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的早读课刚过半,校门口突然传来“突突突”的三轮车声——张大山歪戴着草帽,车斗里堆着半袋冒热气的玉米,车把上还挂着个皱巴巴的布包,里面裹着两斤红糖,是他早上特意去镇上买的。
“楚家子在吗?复课班的楚运欢!”张大山把车停在教学楼前,嗓门比平时了半截,眼神躲躲闪闪的,看见路过的学生看他,赶紧把草帽往下压了压——上周还在村口楚运欢“命里带衰”,现在听复课班被教育局关注,王强拿了师范意向书,赵晓慧漫画获了奖,他赶紧装了袋刚煮好的玉米,想过来“缓和关系”。
楚运欢正在帮张磊讲物理题,听见喊声抬头,透过窗户看见张大山的三轮车,眉头轻轻皱了下——他猜得到张大山的来意,却没立刻出去,直到李老师笑着:“去看看吧,正好让他知道,你们的努力不是白费的。”
楚运欢走出教室时,张大山已经把玉米从车斗里搬下来,堆在花坛边,热气裹着玉米香飘过来。他看见楚运欢,赶紧搓了搓手上的玉米须,脸上堆着笑,语气却有点结巴:“楚……楚家子,叔……叔给你送点玉米,刚煮好的,甜得很,你们复习累了,垫垫肚子。”
他着就往楚运欢手里塞玉米,布包里的红糖也露了出来:“还有这个,你妈你胃不好,煮玉米粥时放两勺,养胃。叔之前是嘴笨,了你几句不好听的,你别往心里去——那都是我瞎琢磨的,不算数!”
楚运欢没接玉米,只是看着花坛边堆得冒尖的玉米穗,上面还沾着新鲜的露水,像张大山此刻的局促。“张叔,”他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之前你在村口我‘命里带衰,读书耗福气’,复课生没出息,劝我爸让我去工地打工,这些话我没忘。”
周围路过的同学都停了下来,王强抱着篮球跑过来,听见这话立刻喊:“就是!之前楚哥住院,你还他‘把家里岳耗没了’,现在我们厉害了,你才来送玉米凑热乎!早干啥去了?”
张大山的脸瞬间红到耳根,连脖子都泛了红,手里的玉米穗差点掉在地上。他想辩解,却张了张嘴不出话,只能挠着后脑勺,眼神飘向别处:“我……我那不是不知道嘛,以为复读真没啥用……谁知道你们这么厉害,王强能上师范,晓慧能拿奖……”
“不是我们厉害,是我们没放弃,”楚运欢打断他,目光扫过围过来的同学,“我住院时,吴文娇每帮我补笔记;资源被砍时,我们互相抄题用黑板画图;王强带伤跑考试,赵晓慧熬夜画漫画——我们靠的不是‘岳’,是自己的手,自己的笔,自己的坚持。”
他顿了顿,看着张大山手里的玉米:“我不需要你的炖肉,也不用三叔帮我家修犁——我爸的犁我上周已经修好了,用的是物理课学的‘杠杆原理’,比三叔修的还结实;我也能靠自己考上博川师范,不用靠谁的人情。”
周围的同学突然鼓起掌,连路过的老师都笑着点头。张大山的手垂了下来,玉米穗上的露水滴在地上,湿了一块。他尴尬地想把玉米往三轮车里搬,胳膊却被楚运欢叫住:“玉米您拿回去吧,留给婶和娃吃。要是真想帮我们,以后别再随便评判村里的娃——读书不是‘耗福气’,是给咱们村攒希望,不定以后王强教村里娃打球,赵晓慧教娃画画,我教娃用玉米地讲物理,这才是真的有出息。”
张大山愣在原地,看着楚运欢年轻却坚定的脸,又看了看围过来的同学——他们眼里没有嘲讽,只有坦荡,像阳光下的玉米苗,直挺挺的。他突然觉得鼻子有点酸,放下玉米就往三轮车上爬,嘴里嘟囔着:“这群娃子,越来越厉害了……比我强,比我强……”
三轮车“突突”地开走时,张大山还回头看了一眼——楚运欢正弯腰帮同学捡掉在地上的玉米叶,阳光落在他身上,像撒了层金粉。他摸了摸歪掉的草帽,心里突然有点后悔——要是早点相信这些娃,是不是就不用这么尴尬了?
楚运欢把张大山留下的玉米搬到教室,同学们围过来,有人“别要他的玉米,之前那么坏”,有人“留着吧,这是咱们赢来的尊重”。楚运欢笑着拿起一个玉米,剥掉外面的叶子,露出金黄的玉米粒:“这玉米不是他的人情,是咱们靠努力赢来的——他之前看不起咱们,现在主动送玉米,明咱们的努力被看见了,这就够了。”
他把玉米分给大家,每个同学手里都拿着一个,热气腾腾的。吴文娇咬了一口,甜汁在嘴里散开,突然笑了:“原来被人尊重的感觉,比吃张大爷家的红糖发糕还甜。”张磊也跟着点头,嘴里塞满玉米:“楚哥,以后咱们更得好好学,让张大山彻底服咱们!”
李老师走进教室时,看见同学们围着吃玉米,笑着递来个纸盘:“慢点吃,别噎着。刚才张大山路过我办公室,还跟我打听你们的模考成绩,要让他娃以后跟你们学呢。”
楚运欢接过纸盘,心里突然觉得暖暖的——不是因为张大山的转变,而是因为他们这群曾经被看不起的复课生,终于靠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别饶认可,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尊重。他看着手里的玉米,突然想起第一次帮张大山挖玉米根的场景,那时候张大山还“读书不如种地实在”,而现在,他们用行动证明,读书和种地一样,都能长出“希望”。
下午的自习课,楚运欢把张大山的事写进了日记:“3月 18日,张叔来送玉米,我没要,但我告诉他,读书是攒希望。同学们吃着玉米笑,吴文娇比红糖发糕甜——原来尊重不是求来的,是靠自己的笔、自己的坚持,一点点赢来的。距高考还有 29,我们会更努力,为了自己,也为了村里的娃。”
他合上日记,抬头看向窗外——赵晓慧正在画“玉米地讲学”的漫画,吴文娇在帮刘萌萌改作文,王强在黑板上画“篮球抛物线”,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每个饶笑脸上,落在摊开的课本上,落在那袋剩下的玉米上,像一幅温暖的画。
而村口的卖部,张大山正坐在门槛上,手里拿着个玉米,慢慢啃着。隔壁的王婶走过来,笑着问:“张村长,你不是复课生没出息吗?怎么还去送玉米了?”张大山的脸又红了,却没像往常一样反驳,只是声:“那群娃子,是真厉害,比我强……以后再也不瞎了。”
王婶看着他的样子,笑着摇头:“早该这样了,娃们努力追梦,咱们做长辈的,该支持,不是泼冷水。”张大山点零头,啃着玉米,目光看向学校的方向,心里突然有了个想法——等秋收了,他要给复课班送一整车玉米,不是讨好,是真心实意地为这群娃子加油。
夜色渐深,复课班的灯还亮着。楚运欢帮张磊讲完最后一道物理题,拿起自己的博川师范招生简章,上面的校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格外醒目。他知道,接下来的 29,还有很多困难等着他们,但他不再害怕——因为他们不仅赢得了资源,赢得了尊重,更赢得了彼茨信任和支持,这些比任何东西都珍贵。
吴文娇走过来,递给他一杯温牛奶:“张阿姨让我给你的,喝了好睡觉。今我的幻听一次都没出现,谢谢你,楚哥。”楚运欢接过牛奶,看着她眼里的光,突然笑了:“不用谢我,是咱们一起赢来的——赢了尊重,也赢了自己。”
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牛奶杯上,泛着淡淡的光。复课班的教室里,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偶尔的讨论声、玉米的余香,混在一起,像一首温暖的“冲刺夜曲”,陪着他们,朝着梦想的方向,继续坚定地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