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N次元 > 掌家婢 > 第218章 销籍(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却见后院染缸空空,之前的布料还堆在库房里,崔匠头和曲善父子俩正在那儿喝茶,崔匠头手里还拿着本书和曲善一起研究。

卢柳把自己的想法跟崔匠头了:“咱们既然收了人家的定金,总得快点赶货,要是误了工期可就麻烦了。”

崔匠头连连摆手:“不必,那丫头了,就得压一压,这叫什么……饥饿营销。”

卢柳脑子有些跟不上:“收了定金哪有不赶工的道理?”

曲善笑着:“卢掌事,您歇着吧,徐掌事心里门儿清,都安排好了,您放心,保管不耽误事。”

听听,什么都是徐青玉安排好了,那他这个大掌事是干什么的?

卢柳坐不住,在那儿站了一会儿,实在待不下去,便自己走了。

临走前看了一眼后院的父子俩,心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他还是尺素楼的大掌柜吗?

怎么瞧着,更像是徐青玉的傀儡呢?

徐青玉从傅闻山的院子出来,径直往周府去了。

接待她的是周明芳周大姐。

听闻她要回去销籍,周明芳自然十分高兴。

两个人了一会话,周明芳就将她引到父亲的书房,周贤听她要回通州城一趟,便道:“也该去了,你拿到卖身契已有近半个月,想必心中十分挂念,早去早回,尺素楼还离不开你。”

周贤想得颇为周到,当即让周明芳为她安排马车,又问起是否需要安排护送之人。

徐青玉称自己已从傅闻山那里借了两个身手不错的人,周贤这才放下心来,只反复嘱咐她早去早回。

周贤心里也慌啊。

今年尺素楼变故太多,他总觉得这丫头在身边安心一些。

从周贤的院子出来,徐青玉本以为可以出府,却被周明芳拉着转道去见白氏。

周明芳笑着解释:“母亲早就想见你了,她一听你来了青州,就一直盼着能跟你见上一面呢。”

“也该去拜见夫人。”

徐青玉心里却有些打鼓,白氏这些年一直缠绵病榻,她只在第一年春除夕夜见过一面,隐约记得那是个慈眉善目的妇人,只是身体始终不大好。

白氏见了她,脸上立刻露出笑容,并嘱咐身边的嬷嬷从角落的柜子里取出一个翡翠绿的手镯。

白氏因常年卧病,面容显得十分憔悴,看上去竟比周贤还要苍老些。

不过她话时温声细语、不急不躁,倒让徐青玉生出些许好福

“早就想见你一面,可你一直忙着。听前段时间你替老爷解决了燃眉之急,真是个好姑娘。”

白氏着,将翡翠镯子亲手戴在了徐青玉的手腕上。

凑得近了,徐青玉才闻到她身上那股淡淡的药草香气——

白夫人和沈维桢一样,仿佛每个毛孔都散发着药味。

“不过是分内之事,也多亏老爷肯给我这个机会。”徐青玉场面话得漂亮,心里却存着疑惑。

她想起前段时间卢柳那老东西传的谣言,自己是周贤的姘头,还有那两个总在暗中观察她的姨娘。

徐青玉生怕白氏是另一个沈玉莲,连忙刻意撇清关系,补充道:“再者,二爷也是我的东家,为东家办事,本就理所应当。”

白氏亲切地拉着她的手,中途忍不住咳了几声,更显虚弱。

徐青玉只能陪着她寒暄片刻,着着,话题终究落到了她的婚事上。

“我瞧着你今年该有十七八了吧?按这个年纪,外头的姑娘早就嫁人了。你出来抛头露面做生意不容易,可曾想过自己的婚事?”

徐青玉摸不透白氏的心思,没有立刻回答,在心里斟酌一番才开口:“姑娘家本不该总提自己的婚事,但我既然出来做事,也不必藏着掖着。”

“您问起,我便跟您交个底。”

徐青玉一脸愁容,“您或许不清楚我家的情况,我大哥欠了一屁股赌债跑了,妹妹也被卖到了江南,如今母亲身边就我一个女儿。我若是找夫婿,就想找个体贴听话的,倒不需要他多有本事,只要对我好、听我话就行,若是能来做上门女婿那就更好了。”

徐青玉这话完全是朝着周贤的反方向的——

她也没想到,自己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竟会和四十多岁的老板传绯闻。

可出来抛头露面做事,这样的流言自然少不了。

白氏听了微微一怔,却没反驳,反而笑着附和:“你得倒也是,你自己有本事,本就不需要厉害的夫家,找个体贴听话的,日子才能过得舒心。”

她拍了拍徐青玉的手,“你既然有想法,那我就帮你留心着。等你从通州城回来,咱们再慢慢选、慢慢挑。”

徐青玉连忙道谢,心里却不安。

不知道白氏要给她找个什么样的相亲对象?

到底还是未婚惹的祸。

白氏今日这番话,甚至让她隐隐生出找个体贴听话的白脸放在家里当吉祥物辟邪的念头。

可转念一想,哪儿那么容易找到合心意的?

还是得先挣钱。

腰缠万贯,自然有男人吻上来。

白氏又和徐青玉聊了一会儿,终究体力不支。

徐青玉察言观色,趁着白氏要喝药的间隙,主动起身告辞。

另一边,周明芳伺候母亲喝药时,语气带着些埋怨:“娘,好端赌您跟她提婚事做什么?我跟您过的,徐青玉不是那种人,您刚才那样问,我怕她误以为您信了外头的流言。”

白氏咳嗽了两声,好不容易顺了气,才拍拍女儿的手背:“她一个未婚姑娘家抛头露面做生意,早晚要面对这些事。再她也到了年纪,咱们帮她留心着,也是让她安心留在尺素楼的意思。”

周明芳一听,知道母亲并非相信那些姨娘的谗言,便放下心来,道:“那就有劳母亲多费心,务必帮她选个称心如意的夫婿。”

徐青玉从周家出来时,可谓满载而归。

白氏与周贤皆是细心体贴之人,教出的女儿周明芳自然也不差。

周明芳得了父亲嘱咐,不仅为她安排了马车,还将车厢塞得满满当当。

徐青玉带上静姝、刀,还有傅闻山身边另一位护卫,加上周家安排的车夫,一行五人往通州城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