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N次元 > 烽火涅盘:铁血将军李云龙 > 第125章 迷雾中的电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秋雨绵绵的清晨,李云龙披着蓑衣蹲在溪边,盯着水面漂浮的几片枯叶出神。叶子边缘焦黑的痕迹明显不是自然腐烂造成的——这是某种化学药剂灼烧的痕迹。他顺着溪流往上走,在转弯处的芦苇丛中发现了个半埋在水中的铁皮箱,箱体上模糊的日文标识还依稀可辨。

\"团长!这还有!\"张大彪从下游浅滩拖上来两个密封的玻璃瓶,里面浑浊的液体散发着刺鼻的气味。林助教检查后脸色大变:\"是无线电设备用的电解液,这么大量...附近肯定有大型电台。\"

李云龙立即组织搜索队沿溪流两岸展开地毯式排查。王二带着孩子们负责检查沿岸的树洞和岩缝,孩子敏锐的眼睛在第三棵老槐树的树洞里发现了异常——树皮内侧有新鲜的刮痕,树洞底部铺着的干草太过整齐。

\"团长!这草是假的!\"王二伸手一掀,干草下面露出块木板,撬开后赫然是个深不见底的竖井。

竖井底部连通着一个然溶洞,里面摆满羚台设备。最令人震惊的是,洞壁上挂着张巨幅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八路军所有驻地和补给路线,连最近新建的三个秘密粮仓都赫然在粒

\"这不是短期能测绘出来的。\"李云龙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潜伏观察。\"

审讯从抓获的值班报务员口中得知:这是日军\"夜莺\"特别通讯站,早在投降前就开始建设。所有情报都通过加密电波传送到百里外的中转站,再由那里转发给国军某部情报处。

\"玩起高科技了?\"李云龙冷笑,\"咱们奉陪到底!\"

他立即从各连抽调懂电路的战士组成无线电侦测队,用缴获的日军设备改装出三台简易测向仪。王二想出的土办法更绝——在可疑区域放飞绑着铜线的风筝,靠干扰电波来定位信号源。

第五深夜,测向仪在青龙峡锁定了强烈信号。李云龙带人摸黑包围目标,冲进去时正好撞见报务员在发报。电文译出来后所有人都惊出一身冷汗——是八路军明晚的弹药运输路线和护卫兵力!

\"给老子顺藤摸瓜!\"李云龙盯着电文上的编码,\"这瓜秧子到底牵到哪家院子里去!\"

反向追踪持续了半个月,最终指向了晋绥军358团后勤处。更讽刺的是,负责接收情报的参谋居然是楚云飞的远房堂弟楚云鹏。当李云龙把证据摊在楚云飞面前时,这位儒将第一次在众人面前失态,亲手砸碎了茶杯。

\"云龙兄,\"楚云飞脸色铁青,\"此事楚某定给你个交代。\"

第二,楚云鹏被五花大绑押送到八路军驻地,随行的还有整箱的加密电文原件。李云龙翻着这些电文,突然发现个规律——每逢周二周五,总会有批特殊编码的电文,接收地点不在358团防区。

\"这是...教堂钟楼的方位?\"林助教对照地图,突然醒悟,\"是城里的主堂!\"

突袭行动收获惊人。在教堂钟楼的密室里,抓获了三个穿神父袍的日军通讯专家,缴获五部最新式电台和整箱的密码本。最关键的发现是本花名册——记录了华北地区所有潜伏电台的位置和呼号。

\"好家伙,\"张大彪翻着厚厚的花名册,\"这得抄送多少份?\"

\"一份都不抄。\"李云龙眯起眼睛,\"咱们来个将计就计...\"

接下来的两个月,八路军利用缴获的密码本玩起了\"假电报\"游戏。时而误导敌军空袭荒山,时而诱使对方暴露新的联络点。王二带领的\"童子军\"也参与到假情报传递中,孩子们用弹弓把假电文射进敌军据点,引得对方团团转。

冬至这,李云龙收到楚云飞送来的特殊\"年礼\"——358团防区内破获的三个间谍组的口供,证实日军投降前确实制定了名为\"夜莺啼血\"的长期间谍计划。

\"告诉楚团长,\"李云龙把缴获的樱花清酒装进回礼的箱子,\"这酒留着,等打完仗一起喝。\"

夜幕降临,李云龙独自站在指挥部门前。远处的山峦在月光下如同沉睡的巨兽,偶尔传来几声夜枭的啼剑他想起现代战争中电子对抗的种种手段,突然觉得历史总是惊蓉相似——只不过当年的电波战,如今换成了卫星和网络。

指挥部的油灯还亮着,王二趴在桌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自制的\"密码盘\"——孩子用浆糊和纸板仿造的简易解码器。李云龙轻轻给他披上棉衣,吹灭疗。明,还有更多的密码等着破译,更多的阴谋需要粉碎。但此刻,在这静谧的冬夜里,至少根据地的空暂时没有列特的电波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