那是你的事。回到家里,冲着孩子撒气,把孩子的一片孝心当成驴肝肺,这就是你的不是了!”

孙兰原本以为是夫妻俩闹了矛盾,结果偷偷问自家儿子才知道,儿媳妇这是在外头跟别人攀比没赢过人家,气的不行拿家里人撒气。

简直太荒唐了。

她听着都觉得来气,窝里横有什么了不起的。

这次什么都要好好跟儿媳妇聊一聊,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以往孙兰是觉得儿孙自有为儿孙福,作为长辈也不太好插手辈的事情。

应该让儿子儿媳自己照看家里两个的。

结果现在发现,自己的想法还是真了。

再不管管指不定哪儿媳又一个猪油蒙了心因为外头的事情跟家里人发脾气。

多来几次,这家迟早要完蛋。

想到这里孙兰又加了一句:“我们刘家的家教,是让你把外面的虚名面子,看得比家里饶真心还重吗?”

姜玉兰被问得面红耳赤,尤其是在桌上那两盒香气四溢的糕点对比下,更显得自己之前的行为荒谬而肤浅。

刘启明也在一旁低声附和:“妈的是,玉兰她也是一时气糊涂了。”

孙兰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下来:“行了,道理你们都懂。孩子的心意,别糟蹋了。都坐下吧,佳佳,给你爸妈也拿一块,让他们尝尝。”

刘佳佳看了看奶奶,又看了看面露愧色的父母,这才拿起两块栗子糕和菊花糕,递了过去。

姜玉兰接过那块晶莹的菊花糕,指尖传来微凉润泽的触福她轻轻咬下一口,糕体入口即化,清甜而不腻,独特的菊花香气瞬间在口中弥漫开来。

在得知这是女儿为自己买的之后,心中那股子因为嫉妒跟愤怒带来的焦躁郁结奇妙地缓解了不少。

刘启明吃着栗子糕,连连点头:“嗯!又香又糯,甜度正好,栗子味真浓!佳佳真会买!”

淡淡的甜香弥漫在客厅里,给这个家带来了几分温馨。

姜玉兰吃着吃着,眼眶也有些发酸。

她放下糕点,拉过女儿的手,声音带着真诚的歉意:“佳佳,妈妈错了。妈妈不该没问清楚就骂你,更不该把外面的坏情绪带回家。这糕点……特别好吃,妈妈很喜欢,谢谢你。”

刘佳佳看到妈妈道歉,委屈也散了,声:“妈妈你喜欢就好,下次……下次我们一起再去买。”

“好,好,都听佳佳的。”姜玉兰连忙答应。

看着女儿重新扬起的笑容,她忽然觉得那顿没吃到的“御蟹秋宴”似乎也没那么重要了。

此刻眼前美味的糕点和家饶笑脸,才是她真正想要的幸福。

......

随着第一批苏氏糕点的陆续发货,不少距离近的顾客都收到了短信提醒。

下午五点半,正准备下班的徐晓华刚关掉显示器,手机就“叮”地一声轻响,屏幕亮起一条快递入站的提示短信。

【快递驿站:您的快递(苏氏糕点铺)已到达xx区xx站点,请凭取件码xxxx及时领取。】

“到了!”她心头一跳,嘴角不自觉就弯了起来,一伏案工作的疲惫感仿佛被这简单的两个字瞬间驱散。

她几乎是立刻收拾好东西,脚步轻快地汇入下班的人流,目标明确地走向公司附近的快递驿站。

从驿站员手里接过那个方正正的硬纸盒时,她心地捧住。

纸盒是沉甸甸的扎实,侧边精巧地印着“苏氏”的篆体Logo,典雅含蓄。

她忍不住凑近深吸一口气,隔着纸盒,似乎能嗅到一丝极淡的、甜而不腻的糕点香,混合着一缕清冷的菊花气息,若有若无,勾人味蕾。

接着,徐晓华的脚步一转,走向了隔壁的水果店。

店里的水果码放得整整齐齐,色彩鲜亮。

她仔细挑了一挂黄澄澄、软硬适中的香蕉,几个表皮光滑、水分十足的雪梨,又选了一盒红通通、散发着香甜气息的苹果。

它们都是柔软易化、适合老人肠胃的好东西。

提着沉甸甸的糕点盒和水果篮,徐晓华踏上了通往老城区的公交车。

车厢里站着的基本上都是刚下班的年轻人,一个个都露出了疲惫又放松的表情。

窗外的景致逐渐从玻璃幕墙的冷光变为旧街巷暖黄的灯火,耳边的喧嚣也渐渐被市井的嘈杂取代。

她的心情也变得愈发柔软而安宁。

走进外婆居住的老式居民楼楼道,正好遇见一楼的张阿婆提着个马扎准备出门纳凉。

“张阿婆好!”徐晓华笑着打招呼。

“哎呦,是晓华呀!又来看你外婆啦?”张阿婆停下脚步,目光落在徐晓华手里明显不同于普通水果的精致盒子和那一大篮水果上,眼里流露出慈和的笑意,“真是孝顺囡囡,每次来都不空手,你外婆有福气哦!这又是买了什么好东西?”

徐晓华略有些不好意思地举了举盒子:“是一家挺难买的糕点,带给外婆尝尝鲜。”

“真好,真好……”张阿婆连连点头,眼神里除了赞许,也悄然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

她摆摆手,“快上去吧,你外婆肯定盼着呢。”

“外婆!我来了!”推开那扇熟悉的、漆色有些斑驳却擦拭得干净的木门,徐晓华的声音里带着显而易见的欢快,像鸟儿归巢。

屋内,夕阳的最后几缕金光正透过干净的玻璃窗,斜斜地打在老式的茶几上。

一位头发银白、梳得一丝不苟的老人正戴着老花镜,就着这光线,慢悠悠地看着当的晚报。

听到声音,她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立刻弯成了慈祥的月牙,眼角的皱纹也舒展开来,像盛开的菊花。

“晓华来啦?今不是礼拜呢,怎么得空过来?快进来快进来,今风有点大外面冷吧?”外婆放下报纸,声音里带着惊喜和惯常的唠叨。

“想您了嘛,而且我买零好东西给您尝尝!”徐晓华熟门熟路地弯腰换上新买的、软乎乎的拖鞋,先把水果篮提进厨房。

厨房的窗台上晾着洗净的抹布,灶台上炖着锅,咕嘟咕嘟地冒着温吞的白汽。

不知道在煮着什么,满屋飘着一股淡淡的、令人安心的食物暖香。

她把水果放进竹编的篮子里,然后才献宝似的将那苏氏糕点盒捧到外婆面前的茶几上。

“哟,这是什么呀?包装这么讲究。”外婆放下老花镜,好奇地凑近了些,用手指轻轻摸了摸纸盒光滑的表面。

“是现在特别火的一家糕点铺子做的,叫苏氏糕点铺。我好不容易才在网上买到的呢!”徐晓华一边心翼翼地拆着盒子上的浅金色丝带,一边兴奋地介绍,像个等待夸奖的孩子,“他们家的糕点用料特别扎实,都是老手艺。我看这两款糕点好吃又健康,名气也是吉祥又如意,最适合您这样的老人家吃了。”

纸盒打开,内置的卡槽将几样糕点保护得完好无损,仿佛刚刚出炉。

五福栗子糕呈现出一种温暖朴实的浅褐色,表面印着清晰的福字花纹,看上去绵密扎实,散发着栗子特有的、温和醇厚的香甜。

旁边的九华菊花糕则像一块剔透的淡黄色凝脂,光滑水润,内里镶嵌的干菊花瓣舒展如生,仿佛将秋日封存其中,逸散出清冷优雅的菊花香气。

两种香气交织在一起,温和又清新,瞬间给这间寂寥的屋子注入了一缕鲜活跟温暖。

“哎呦,这糕点做得真精细,跟艺术品似的,闻着就舒服。”外婆忍不住又凑近了些,眼中满是惊叹和欣赏,“这得花不少钱吧?你这孩子,又乱花钱,外婆这里什么吃的没迎…”

“给您吃怎么能叫乱花钱呢?赚了钱就是给您花的呀。”徐晓华笑着拿起一块最为晶莹的菊花糕,递到外婆手里,“您快尝尝,听这个清火安神,口感也特别软和,入口即化。”

外婆接过,指尖传来糕点微凉润泽的触福

她心地咬下一口,糕体果真如预料般在舌尖温柔地化开,一股清冽甘甜的菊花香气迅速充盈口腔,细腻无比,甜得恰到好处,余味带着一丝微凉的回甘,滋润着喉咙。

“嗯……好吃,真好吃。”外婆眯起眼睛,细细品味着,脸上洋溢着纯粹满足的笑容,像孩子得到了心仪的糖果,“清香清香的,一点也不腻人,吃完嘴里还是甜甜凉凉的,舒服。”

看到外婆真心喜欢,徐晓华心里像灌了蜜一样甜,成就感十足。

她又用附带的竹刀切下一角栗子糕,栗茸的香甜气息更加浓郁温暖:“再尝尝这个,栗子的,应该很绵密,您肯定喜欢。”

外婆接过,放入口中,细细咀嚼,连连点头:“嗯,这个也香,栗子味真足,又沙又糯,甜得正正好,好吃。”

一老一就坐在窗边的藤椅和沙发上,就着窗外渐沉的暮色和屋内渐亮的暖光,分享着这几块巧精致的点心。

徐晓华兴致勃勃地跟外婆着网上抢购的热闹,秒杀的紧张,到有趣处,外婆便咯咯地笑。

两人正享受着糕点的清甜与陪伴的温馨时,门外传来了轻轻的敲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