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腊月里的黑云岭银装素裹,呼啸的北风卷着雪粒子抽打在脸上,像无数细的刀片。李云龙站在崖边,望着山路上蚂蚁般蠕动的运输队——那是总部派来送冬装的民兵,骡马在齐膝深的积雪中艰难跋涉,每走百步就得停下来喘口气。

\"团长,查过了。\"赵刚踩着咯吱作响的积雪走来,眼镜片上结着层白霜,\"冬装还差一百二十套,棉花也不够,最多能再凑三十床被子。\"

李云龙哈出一口白气,搓了搓冻得通红的耳朵:\"他娘的,这鬼气冻死个人。\"他转身指向山坳里的训练场,\"特种分队那帮子还光着膀子练呢?\"

顺着手指方向望去,三十个精壮汉子正在雪地里摸爬滚打。张大彪只穿着件单衣,后背蒸腾着热气,活像刚出锅的馒头;王喜武趴在雪窝里练潜伏,眉毛胡子都挂满冰碴;铁蛋跟着队伍跑障碍,脸冻得发紫却一声不吭。

\"胡闹!\"李云龙骂了句,却转身对警卫员道:\"去炊事班,把地瓜烧全搬来!\"

训练场边的窝棚里,战士们捧着粗瓷碗口啜饮。劣质烧酒辣得人喉咙发紧,但一股暖流很快从胃里扩散到四肢百骸。铁蛋被分到半碗,刚喝一口就呛得直咳嗽,引得众人哄笑。

\"笑个屁!\"李云龙踹了脚最近的战士,\"明开始野外生存训练,每人带三口粮,在青龙岭活一周。坚持不住的,滚回普通连队!\"

夜里,李云龙趴在油灯下修改训练大纲。程铁柱的记忆里那些特种部队的魔鬼训练,得结合八路军的实际条件调整。正写着,赵刚掀开草帘进来,带进一股刺骨寒风。

\"老李,旅部急电。\"政委递过张电报纸,\"日军第29旅团向根据地逼近,先头部队已到马家河。\"

李云龙腾地站起来,地图在桌上哗啦展开。马家河距离黑云岭仅四十里,中间只隔着道青龙岭。以日军机械化部队的速度,最快明晚就能兵临城下。

\"传令兵!叫各营连长来开会!\"

半时后,团部挤满了人。孙德胜哈欠连,棉袄扣子都系错了位;张大彪脸上还带着训练时的泥印子;王喜武安静地蹲在角落擦枪;铁蛋缩在火盆边取暖,鼻子冻得通红。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李云龙用刺刀尖点着地图,\"硬拼肯定不行,咱们人少枪多。但要是放鬼子进来,后方医院和兵工厂就全暴露了。\"

赵刚推了推眼镜:\"旅长建议我们节结阻击,争取三时间转移群众。\"

\"三?\"李云龙冷笑,\"就咱们那几条破枪,能顶住鬼子一个旅团?\"他突然转向特种分队,\"'砺刃'训练两个月了,该见见血了。\"

作战方案在争论中逐渐成型:由孙德胜带炮兵排配合一营正面阻击;张大彪的二营负责侧翼骚扰;王喜武的特种分队则潜入敌后,专打指挥部和补给线;铁蛋被安排留守,急得直拽李云龙衣角。

\"闹什么!\"李云龙一瞪眼,\"你的任务是看好咱们的'家当',比打仗还重要!\"

凌晨四点,部队顶着风雪出发。特种分队走在最前面,每人背着三十公斤装备,雪地里踩出的脚印很快被风吹平。李云龙亲自送他们到岔路口,挨个检查装备。

\"记住,你们的任务是制造混乱,不是拼命。\"他给王喜武紧了紧伪装披风,\"三后无论战果如何,必须撤回青龙岭汇合。\"

狙击手点点头,转身打了个手势。三十条身影很快消失在茫茫雪幕中,像一群无声的幽灵。

李云龙回到主阵地时,已蒙蒙亮。马家河畔的土坡上,战士们正拼命加固工事。冻土硬得像铁,一镐下去只能凿出个白点。有人想出妙摘—先烧火烤化表层,再往下挖。

\"团长,您看!\"孙德胜兴奋地指着河面,\"冻实诚了,鬼子坦克保准压不塌!\"

李云龙眯眼望去,三十多米宽的河面果然结了厚冰。他心头一动,招手叫来工兵排长:\"在冰面上凿几个不起眼的洞,要刚好能承受步兵,但坦克一压就塌。\"

正午时分,观察哨突然吹响警哨。远处地平线上,一条黑线正缓缓蠕动——日军先头部队到了!

\"准备战斗!\"李云龙钻进前沿观察所,举起望远镜。打头的是三辆装甲车,后面跟着二十多辆卡车,最后还有几辆坦克。看规模,至少是一个加强大队。

\"乖乖,还真看得起咱们。\"孙德胜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团长,打不打?\"

\"放近了打。\"李云龙冷笑,\"等装甲车过河时,先炸冰面!\"

日军显然没把八路军的抵抗放在眼里。装甲车大摇大摆地开上冰面,连侦察兵都没派。当领头车辆行驶到河中央时,李云龙猛地挥下红旗。

\"轰!\"埋在冰下的炸药包同时引爆。蛛网般的裂纹瞬间蔓延,装甲车像石头般沉入冰窟,溅起丈高的水花。后面两辆急忙刹车,却为时已晚——孙德胜的迫击炮发言了,炮弹准确命中脆弱的冰层。

\"打!\"李云龙一声令下,阵地上所有武器同时开火。子弹像冰雹般砸向被困在河岸的日军,打得卡车篷布千疮百孔。几个鬼子刚跳下车就被撂倒,鲜血在雪地上格外刺目。

日军很快组织反击。坦克炮喷出火舌,炸得土坡上积雪纷飞。机枪子弹贴着战壕边缘扫过,掀起一串串泥浪。李云龙猫着腰巡视阵地,不时踹一脚冒头的战士:\"找死啊!鬼子的枪子儿可不长眼!\"

战斗持续到黄昏。借着夜色掩护,日军终于撤徒河对岸。阵地前躺着七八十具尸体,但独立团也伤亡了二十多人。最惨的是三排——一发坦克炮弹正中机枪位,三个战士连人带枪被炸成了碎片。

\"清点弹药!\"李云龙哑着嗓子下令。统计结果令人忧心:机枪子弹只剩三个基数,迫击炮弹更是打一发少一发。

\"团长,要不咱们撤吧?\"一营长建议,\"鬼子明肯定调重炮来...\"

\"放屁!\"李云龙瞪眼,\"现在撤了,后方几千群众往哪跑?\"他转向通讯兵,\"联系上特种分队没有?\"

通讯兵摇头:\"电台受风雪影响,一直没回应。\"

此时二十里外的日军营地,王喜武正趴在雪窝里观察。透过狙击镜,他能清晰看见帐篷里进出的军官,甚至辨认出几个肩章上的军衔。最中央的大帐篷外停着辆装甲车,线林立,显然是指挥部。

\"行动。\"他轻声下令。三个组同时出动:爆破组摸向辎重队,狙击组占领制高点,张大彪带突击组伪装成日军巡逻队。

铁蛋要是在场,准会惊掉下巴——这些平日泥猴似的战士,此刻竟把日语得惟妙惟肖。张大彪甚至学起了日军曹长走路的罗圈腿姿势,钢盔压得只露出半张脸。

\"站住!口令?\"指挥部外的哨兵警觉地举枪。

\"樱花。\"张大彪随口胡诌,脚步不停,\"联队长急电!\"

哨兵刚要再问,忽听\"噗\"的一声闷响——王喜武的狙击枪装了自制的消音器(用棉被布包裹枪口),子弹精准穿透哨兵咽喉。几乎同时,另外三个哨兵也无声倒下。

爆破组那边却出了意外。一个战士踩到暗冰滑倒,引爆了身上的炸药包。震动地的爆炸惊醒了整个营地,探照灯立刻扫了过来。

\"强攻!\"张大彪当机立断,冲锋枪喷出火舌。战士们迅速分散,有人往帐篷里扔手榴弹,有人专门剪断电话线。王喜武的狙击枪连续点射,撂倒了几个试图组织反击的军官。

最精彩的是周卫国带的炮组。这个瘦高个不知从哪搞到门日军掷弹筒,对着停车场连发三弹,炸毁五辆卡车。火光中,有个鬼子少佐挥舞军刀冲来,被张大彪一个突刺捅穿胸膛。

\"撤!按三号路线!\"张大彪吹响铜哨。战士们交替掩护着退入黑暗,临走还不忘在弹药堆放了把火。等日军主力赶到时,只见满地尸体和燃烧的车辆。

这场袭击彻底打乱了日军计划。第二,预期中的进攻没有到来——敌人在忙着收拾烂摊子,到处搜捕\"袭击者\"。李云龙趁机加固工事,还派股部队骚扰日军侧翼。

直到第三傍晚,日军才重新组织进攻。这次他们学乖了,先派工兵架设浮桥,再用重炮轰击了整整两时。独立团阵地被炸得面目全非,战壕塌了大半。

\"准备白刃战!\"李云龙吐着嘴里的泥土大喊。战士们默默上刺刀,有人把最后几发子弹压进弹仓,有人摸出珍藏的手榴弹。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日军后方突然大乱。先是补给车队遇袭的消息传来,接着是通讯中断。炮击戛然而止,前线日军像无头苍蝇般乱窜。

\"是特种分队!\"观察哨兴奋地报告,\"鬼子后方起火了!\"

李云龙立刻抓住战机:\"吹冲锋号!全团反击!\"

残存的百十号战士跃出战壕,杀声震。日军腹背受敌,很快溃不成军。有个鬼子中队长切腹自尽,血喷了一地,把血都染红了。

追击途中,李云龙终于与特种分队汇合。三十个人只剩二十一个,个个带伤却精神抖擞。张大彪左肩挨了一枪,用绷带吊着胳膊;王喜武脸上多晾灼痕,是被爆炸气浪掀翻时蹭的;最惨的是周卫国,背着一门缴获的迫击炮走了十几里,脚底板全是血泡。

\"值了!\"张大彪咧着嘴笑,\"遏两个指挥部,炸了五车弹药,还弄死个中佐!\"

李云龙挨个检查伤员,最后拍了拍王喜武的肩膀:\"好样的!回去给你们请功!\"

撤回黑云岭的路上,铁蛋带着留守战士前来接应。孩子看见浑身是血的战友,脸煞白,手忙脚乱地帮卫生员递绷带。当发现名单上少了九个名字时,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

\"哭什么!\"李云龙呵斥,\"当兵打仗哪有不死饶?记住他们是怎么牺牲的,将来多杀几个鬼子报仇!\"

铁蛋用袖子狠狠抹了把脸,突然从怀里掏出个本子:\"团长,俺这几把《步兵操典》全背下来了!您靠俺!\"

李云龙愣了下,哈哈大笑。他揉着孩子脑袋,转向疲惫不堪却斗志昂扬的战士们:\"都看见没?这就是咱独立团的种!\"

雪还在下,但风了许多。蜿蜒的山路上,这支伤痕累累却愈战愈勇的队伍,像柄出鞘的利剑,在苍茫地间刻下自己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