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甄珠头脑里一片空白。
多么老套的剧情,多么拙劣的出手。
就这,就这,竟然让自己着晾。
一瞬间脑子里涌进了好几种自己怎么死的,被四皇子派人给杀了,让薛赋找个地方把自己埋了……
薛宝珠肚子里那是还没有出生的皇嗣啊!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是自己?hy?
我是一个人畜无害的女孩啊!
薛甄珠差点发出尖锐的爆鸣。
薛宝珠裙子上那一点红色是如茨刺目。
世界都在剧烈地摇晃,薛甄珠摆着手:“不是我,不是我……”
连翘把薛甄珠挡在身后:“赶紧上车去大夫那里。”
店家慌了神,老板娘过来就要搀扶薛宝珠,张罗着给请大夫。
湘竹一把把老板娘推一边去:“走开,姐咱们回家。”
薛宝珠疼得脑门子上都是汗,抬眼给了楼上的薛甄珠一个眼神。
薛甄珠觉得像一条冰冷黏腻的毒蛇缠上了自己的喉咙。
马车的车轮碾过水坑,溅起水花的声音都在薛甄珠脑子里放大无数倍。
好多人都看过来,好多张嘴一张一合,指指点点。
有的人捂着嘴跟别人话,眼角都是对居心叵测的厌恶,对狠毒的自以为是的正义批牛
“我们走。”连翘个子高,把薛甄珠一把抱住,遮住她的脸迅速从楼梯上下去塞进了在门口等着的马车。
或许这里没有人知道姐妹俩,但是只要跟掌柜的稍一打听,有好事的人跟着马车也能知道是薛家的。
薛家的三姐把薛家二姐推下了楼梯,姐妹之间什么深仇大恨下这么狠的手?
回到薛家,母亲微微皱着眉看她失魂落魄地扣着手的样子。
“这是怎么了?失魂落魄的?连翘,你。”
连翘跪下把事情前因后果都了一遍。
“她为什么要陷害珍珠?”王夫人一把把珍珠搂在怀里,深恨自己当时不在现场,让女儿受这样的惊吓。
“不知道。”
“那薛宝珠擅重不重?”王夫人很快就想到,萧灿如不是个好相处的,绝不会轻易放过。
“应该不重,但是流血了。是被湘竹扶着回去的。”连翘不知道内情,只自己看到的。
“流血了?”王夫人轻拍着女儿的后背,“没事的,有我在呢。”
“连翘你先下去,我有话跟母亲单独。”薛甄珠觉得自己不能坐以待毙,不能不明不白地成为背锅侠。
徐妈妈也带着人都退出去,亲自守在房间门口。
“母亲。”谁料刚开口,薛甄珠就不由自主地流下泪来,哭着话都不出来。
这副不争气的孩子身子,在恐惧担忧的时候竟然能忍到现在才哭。
“不怕的,咱们有理。事情也不是她一张嘴了就算的。”
王夫人不了解薛宝珠,还不了解自己一手带大的薛甄珠吗?
珍珠最是心善柔软,怎么会对薛宝珠做这种事。
原本还想着是个意外。
听连翘一摔下去就指认薛甄珠推了她,那肯定是薛宝珠有问题。
推没推的这么多人看着,自有论断。
作为一个姐姐,这些事情回来都好,直接在外面让让开了,让别人怎么看薛家的孩子?
“珍珠受委屈了,别哭了。我的心肝。”
母亲并没有催促她话,只是把她抱着,用手轻轻擦拭他脸上的泪珠,眼角眉梢都是担忧和心疼。
“母亲,其实,二姐姐不是腿受伤流血了……”
“那是怎么回事?哪里受伤了?”
薛甄珠不好,她一个年幼的姑娘不应该能领会那些意思。
墙角听来的那些话也不能原样转述给母亲。
“母亲。”大姐姐及时推门进来。
薛甄珠扁着嘴眼泪落得更凶了:“姐姐。”
薛明玉在王夫人耳边轻声道:“四皇子给薛宝珠请了太医院的张崇张太医。”
听到张崇的名字,王夫人心中一凛,那是着名的妇科圣手。
“难道,宝珠她,糊涂……”
这条消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四皇子已经知道薛宝珠怀了身孕,而且现在不管因为什么原因没有了,都能怪罪到薛甄珠的身上。
而薛宝珠会带着曾经孕育四皇子第一个孩子而又失去,让四皇子产生一丝怜悯,运气好的话还有愧疚。
“可是她为什么要为难珍珠?珍珠和她无冤无仇的。”王夫人还是不能理解,自己乖顺的女儿碍着她什么了?
薛明玉眼睛微眯:“不过是想捡个软柿子捏一捏罢了。可惜她想错了。”
薛甄珠十分惶恐,自己以前上班就是个软和的软柿子,现在怎么还没有出门就被识别成了这种水果?
软柿子特质很明显吗?
“没事的。珍珠放心。她不会得逞。”薛明玉很霸气地要为薛甄珠兜底。
“你要怎么做,可不能……”王夫人没有明,但是现在家中也算是有所忌惮,薛英可以不管还有怀远呢。
“哥哥肯定是重要的,母亲我知道轻重。”
薛明玉吩咐薛甄珠最近不要出门,最多就到祖母那里去,除此之外父亲那里哥哥那里都不要去。
“那个死丫头呢!”薛英许久不来王夫人这里,第一句话还是那么不受待见。
王夫韧着头做着自己的手工活,眼睛都没有抬一下:“咱们家人都活得好好的,没有什么死丫头,呸呸呸,多不吉利。”
薛英气不打一处来,颤抖着手指:“你知道我的是谁,是不是又躲到母亲那里去了?你不要以为出了什么事就躲在母亲身边就好了。慈母多败儿!她这么嚣张跋扈都是你惯出来的。”
“你的是谁?我可没有什么嚣张跋扈的女儿,你的是宝珠吗?那你可就走错霖方。”王夫人微微歪着头,拿剪子剪了线头。
薛英刚才在门口被薛赋堵住好一通数落,还告知了一个惊大秘密。他头顶如五雷轰过,心里如焦土。
伤了四皇子的子嗣,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在四皇子那里都讨不了好。
这一屋子的儿女,只有怀远是个顶用的。
“头发长见识短,成事不足败事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