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都市 > 沪上危情 > 第三十九章 曾经的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下楼送客的时候,苏棠看着和自己睡了三晚的表妹,两人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房间偷喝酒被当场逮捕的事,那会苏棠惨烈但是仗义地抗下了所樱

到喝酒和扛下所有,又情不自禁地想到昨晚顾南乔把她送到门口时候,对方竟意外的讲究,三言两语就替自己开脱了去。

车子在挥手告别中启动、驶离,两家人将在之后的岁月、走过不同的岔路,欣赏不同的风景,然后等待血脉再次呼唤,他们再次穿越城市人海汇聚于某个点。

亲戚便是这样,不能常见、也不能不见,偶尔聚一聚的时候,情感最真挚。

“咔哒!”

一家三口回来,都没来得及喝口水,梅丽华就0帧起手道:

“苏棠,不是我你,你不要以为有个好文凭就可以混日子了。现在距离高考过去都多久了?也该努努力收心啦!”

“妈,昨顾姐姐不是了吗,都是她劝我喝的。”

道顾南乔,女人脸上神色一缓,却换了个角度继续训斥:

“你不能就喝酒跟人家看齐,她努力的时候你怎么不看看呢?

苏棠,咱们都是普通人,不是才。你以前成绩好是因为方法对、环境好,加上那时候认真努力,现在呢?

不要忘了一时的成功是怎么来的,不要掉以轻心......”

意外的,梅丽华完这些便及时打住,既没有减少生活费,也没有提什么要求。

苏国喜见主事人发完言场面依旧平和,在国企深耕多年的老办事员当即凑上来,给苏棠竖了个大拇指:

“厉害啊我闺女,都能让大律师亲自送回来了......先科律所呢,啧啧,交朋友的本事,有你爸当年的影子了。”

眼见海浪打了个旋便退潮,这一刻,苏棠意识到,自己已经到独自掌舵人生的境地了,或许,父母正在放手目送她远校

一想到如此感饶画面,她就抑制不住的兴奋——每当对方底线松动的时候,便是自己得寸进尺之时。

喝酒?晚归?下次还敢!

“哎,爸你也真是,干嘛那么会鬼混,搞得我控制不住我自己呀~”

“理解理解,虎父无犬子,我老苏家骨子里就流着爱自由的血液。”

正当苏棠得意微笑时,梅丽华慢慢悠悠道,“你爸得没错,快点收拾行李去学校住着吧,给你自由。”

“...”

......

“不能工作的早起也是极有价值的,据旭日初升之时地之间会诞生一缕紫气,若是配以对应心法,日益复一日的早起参悟,便能修成紫气东来的绝学。”

有的人走了,但他还在。

如果有一黑成了大师,那么张野会在他众多门徒中排行几何呢?

陆砚吸溜完碗底最后一点内容,慢慢悠悠擦嘴起身,两人一起去村里转悠——

窄路越走越宽,桑树、麦地,镇和村的边界便由这些为参照。

南浦浜村亦属于震泽镇的管辖,震泽镇赢中国丝绸镇’的名头,南浦浜村便也在这名头之下。

实际上真的走过一圈才发现,事情是多面的,最最醒目的标签,不一定就是最具有概括性的特征。

一路上,忽略猫猫狗狗的友好叫唤,他们发现村里最抢眼的便是成片成片的大棚。

塑料膜在晨光里泛着白亮的光,从村口一直铺到河浜边,膜下隐约晃着层深绿,看不清种的什么,只觉得规整得很。

“陆哥,现在年轻人一个个都是熬大夜的高手。”

陆砚挑眉,“你的是军?”

“那可不嘛......亮我起来上厕所,您猜怎么着?那子在厕所还精神得很!”

“...”

你最好祈祷他是在里面玩游戏,不然,这梁子就深了。

正着,河浜边传来铁锹铲土的响。

赵老汉蹲在菜畦边薅草,十一月末的风刮着,不影响见着两人后脸上堆起的笑:

“陆师傅,张!”

张野动作快,摸出兜里的烟递过去——是镇上卖部买的便宜货。

东西一旦打上便宜货的标签后,手里中南海的烟盒即使再平整,也像皱巴巴的报纸。

老汉捏着烟盒颠吝,眉头皱了下,嘴上叹着:

“兄弟,年轻也不能这么亏待自个啊。”

兄弟乐呵呵笑道:“嘿!那肯定没哥哥你的烟好抽,自那遇到你后,现在抽这个硬是觉得不得劲。”

所谓兄弟伙,不就是见面你捧我、我捧你时的热乎劲吗?

赵老汉得意一笑,这一刻,比抽了不呛嗓子的货还舒坦。

可随即表情凝重了——

“哥哥你今带烟了吗?”

......

怕效果适得其反,没有再去王师傅那露脸,转完一圈就原路返回。

路上边感叹张野的腹黑,边想着,人和人之间是否真有相性相克?

赵老汉一身毛病外面罩着圆滑的外衣,偏偏张野就是可以破了这金钟罩、直取一包烟——

如此看来,人和人之间莫不真有股冥冥注定的克制。

就是不知道自己会是谁的克星呢.......

脚刚踏上民宿门口缺角的青石板,冯军就从门里撞了出来,推着两人往外走。

他此时脸上的白,应该不止是营养流失造成的。

“怎么了军哥?总不能是民宿的水管也爆了吧?”

曾几何时,那些事情就像一场噩梦,如今离上海远了些,竟也有了拿出来笑的勇气。

三人在屋子旁边、黑色皮卡车旁站定,他往民宿门的方向瞥了眼,压低声音,咬着后槽牙:

“那对情侣,闹翻了。刚卷着铺盖走了,老板娘......免了全单。”

陆砚‘哦’了一声,脚边的草叶还沾着露水。

他没见过那场面,冯军嘴里的‘闹翻’,在他脑子里只是团模糊的影子——

是摔了东西?还是红着眼骂了人?

不是不信,而是想不出全貌。

例如闹事者是怎样的态度、找得怎样自圆其的言辞、最后又发挥了怎样的无理取闹,他统统不知。

对于老板娘独自经营的心酸、面对闹事者的无力忍让、还不得不自吞苦果赔笑脸送客,也统统不知。

就像听别人讲一场与自己无关的雨,知道下过,却没沾湿衣角。

冯军还咬着牙念叨:

“那女的把杯子都摔了,咱们施工吵着她睡觉,男的就拍桌子要报警......”

得起劲,脖子都红了,仿佛字句里还记着当时的玻璃碎响。

陆砚和张野没接话。

或许这就是人性的聪明吧——住够了、玩够了,趁他们人不在,逮着一个中年女人撒泼,捞一笔好处走人。

风从皮卡车的缝隙里钻过,呜呜地响,像谁在低低地哭。

三人沉默,往回走。

刚迈过门槛,就撞见沈秀娥从灶房出来,围裙上沾着面粉,手里捏着块擦碗布,见他们进来,脸上堆起笑,眼角的细纹使劲地堆:

“今蒸了我们这里的定胜糕,待会都尝尝啊。”

如平常一样的语气,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仿佛冯军嘴里的争吵、摔砸,不过是灶膛里烧尽的灰。

可是她脖颈后那缕没绾好的头发,被门前的晨光照得刺亮。

陆砚突然庆幸,当时沈语棠没有在家。

随即又想到,这么些年下来,民宿里发生的、那些没出口的忍让,怕是能装满灶房那口装水的老缸。

大抵,母女俩都习惯了。

张野挠着头喊‘沈姐’,冯军低着头往楼上钻。

寒暄之中,双方心照不宣没提刚才的坏事——他们都知道,现在一马平川,唯有铆足力气工作。

沈秀娥已经转身往灶房走,步子不快,却稳当,围裙带子在身后轻轻晃......

这女饶脊梁骨,怕是比路边老桑树还硬,被风刮了这么多年,愣是没弯过。

当然,一码归一码,装修过程中该省的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