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N次元 > 公子,您的妻子是危险大佬 > 第173章 笔落惊风雨(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3章 笔落惊风雨(完)

人们远远的听着那礼仪官喊人“下山”的声音,接着便看到万碑林中的所有人带着笔下了山,于是知道,这一切都结束了。

人们都已经收回了自己的目光,揉了揉自己的眼。

万碑林中的人在书写,他们这些观看的也不敢分心,此刻尘埃落定,才觉出了疲倦。

而有自家人进入万碑林的人,早就望眼欲穿,就算没有在石碑上留下领悟,然而能够在上万人中脱颖而出进入其中,已经足够出色了。

当然,最高心自然是顾家的人和谢家的人。

顾别音让万碑林中最长道路的石碑数再往上加一层,足可留名大夏的史书,而谢念真是所有人中最早留下领悟的,专而深,若是比较起来,其实也和顾别音在伯仲之间。

顾家早就准备好了,顾家家主亲自带着侍卫,准备了烟火,只等顾别音一出来,便让这烟火炸满整片地。

这是皇家默许的。

而卢端阳此刻并没有顾家的经验,没有准备烟火,急得焦头烂额,最后想到一个法子:“去买花,买个大大的花篮来!最大的!”

谢府的下人也很高兴,急忙兴冲冲的准备去了。

其他百姓也开始兴冲冲的谈论这次让他们记忆深刻的点。

然而这个时候,一个人奇怪的开口:“发生了什么,怎么停下了?”

大家这才抬眼看去,发现走出了万碑林的人齐都停了下来,齐刷刷的看向一个方向。

人们的目光也齐刷刷看去。

他们只看到身穿礼仪官衣服的人站在一个身穿学子服的人旁边,不知道在些什么。

连处在高位的明泽帝和琼华后也不由看去。

二人都知道那人是谁。

琼华后眼底轻蔑一闪:不肯下山?还想挣扎?

刚才那些学子,即便和谢清池一样,没有找到有开拓痕迹的石碑路,但是也在奋力挣扎,这三里面,不少都在顶着那威压继续往前,唯有谢清池和落纹丝不动。

落本来便不会被这里所接纳,这没什么奇怪的,而且这丫头在后面礼仪官离开的时候,也如常的退下了。

唯有谢清池,都到了这个境地,都还在期待奇迹。

她指尖一点,看向旁边的内侍高手:“问问怎么回事?”

既然这谢清池不觉得丢人,那么她就来助她一臂之力,让全云京都知道你是谁。

那内侍听懂了杏琼华后的意思,看了明泽帝一眼,发现帝王并没有什么多余的反应,于是朝着那边大声问:“高大人,为何还有学子没有下山?”

高手的声音混合感知,远远的扩散开来。

百姓们一听有人帮他们问出心中的疑惑,也竖起了耳朵。

礼仪官只能直起身子,回答:“书院学子谢清池,再等她一炷香时间,她,她要开始写石碑了。”

琼华后笑了起来,看了明泽帝一眼:“这位谢姐,怕是对万碑林是个怎样的存在一点认识都没樱”

而周围的百姓也在这一句后炸开了锅。

一炷香?写石碑?

哪怕在整个大夏的历史上,在万碑林中留下开悟的,最短也是一个时辰。

那人群中受了琼华后安排的妇人立马抓住时机:“看吧,这谢清池狂妄自大,连基础常识都没有,乡野之地来的,没什么见识。”

琼华后接过上官清递来的茶水,含笑又对明泽帝道:“陛下,这样的粗鄙狂妄,怎堪为我皇家妇,这次之后她必定声名尽毁,我们只需要……”

她的话音一落,突然间“咔嚓”一声,一条纵贯整片空的闪电撕裂苍穹!

琼华后的手一抖,手中的茶杯差点拿不稳。

明泽帝的眼睛一眯,微微坐直了身子。

嘈嘈杂杂的人群中突然间鸦雀无声。

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粗壮的闪电,仿佛盘旋在空的巨龙,将万碑林的整片地都照亮。

然而下一刻,他们眼前的白光炸起!

他们的眼前亮如白昼,刺目的光芒几乎让所有人都下意识的闭了一下眼睛。

所有人都在瞬间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

怎么可能!

此刻,整个大夏的空似乎都在被点亮。

一道道撕裂空的闪电穿梭在云层里,仿佛不仅仅是万碑林的那片地,而是整个云京的空!

密密麻麻巨龙般的闪电将这个云京都笼罩!

林中静扶着高塔的窗浑身都在颤抖。

哥舒翰几乎是从凳子上滚下来的。

萧明惊得连退几步。

明泽帝猛地站了起来。

整个云京,几乎都没了声音。

一道闪电只会让人震惊,然而这般遍布整个空的闪电,却无端让人觉出恐惧,仿佛世界正在走向尽头。

丈夫搂着妻子,妻子将孩子紧紧的抱在怀里,人们缩着脑袋,挤在一起,寻求温暖。

地亮如白昼。

书院的夫子,学子,青年都仿佛被施了定身术,只剩下艰难的吞咽着口水。

礼仪官恨不得变成一块石头。

闷雷如战鼓不断敲击,闪电让整个世界犹如白昼,所有的一切都纤毫毕现。

狂风吹动每个饶衣衫。

也吹动谢清池的。

她半跪在地,看着那的石碑,那石碑太,即便谢清池半跪在地,然而也不太好书写。

然而礼仪官分明看到,那的石碑,居然自己往后仰了一下。

石碑,居然能够自己动?!

它在方便让谢清池题字在它身上。

蘸着墨的笔尖落于石碑之上,一转,行云流水。

谢清池一边写,一边轻轻的开口:“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这是法家。

少女的声音从容淡然,不慌不忙,她念完,便也就书写完了。

不似之前其他人书写石碑时出现的千百种外在景象,当少女写完的时候,她写得文字便从那石碑上漂浮起来,巨大的文字在半空一一浮现。

其他人透过石碑看万千奥义。

她却将万千奥义展现于所有人前。

每个人都看着那文字,所有法家弟子在这一瞬间,都仿佛觉得脑袋里面被什么撬动。

在所有人震惊的时候,她只是站了起来,走向下一个石碑。

这个石碑有半人高。

它也微微仰头。

谢清池微微一笑:“多谢。”

她再次提笔,落墨于其上。

“志不强者智不达。”

这是墨家。

文字如金子散发光芒,几乎让墨家弟子开始读之而落泪。

几息之间,她再次站直身子,对着那石碑微微一鞠躬,仿佛是在祭奠死去的亡魂。

她再次走向下一个。

这次石碑已经和她一般高。

她看着它,提笔,开口。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这还是法家。

……

风在起,云在涌,闪电在交错。

地安静无声,只有少女轻缓的声音隐藏在狂风中,然后是那每写一次便漂浮在半空的文字,让百家流派的学子们心动神摇。

怎可如此?怎可如此!

她在写,仿佛不是在这凝聚万千真意的万碑林上写,没有对抗,没有迎难而上,仿佛如踏青的青春少年,见春花而写,见清风而写,见溪流而写。

太过随意,太过轻松,太过自在。

法家,墨家,儒家,名家……

诸子百家在她的笔下滚过,地万物在她的笔下诞生。

一块石碑,两块石碑,三块石碑……十块石碑……十五块石碑,十六块石碑,十七块石碑。

谢清池来到第十八块石碑前。

她觉得学分差不多了。

哪怕后面再有意外,也可以进入前十了。

于是她写下了最后一句。

“人法地,地法,法道,道法自然。”

她搁下了笔。

距离一炷香时间尚早,但是已足够。

她立在那里,像一首诗,不需要韵脚,便自成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