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元璋和马皇后腻歪一阵后也就收敛了,毕竟这么多人看着,而且今日把他们召集过来也不是为了在众人面前秀恩爱。

正如同马皇后拿出的账本和银两,他们这些人前来都是为了汇报各自所赚的银子数量。

按照陈平的话,那就是到了年底,该上交公司财报。

无一例外,他们这些人都是从陈平那里获得一两个赚钱的法子。

如今朱元璋召集他们过来,正是要为平定西番战乱筹集银两。

“启禀陛下,这是应府及其周边几个盐坊产出的银两收益,总共有13万两银子!”

这边徐达也是上交自己的财报,话时脸上有着难掩的喜色和自豪:

“有我们兄弟几个照看新精盐的产业,陛下大可放心!”

“新精盐竟也有如此之多的收益,当真是不错!”

朱元璋闻言同样是欣喜无比,不同于布厂是他全权交给马皇后,新精盐的生产他是一直都有跟进的。

产出、售卖这些,他也是清楚的很,知道能够在短短几个月,在应府以及周边几个城的产出就有如此多的纯利润拿出来,足可见新精盐在市场上的潜力。

新精盐目前还出在徐达几个打下的老兄弟手里把持,现在还没有全面推广开来。

其中原因,也是因为如今的大明政法体系正在进行改革,以过去的监管力度,很容易重蹈之前新精盐倒卖垄断的事件再度发生,所以现在新精盐的生产还只是受限在应府附近的几个府城之地。

饶是如此,产出的收益也是十分惊饶。

“陈先生发明的这新精盐制作之法当真是撩,仅仅是应府的几个制盐作坊的产出,就有如此多的收益,一旦等到时机成熟,全国推广开来,进项只会更多。”

太子朱标难掩赞叹之色。

“嘿嘿,要到赚钱之法,陈先生当真是无出其右,只有是他的法子就没有不赚钱的。”

朱棣不甘示弱,嘿嘿一笑,跟着称赞起陈平起来。

他和朱标一边,一边还观察朱元璋的脸色。

这三个月来,朱元璋可以是一直都不怎么搭理陈平。

为了挽回陈平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形象,他们两兄弟配合可谓默契。

“老四,听你的意思,可是自己负责的产业有了新的收获?”

马皇后看着朱棣一副心高采烈的样子,随即也好奇地问道。

朱元璋的目光也看向了朱棣,他可是还记得当初朱棣负责的内容是赚取富人们的钱。

前面的布匹、新精盐可以算是物美价廉,惠及百姓的同时赚钱。

而朱棣所做的买卖,那纯纯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老四,你也你自己赚钱多少。”

想到这里,朱元璋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问道。

“哈哈哈,实不相瞒,如今在儿臣的主导下,在应府已经建成了两家琉璃工坊,一家琉璃商铺,香水铺子也开了三家,其中琉璃工坊共计赚取白银20万两!香水铺子则是……30万两白银!”

朱棣话间,将自己琉璃工坊和香水铺子的年末账本都拿了出来。

“……”

“……”

“……”

只是这时候,朱棣才发现在场的众人无一不是沉默,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他。

“你们看着我干嘛?我可没有贪墨啊,该多少就有多少,绝对没有少一文钱,这些可都是有账本做证的,你们要是不相信的话,可以自己去对账。”

朱棣还以为众人是怀疑自己贪墨了,赶紧比画着手中的账本,急急忙忙的解释道。

贪墨这种事情可不能开玩笑,谁不知道朱元璋最为讨厌的就是贪赃枉法。

他朱棣又不是太子朱标,在朱元璋心里面重要性远不如朱标,自然是要解释清楚,以免引来不必要的怀疑。

“不,不是,老四你真的赚了这么多银子?”

朱元璋愣了愣神,语气有些结巴的问道。

看他的表情,似乎还有一些不太相信一样。

“就一些琉璃和香水的,任何一个的进项,赚的银子都快比布厂和新精盐的总量都高了,这也太过夸张了吧!”

太子朱标也有些咋舌,完全没想到朱棣会给出这样的结果。

李善长、徐达、马皇后和朱雄英同样没有想到。

要知道朱棣的琉璃工坊和香水铺子论起步的时间,可完全落后于布厂和新精盐工坊。

可结果就是这样,朱棣一人负责的产业,就已经超过前两者之后!

若非是亲耳听见,只怕他们自己也不愿意相信。

满打满算,琉璃工坊和香水铺子从建成再到投入生产和售卖,到现在也才过去四个月吧!

也就是一个季度,就赚了几十万两白银!

整个应府有这么多银子吗?光是想想就觉得不可思议!

“嗐!我还以为你们什么呢?感情是觉得赚的太多了啊,不瞒父皇,其实这还算少了!”

朱棣神秘一笑,脸上的得意之色怎么也掩藏不了。

“哦?仔细来,你到底是怎么赚取这么多的银子?”

朱元璋好奇的问道。

其他人也都是好奇看过来。

要是能够从朱棣这里将本事学了去,以后还不怕赚不到钱吗?

“很简单,此前陈先生曾经传授过我制作琉璃和香火的工艺,同时也提到了一个可以无底线加价的办法!”

朱棣顿了顿,见众人都一副好奇的模样,狠狠卖了个关子,等到众人按捺不住的时候,这才道出实情:

“所谓无底线的加价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垄断!彻彻底底的垄断!如今琉璃和香水都只有我掌握着制作方法,量大且便宜。但因为只有我一家售卖,所以售价多少,完全是由我了算!一个十几文钱成本的琉璃摆件,我随便就能卖出上百两甚至上千两银子!”

“什么!”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骇然,只因为朱棣这番话实在是太过吓人了一些。

“老四你没有错吧,一个琉璃摆件成本才十几文钱,你就能卖到成百上千两,这怎么可能?”

朱元璋震撼不已。

“一千文钱才等于一两银子,这……这等于是翻了十万倍啊!何等恐怖的利润!”

朱标简单算了算,被震惊的无以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