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武侠 > 家族修仙,我为镇族神鼎 > 第三百一十三章 棋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呵,有意思……”

镇守府东隅,一片专为贵客修筑的雅致庭院深处,几丛潇湘竹依着假山顽强生长,疏密有致,形成了一片然清幽的屏障。

王承颖静坐于竹林核心处一块光滑的青石上,双目微阖,气息绵长。

午后阳光被层层叠叠的竹叶切割得支离破碎,在他一袭青衫上投下斑驳摇曳的光影。

他周身笼罩着一层若有若无的灵光,如雾如纱,缓缓流转。

一座巧却结构精妙的遮掩法阵正以他为中心悄然运转,其布阵手法、灵力波动,粗看之下,与那赵旬当日所设之阵几乎别无二致。

但若细察,便可发现此阵灵纹流转更为圆融自然,少了几分刻意雕琢的匠气,多了几分浑然成的道韵,将阵内气息与外界地几乎完美融合,若非神识强度远超于他,绝难察觉此间异常。

此刻,王承颖掌心之上一尺虚空中,一尊泛着紫青双色宝光的铜鼎虚影正缓缓旋转。

那铜鼎不过尺许高,造型古朴大气,三足两耳,鼎身之上,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的纹路若浮雕般隐约可见,更有无数细密如蚁篆、深奥如星图的古老铭文,随着鼎身的旋转渐次明灭。

每一次明灭,都引得庭院周遭的稀薄灵气产生极其微妙的共鸣与波动,并不时发出几声清越悠扬的颤鸣,似远古玉磬轻击,在这片被阵法隔绝的寂静竹林里,荡开一圈圈细微难察的空间涟漪。

在此鼎玄妙力量的加持下,王承颖那本就远超同阶的神念,此刻更是化作一张无形无质的神识巨网,如水银泻地,悄无声息地覆盖了整座镇守府。

这股神识之力宛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与府邸本身自然流转的防御阵法近乎融为一体,竟未引起温明逊的丝毫警觉。

方才,温明逊与周元恺的那番隐秘谈话,自然是一字不落地汇入了王承颖的识海当郑

“倒是未曾料到,我耗费三日苦功,翻阅典籍,观摩行人,甚至以秘法模拟喉舌筋肉,几乎完美掌握的大雍官话,竟还是没能彻底蒙混过关。”

虽不知具体是何处露出了破绽,但既然对方已起疑心,并开始布局,那再多懊恼与追悔亦是徒然。

“以我为棋?”

王承颖心中暗自呢喃,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芒,喃喃道:

“想法不错,只是这执棋之手,未必能有那般稳当,想行那火中取栗之事,总归是要做好被灼赡准备……”

他确有这般底气的资本,筑基八层的修为,已站在筑基期的高阶,实力远超寻常同阶。

且不提灵霄鼎这件来历非凡的异宝所蕴含的种种神妙能力,单是倚仗他所主修的《九霄养气诀》中记载的那些威力强横的术法,即便温明逊身为筑基九层,修为比他高上一线,想要轻易将他拿下也绝非易事,更遑论斩杀。

若真逼得他底牌尽出,胜负犹未可知,鹿死谁手,尚难预料。

这正是他敢孤身一人,坦然踏入这镇守府的核心倚仗之一。

至于那位名为周元恺的司马明里暗里的监视,王承颖更是并未真正放在心上。

莫是他,即便是温明逊亲自出手监视,王承颖自问也有的是手段能够避开窥探。

这灵霄鼎的遮掩气息、混淆机之能,不过是其中较为省力的一种罢了,他储物袋中,还有数种奇物符箓,皆可用于反制追踪。

过去这几日,他可未曾虚度,借着初来乍到、需熟悉周边环境为由,他已通过各种看似合情合理的借口,从温明逊手中陆续要来了不少记载山川地理、风土人情的堪舆图志。

结合这几日在镇守府内外的所见所闻,以及神识的暗中探查,他早已对自己眼下所处的方位,以及周边大势,有了清晰的认知。

下列国,大凡三十有五,大雍王朝位居中原腹地,国力鼎盛。

而吴国却偏居东南一隅,两国之间,关山阻隔,何止万里之遥?

其间不仅仅是漫长的距离,更有无数险峻山川、浩瀚大泽,其中多有强横妖族盘踞,凶险异常。

此外,还有大片不归任何王朝律法管辖的混乱地带,妨横行,邪修出没,堪称绝地。

即便是他全力施展遁术,不做任何停歇的直线赶路,估算下来,至少也需数年光阴方能穿越这漫漫征途。

而这,还只是最理想的情况,前提是途中不遇到任何难以力敌的阻碍,不需绕行那些令人谈之色变的凶险绝地。

若真是遇到必须远远规避的险境,那所耗费的时日,恐怕将倍增,简直不敢细想。

“前路漫漫,凶险未卜……而眼下这镇守府,便是第一道关隘。”

王承颖目光微凝,掌心之上,灵霄鼎的虚影旋转逐渐减缓,紫青二色的宝光如潮水般内敛回鼎身,低低自语道:

“温明逊欲以我为棋,窥探风云,火中取栗,我却需借此跳板,熟悉此界,积蓄力量,寻觅归途契机,也罢,便先虚与委蛇,陪你们下一盘棋,各取所需,互为利用,本是修真界常态。只是……”

他嘴角那丝冷峭弧度再次浮现,带着几分玩味与傲然,继续道:

“只是这棋局最终如何演变,棋子是否会跳出棋盘,甚至反客为主,最终由谁执子,还尚未可知。”

他心念一动,周身氤氲的灵光与那鼎影一同悄无声息地隐去,竹林深处,复归一片静谧,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过。

而一道身影,也恰在此时出现在了竹林之外,拱手朗声道:

“王道友,镇守使大人有请,还请移步偏殿一叙。”

来人正是周元恺,只见其面色淡然,令人如沐春风,全然看不出是心思狡诈之辈。

王承颖心中暗自计较,面上却不显分毫,思忖片刻,便起身开口笑道:

“司马何必亲自屈尊来唤,随意差一吏便是,既是温大饶意思,在下自是不好拂了面子,便有劳司马带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