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倒流,回到那个充满回忆的一九六五年。那一年,我家搬到了一个名叫柳条湖的地方。当时的我,年纪尚,对这个地名背后所承载的沉重历史一无所知。在我眼中,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和有趣。
柳条湖没有湖,有两座水库,我们都叫养鱼池。有一条河从北面的七二四军工厂经柳条湖流向北运河。由于流淌河的滋润,柳条湖的泥土散发着淡淡的草木清香,仿佛是大自然的馈赠。那股清新的味道,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的森林之郑对于我们这些半大孩子来,这里简直就是一个然的乐园。
我们在这片土地上尽情地奔跑、嬉戏,追逐着彼茨身影。有时候,我们会一起在河边捉鱼,感受着湖水的清凉和鱼儿的灵动;有时候,我们会在水库里游泳。还有的时候,我们在树丛中采摘山里红。那里有一座武将坟,我们经常在墓边玩耍,但却不知道武将的故事。我们在草丛中捉蚂蚱,我们都叫它扁担钩,用来喂鸡。
当时我们唱的的儿歌是:“扁担扁担钩,你挑水,我插粥。”
柳条湖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这里见证了我们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尽管当时的我们并不知晓这个地方曾经发生过什么,但它却给了我们无尽的快乐和美好的回忆。
邻居徐凤阳是我儿时最好的玩伴,那时候正值特殊时期,学校被迫停课。每清晨,我们俩便兴高采烈地拎起镰刀,背起竹筐,像两只欢快的鸟一样,迫不及待地奔向附近的荒地。
这片荒地虽然有些荒芜,但却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草。我们的目标就是这些野草,因为将它们割下来,晒干后可以当作柴火使用。于是,我们在荒地里穿梭着,寻找那些最适合割取的野草。
我们的脚步,无数次地踏过那片看似普通的土地。然而,当时的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片土地背后隐藏着一段沉重的历史。直到后来,我才偶然得知,原来这里正是“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地。
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一场震惊中外的事件。日本侵略者在这里发动了突然袭击,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而那个日本鬼子立的爆炸纪念碑,就静静地躺在野草丛中,仿佛在诉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我一直以为那只是修铁路时遗留下来的水泥柱子,从未想过它竟然有着如此重要的意义。如今回想起来,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福那片土地,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也见证了我们童年的无忧无虑。
那时的我们,只懂割够柴火能帮家里省点煤钱,对脚下土地曾发生的苦难一无所知,现在想来,倒真有点“商女不知亡国恨”的懵懂。
离那片地不远的地方,矗立着一座水泥碉堡,它的外表呈现出一种灰蒙蒙的色调,仿佛被岁月的尘埃所覆盖。这座碉堡看起来有些破旧,表面爬满了青苔,给人一种被时间遗忘的感觉,宛如一个古老而沧桑的物件。
我和同学赵维、陈景平、范冬、齐富等经常来到这里玩耍,其中最受欢迎的游戏就是“攻碉堡”。每次分组时,我总是不幸地被分到守碉堡的那一组。当我钻进碉堡的一刹那,一股令人作呕的臭味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般扑面而来,让我几乎无法呼吸。
仔细观察后,我才发现不知从何时起,这座碉堡竟然变成了附近人们的公共厕所。墙壁上、角落里,甚至是地面上,都布满了各种污秽和排泄物,散发出阵阵恶臭。这股味道如此浓烈,以至于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化粪池之郑
我们三个负责守堡的人,只能无奈地蹲在这充满恶臭的环境中,忍受着那股难闻的气味。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努力坚守着自己的阵地,与进攻的一方展开激烈的“战斗”。
在这满地都是屎尿的地方,我们只能无奈地弯下腰,捡起那些的石子,把它们当作“子弹”来使用。然而,这碉堡里简直就是一片荒芜,除了寥寥无几的几颗石子外,几乎找不到其他可以利用的东西。这就好比我们手中的枪里没有了子弹一样,让人感到无比的无助和绝望。
更糟糕的是,那些从射击孔飞进来的石子,虽然给了我们一线希望,但数量实在是太少了。我们不得不赶紧把它们捡起来,然后又迅速地扔回去,仿佛每一颗石子都代表着我们最后的抵抗。
不过,幸阅是,这座碉堡的水泥墙非常厚实,就像一个坚硬无比的乌龟壳一样。它能够抵挡住外面飞进来的石子,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被困在这个充满屎尿和荒凉的地方,无法逃脱。
赵维他们猛攻了许久,却如石沉大海般毫无动静。也不知他们是从哪里想出的奇招,竟然将褂子下摆撩起,犹如一个张着大口的怪物,装满了细沙土。然后,他们如壁虎般爬到碉堡顶上,顺着通风孔,将那细沙如倾盆大雨般灌了下来。细沙如迷雾般迷得我们睁不开眼,又似浓烟般呛得我们直咳嗽,实在难以忍受,我们只能无奈地举着那沾满尘土的手,如同战败的公鸡,有气无力地喊着“投降”。
那时的我们,年少无知,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有一,我们偶然间来到了老瓜堡的北大营。远远望去,那一片残垣断壁映入眼帘,让人不禁心生感慨。
这些残垣断壁仿佛是被岁月啃噬过的巨兽,失去了往日的威严和生机。墙皮剥落,露出了里面的砖头,就像蜕皮的蛇一样,显得有些狰狞。杂草从砖缝中顽强地钻出来,肆意生长,如同乱舞的群魔,给这片废墟增添了一丝荒凉和诡异的氛围。
我们在断墙之间嬉戏追逐,尽情享受着这份独特的乐趣。那时候的我们,只觉得这里“破旧得好玩”,并没有意识到这片废墟背后所承载的沉重历史。我们在断墙间穿梭,笑声回荡在空气中,仿佛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然而,当我们长大成人后,才渐渐了解到这个地方的真正意义。原来,这里曾经是士兵们浴血奋战的惨烈战场,无数的生命在这里消逝,留下了无尽的伤痛和回忆。而我们时候的嬉戏打闹,在这片充满历史沧桑的土地上,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爸爸的办公桌下,堆着从河里捞上来的长短枪支,有的锈迹斑斑,有的还能看出原来的黑亮枪身。我盯着那些枪看了好几回,趁爸爸不注意,偷偷挑了把桨马牌撸子”的手枪揣回了家。
大院里的朋友见了,眼睛都直了,围着我问东问西。每次玩打仗游戏,大孩们都得把这枪要过去,拍着胸脯:“我是司令官,必须佩戴手枪!”而我呢,只能拿着木棍当士兵。
游戏结束,大孩把枪还给我时,我总学着电影里的样子,打开保险,撸一下枪栓。有一回,枪栓竟真的撸动了,我清清楚楚看见空着的枪膛,扣下扳机,还能听见“咔嗒”的空响。我拿着枪反复试了好几回,兴奋得晚上都睡不着觉。我也学着爸爸样子,把枪压在枕头底下,觉得自己是能保护家的战士。
可没过多久,枕头底下的“马牌撸子”不见了。我急得直哭,跑去问爸爸,他只淡淡:“上交了。”我难过了好些,总坐在河边发呆,看着河沟里流淌的水,心里不断地发问。那些枪怎么会跑到河里去?“马牌撸子”是谁的枪?这里是不是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水里是不是藏着我不知道的和战争有关的故事?
直到后来,我从课本上读到“九一八”事变,读到北大营的抵抗,才猛然想起柳条湖畔的土地、那座破旧的碉堡,还有枕头底下那把消失的“马牌撸子”。原来那些年懵懂的时光里,历史一直都在我身边,只是那时的我,还读不懂它藏在岁月里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