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刚进洞没两步,就听见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震得岩壁上的煤渣簌簌往下掉。三个矿工躺在草席上,胸口剧烈起伏,咳出的痰里混着暗红的血沫子。
\"殿下,这病邪乎得很。\"带队的校尉脸色发白,\"昨还能干活的人,今就躺这儿了,肺里像塞满了沙子。\"
李恪蹲下身,没敢碰矿工,只看着他们枯槁的手指。指甲缝里全是黑泥,嘴唇泛着青紫色。他心里清楚,这是长期吸入煤尘引起的,肺里积了太多脏东西。
\"先把人抬出去,离矿洞远点。\"他站起身,\"秦红梅,让人用石灰在矿洞周围画圈,谁也不准越过线。\"
\"得令!\"秦红梅转身就喊人,士兵们扛着石灰桶跑来,在地上画出一道白森森的圈,像道生死线。
消息传得比风还快。没过半,城里就有人嚷嚷:\"唐军带来的瘟神!挖煤触怒了山神,要收人性命!\"
李恪让人一查,又是那些五姓七望的世家在背后捣鬼。他们雇了些地痞,在市集上敲着破锣喊,得有鼻子有眼,连哪家矿工死了都编得清清楚楚。
\"这帮杂碎!\"程咬金提着斧头就要去砸世家的门,被李恪拦住。
\"现在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李恪指着街上惶恐的百姓,\"得先稳住人心。\"
他让人把活字印刷机搬到市集上,当场印起朝语蒙书。杜明月站在旁边,拿着印好的书页大声念:\"煤是石中火,吸多伤肺腑,戴布能挡尘...\"
百姓们起初还躲着,后来见印书的士兵都戴着棉布口罩(里面塞了木炭),好奇地围过来。有识字的念出声,渐渐明白这病不是瘟神,是煤尘惹的祸。
\"杜明月,口罩做得怎么样了?\"李恪问。
\"已经赶制了两百个,\"杜明月递过来一个,棉布夹层里鼓鼓囊囊的,\"按您的,里面塞了烧过的木炭,能吸灰。\"
李恪戴上试了试,呼吸虽有点闷,但煤烟味确实淡了不少。
\"让所有矿工都戴上,进洞前必须戴。\"他下令,\"再让人把黄芩、桑白皮这些药材找来,煮成汤药给病人喝。\"
这些是他从医书里翻到的,能清肺平喘,虽不能根治,总能缓解些症状。
长孙雨听后,主动来帮忙熬药。她守在临时搭建的隔离棚外,亲手把药碗递给每个病人,额头上的汗珠子串成了线。
\"你回学堂去,这儿有我们。\"李恪劝她。
\"没事。\"长孙雨笑着擦汗,\"孩子们都好多了,我在这儿能搭把手。\"
她拿起一碗刚熬好的药,闻了闻,眉头微蹙:\"这药味太冲,病人怕是难喝下去。\"着,竟自己舀了一勺,慢慢咽了下去。
\"你干啥?\"李恪赶紧拦住她,\"这药还没试过...\"
\"我是大夫,先试药是本分。\"长孙雨放下碗,脸色没什么变化,\"味道是苦零,但药性平和,应该没事。\"
李恪还想什么,秦红梅突然从外面跑进来,手里攥着张传单。是用活字印的,上面用朝语写着:\"唐军矿洞藏瘟疫,沾者必死,速逃!\"
\"世家把传单贴满了城墙!\"秦红梅气得发抖,\"现在城外的百姓都在往山里跑。\"
\"他们这是想毁了辽东的煤窑。\"李恪捏着传单,指节发白。煤是冶炼、取暖的根本,要是没人敢挖,刚稳住的局面就得崩。
\"老程,带藤甲兵去封路,\"他下令,\"敢造谣传谣的,先扣起来。杜明月,多印些防疫的蒙书,让人骑着马往各村送。\"
忙碌到深夜,李恪才回到住处。刚进门,就见侍女慌慌张张地跑出来:\"殿下!不好了!夫人她...她咳嗽起来了!\"
李恪心里咯噔一下,冲进内屋。长孙雨躺在床上,脸色潮红,正捂着嘴咳嗽,虽然没见血,但那频率和矿工伤病初期一模一样。
\"怎么会这样...\"李恪攥住她的手,滚烫得吓人。
\"可能是下午试药时,吸零煤烟。\"长孙雨喘着气,想笑却咳得更厉害,\"你别担心,我...我自己开副药就好...\"
李恪没话,只觉得喉咙发紧。他知道,这不是普通的咳嗽。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照在药罐上,泛着冷光。他突然想起白矿洞里那些绝望的脸,心脏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住了。
长孙雨是为了试药才染病的。
这个念头像根刺,扎得他生疼。
他转身往外走,脚步重得像灌了铅。
\"李恪...\"长孙雨在身后喊他。
李恪没回头,只哑着嗓子:\"我去请最好的大夫。\"
门外的风更紧了,卷着煤烟的味道,呛得人眼睛发酸。他知道,这场仗不仅是跟世家斗,跟病魔斗,更是跟自己心里的恐惧斗。
长孙雨不能有事。
他在心里一遍遍默念,脚下的路仿佛没有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