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N次元 > 带着超市回古代 > 第一百零九章 同心暖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零九章 同心暖庄

清晨的薄雾还没漫过温泉庄的篱笆,张老三就已经扛着锄头站在田埂上了。

露水打湿了他的粗布短褂,却挡不住他眼里的热乎劲,脚边新翻的土地泛着油光,刚播下的菜种被细土盖得严实,这是他这辈子头回有属于自己的“活计“,不是为林债,不是为了苟活,而是为了“家“。

“张大哥,何姑娘让厨房蒸了红糖馒头,是给早出工的孺肚子。“一个梳着双丫髻的丫鬟提着食盒走来,盒盖掀开时,甜香混着蒸汽漫开来,烫得人鼻尖冒汗。

张老三接过馒头,指尖触到温热的面,忽然想起被没入奴籍那,官差扔给他的那块冻成硬块的糠饼。

他狠狠咬了一大口,红糖的甜顺着喉咙淌进心里,烫得眼眶发潮:“替我谢过姑娘。“

丫鬟刚走,李老四就带着几个汉子钻进了后山,昨日瞥见的那片山楂林挂满了青果,枝桠都被压弯了腰。

“何姑娘这果子能做山楂糕,送聚香居当点心。“李老四挥着镰刀砍断碍事的荆棘,“咱得摘得仔细些,别蹭破了皮。“

山坳里忽然传来欢呼。两个年轻后生拖着只野山羊往回走,羊角上还缠着藤蔓,肥硕的身子在草地上划出浅痕。

“这畜生够炖两锅肉!“

后生们的吆喝惊飞了枝头的麻雀,羽毛落在他们汗湿的肩上,像撒了把碎金。

后厨的烟囱早已冒烟。刘雨兰正站在灶台前揉面,面团在她粗糙的手掌里翻卷,渐渐变得光滑。

“王师傅野山羊的肉适合红烧,加些山楂解腻,“她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光映得脸颊通红,“等会儿让孩子们多吃两块,长身体。“

庄子的空地上,凌熙正教妇女们辨认草药,紫苏、薄荷、艾草摊在竹席上,像片的百草园。

“这艾草晒干了能驱蚊,冬烧成灰还能暖炕。“她拿起株黄芪,“这个炖鸡汤最好,你们家里有老人孩子的,拿去泡水喝。“

一个穿补丁衣裳的妇人悄悄抹泪,自被没入奴籍,她怀里总揣着个生病的儿子,原以为只能等死,没想到凌姑娘不仅给孩子瞧病,还教她识药自救。

“姑娘的恩情,咱这辈子都还不清。“妇饶声音发颤,手里的艾草捏得发皱。

日头爬到头顶时,良田上的景象越发热闹,汉子们光着膀子插秧,泥水溅满了脊梁,号子声在田垄间回荡。

妇女们蹲在菜畦里薅草,指尖翻飞间,杂草就堆成了山。

连王书生都放下了书卷,帮着挑水浇田,青布长衫沾满了泥点,却笑得比谁都开怀。

“何姑娘待咱是真心好,“歇晌时,张老三蹲在田埂上啃干粮,粗粝的饼子在他嘴里却比蜜还甜,“给咱户籍,让娃念书,连婆娘都能跟着学手艺。咱要是再偷懒,对得起地良心吗?“

“可不是!“李老四抹了把汗,“昨我那口子想学织布,何姑娘就让人送了台旧织布机,还请了聚香居的绣娘来教。咱这些奴籍的人,哪敢想有这日子?“

“秋收时多交些粮食!“一个年轻后生突然拍着胸脯,“姑娘分三成,咱就交三成半!多出的半成,全当是给姑娘的谢礼!“

这话像颗火星,瞬间点燃了所有饶热情。

“对!多交半成!“汉子们的吆喝震得田埂上的蚂蚱蹦起老高,连远处的白鹭都惊得飞起,翅膀掠过温泉水面时,搅碎了满池的金光。

傍晚分东西时,李重阳打开库房,看着堆成山的收获,野猪肉挂在房梁上,山楂果装了二十多个筐,新收的绿豆和米鼓鼓囊囊。

他拿着账册清点,指尖划过“张老三采山楂三十斤““李老四打野山羊一只“的字样,忽然笑了:“这些够聚香居用大半个月了。“

正着,张老三领着几个汉子走进来,手里捧着两个沉甸甸的木箱。

“姑娘,这是大伙合计好的,“张老三打开箱子,里面是码得整齐的银锭和粮食,“按规矩该分三成,咱多凑了半成,您可一定要收下。“

何青云刚从田里回来,裤脚还沾着泥,她看着箱子里的东西,又看看汉子们真诚的脸,忽然想起初到京城时,李重阳的“人心换人心“。

她合上箱子推回去:“这些你们留着,给家里添些新衣裳,给娃买些笔墨。“

“姑娘要是不收,就是嫌咱的东西粗!“张老三急得红了脸,“您给咱活路,给咱尊严,这点东西算什么?往后咱还会更努力,定让这庄子的产出翻一倍!“

暮色渐浓时,庄子的篝火燃了起来,红烧野山羊的香气漫过篱笆,孩子们围着火堆追逐,笑声惊起了树梢的夜鸟。

何青云坐在刘雨兰身边,看着满院的笑脸,忽然觉得这温泉庄的烟火气,比任何金银珠宝都珍贵。

“这庄子会越来越好的。“李重阳递来块烤红薯,热气混着甜香漫开来。

何青云咬了一口,软糯的果肉在舌尖化开,忽然明白,所谓的富足,从来不是囤积多少财富,而是看着身边的人都能吃饱穿暖,眼里有光,心里有盼头。

远处的田埂上,新插的秧苗在晚风里轻轻摇晃,像在应和着这片土地上的新生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