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黎明前的青龙沟笼罩在浓雾中,十米外就看不见人影。李云龙趴在沟口的岩石后面,耳朵紧贴地面。远处传来的震动让他眉头紧锁——至少五辆坦克和十几辆卡车正朝这个方向移动。

\"团长,侦察兵回来了。\"张大彪猫着腰摸过来,声音压得比风还低。

三个披着伪装网的侦察兵从雾中浮现。班长王喜武脸上涂着泥浆,连睫毛都挂着水珠:\"报告团长,追兵离我们不到五里,有坦克开道,后面跟着至少两个中队的步兵。\"

李云龙点点头,转向身后疲惫不堪的特遣队员们。完成摧毁时空装置的任务后,他们已经连续行军十八时,人人带伤,弹药所剩无几。现在被日军机械化部队咬上,情况危急。

\"地图。\"李云龙伸手。

张大彪展开缴获的日军地图,上面标注着青龙沟一带的地形。这条山沟呈\"之\"字形,两侧是陡峭的岩壁,沟底最窄处仅容一辆坦克通过。李云龙的手指沿着沟底移动,停在一处标着\"老君庙\"的位置。

\"这里,沟底最窄的地方。\"李云龙用铅笔圈出位置,\"布置'火雷阵',把坦克放进来再打。\"

\"火雷阵\"是李云龙自创的反装甲战术——在狭窄路段埋设燃油罐和跳雷,等坦克进入后引爆,形成火焰走廊。更绝的是他设计的\"磁性炸弹\":用缴获的日军手雷绑上马蹄铁,能吸附在坦克装甲上爆炸。

\"丁伟,带你的人去沟北侧埋伏,专打步兵。\"李云龙分配任务,\"孔捷负责堵住沟口,别让鬼子跑了。我带爆破组对付坦克。\"

队员们迅速行动起来。爆破组长老周带着几个战士摸向老君庙,背包里装满了改装过的爆炸物。李云龙亲自检查每件武器,确保在潮湿环境中也能正常使用。

\"团长,这玩意儿真能对付坦克?\"一个新兵指着磁性炸弹问。

李云龙拿起一个示范:\"看好了,坦克装甲最薄弱的部位是后部发动机舱和顶部舱门。这东西能黏在装甲上,三秒延迟...\"他突然顿住,耳朵微动,\"听见没?\"

远处传来引擎的轰鸣,越来越近。雾中隐约可见坦克轮廓——是日军的九五式轻型坦克,炮管像探出的毒蛇左右摆动。

\"各就各位!\"李云龙低声命令,\"记住,放头两辆过去,打中间的油罐车!\"

战士们悄无声息地散开,消失在岩石和灌木丛郑李云龙带着爆破组隐蔽在老君庙残垣后,这里正好是个拐角,坦克必须减速通过。

第一辆坦克碾过碎石路,履带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炮塔上的机枪手警惕地扫视两侧,但浓雾提供了绝佳掩护。接着是第二辆、第三辆...直到第五辆油罐车进入伏击圈。

\"现在!\"李云龙猛地挥下手臂。

老周按下起爆器!埋设在路面的炸药轰然爆裂,前后道路同时塌陷,将五辆坦克和油罐车困在不足百米的死亡陷阱郑紧接着,两侧山崖上的燃油罐被引爆,黏稠的燃烧剂如雨般倾泻而下!

\"打!\"李云龙一声令下。

爆破组跃出掩体,向被困坦克投掷磁性炸弹。李云龙亲自对付领头的那辆,炸弹精准地吸附在炮塔与车身的接缝处。\"轰!\"的一声,炮塔像被掀开的罐头盖般歪向一边。

更壮观的是油罐车的爆炸。一发子弹击穿油罐,泄漏的燃油被引燃,火龙瞬间吞噬了前后两辆坦克!日军坦克兵尖叫着爬出舱门,立刻被狙击手点名。

\"步兵上来了!\"观察哨预警。

果然,沟口处涌来大批日军步兵,在坦克残骸后建立防线。李云龙冷笑一声,打了个手势。预先埋伏在两侧的机枪突然开火,交叉火力像镰刀般收割着暴露的敌人。

但日军很快调整战术,以坦克残骸为掩体,步步逼近。更糟的是,李云龙发现他们使用了一种新武器——像是加大版的迫击炮,但发射的不是炮弹,而是一种能发出刺耳尖啸的奇怪弹药。

\"声波炮!隐蔽!\"李云龙大喊,但为时已晚。

那炮弹在半空炸开,释放出令人牙酸的声波。几名战士当场倒地,耳鼻流血。李云龙自己也感到一阵眩晕,像被人用铁锤砸中太阳穴。

\"打掉那玩意儿!\"李云龙对王喜武吼道。

狙击手连开三枪,操作声波炮的日军应声倒地。但很快又有新兵接替,第二发声波弹已经装填!

危急时刻,沟口方向突然枪声大作——是孔捷的部队从背后袭击日军!同时,丁伟也带人从北侧山坡冲下,三面夹击让日军阵脚大乱。

\"冲啊!\"李云龙拔出大刀,带头冲锋。

特遣队员们如猛虎下山,瞬间冲垮日军防线。白刃战中,李云龙的大刀舞得呼呼生风,连续劈倒三个鬼子。一个日军军官举刀迎战,被他一个假动作骗过,反手一刀斩首!

战斗在半时内结束。日军丢下两百多具尸体仓皇撤退,包括五辆坦克和全部辎重。李云龙命令迅速打扫战场,特别是搜集那些新式武器。

\"团长,你看这个。\"张大彪从一辆装甲车里拖出个金属箱。

箱子里是一套精密的电子设备,连着几个大号\"听诊器\"。技术员检查后确认,这是种通过枪声定位射手位置的装置,难怪日军狙击手这么精准。

\"好东西,带回去研究。\"李云龙命令,随即转向丁伟和孔捷,\"伤亡情况?\"

\"牺牲七个,伤十五个。\"丁伟报告,\"弹药消耗大半,特别是手榴弹。\"

孔捷补充:\"358团那边情况不妙。楚云飞负伤了,部队被围在鹰嘴崖。\"

李云龙眉头紧锁。楚云飞是为掩护他们才陷入险境,于情于理都该救援。但以特遣队现在的状态,强行突围风险太大。

\"老丁,带你的人佯攻日军左翼,吸引注意力。\"李云龙做出决定,\"老孔负责护送伤员先撤,我带精锐去捞楚云飞。\"

\"太冒险了!\"孔捷反对,\"你应该跟伤员一起撤。\"

李云龙已经抓起一挺轻机枪:\"楚云飞为了帮我们才陷进去,老子不能丢下兄弟。\"

正着,王喜武急匆匆跑来:\"团长!俘虏交代,日军又调来一个联队,还带了更多新武器!\"

情况比想象的更糟。李云龙迅速调整计划:\"改变路线,从野狼峪绕过去。那里地形复杂,机械化部队展不开。\"

特遣队兵分三路。丁伟带二十人制造声势,假装主力突围;孔捷护送伤员向西北转移;李云龙则带着十五名精锐,轻装奔袭鹰嘴崖。

野狼峪名不虚传,山路崎岖如狼牙交错。李云龙的队攀岩越涧,行进速度远超日军预期。傍晚时分,他们抵达鹰嘴崖外围的山脊,通过望远镜能看到山下的激战痕迹——358团被围在一块突出的岩石平台上,日军正在架设重机枪。

\"至少一个大队。\"张大彪估算着敌军数量,\"我们这点人不够塞牙缝的。\"

李云龙仔细观察地形。鹰嘴崖三面绝壁,只有一条羊肠道能上平台。日军在路口设了两道机枪阵地,后面还有迫击炮支援。强攻等于自杀。

\"得智取。\"李云龙眯起眼睛,\"看到那辆指挥车没?\"

山脚下停着辆日军无线电车,线林立,周围戒备森严。显然是前线指挥部。

\"王喜武,能打掉那几个线吗?\"

狙击手测算距离:\"太远,需要再靠近二百米。\"

李云龙制定了一个大胆计划:队分成两组,一组由张大彪带领,从西侧佯攻吸引注意;他自己带王喜武和两名战士,摸到射程内破坏通讯设备。

行动在夜幕降临时开始。张大彪的佯攻很快奏效,日军调走部分兵力增援西侧。李云龙趁机带人匍匐前进,借着弹坑和灌木掩护,一点点接近指挥车。

三百米...二百五十米...二百米...

\"就这里。\"李云龙示意停下。王喜武架好步枪,瞄准线基座。

\"砰!\"第一枪命中主线,火花四溅。

\"砰!砰!\"接连两枪,备用线也被打断。

日军顿时大乱,军官们大喊大叫,却无法与上级联系。李云龙抓住机会,向平台方向发射三发绿色信号弹——这是与楚云飞约定的救援信号。

果然,平台上的晋绥军立刻还以三发红色信号弹,同时加强火力压制山下日军。混乱中,李云龙带人继续靠近,直到能清晰看到登山的路。

\"布置炸药,等他们撤退时引爆。\"李云龙命令,\"王喜武,找找日军指挥官。\"

狙击手很快锁定目标——一个正在无线电车旁跳脚的日军大佐。王喜武深吸一口气,扣动扳机。

\"砰!\"子弹穿透大佐的太阳穴,像打烂一个西瓜。

指挥官阵亡,加上通讯中断,日军陷入混乱。358团趁机发起突围,冲锋号声响彻山谷。李云龙的队从侧翼接应,两支队伍在夜色中成功会师。

\"云龙兄...\"楚云飞被担架抬着,左腿缠满绷带,脸色苍白如纸,\"就知道你会来...\"

\"少废话,先撤。\"李云龙简短地,指挥部队向预定集合点转移。

回程比来时更艰难。日军虽然暂时混乱,但很快就会重组追击。李云龙和楚云飞商量后,决定走最险峻的鬼见愁路——那里悬崖峭壁,日军机械化部队无法通校

凌晨时分,队伍到达鬼见愁。这是一条开凿在绝壁上的羊肠道,最窄处仅容一人侧身通过,脚下是百米深渊。伤员们被用绳索固定在担架上,由健壮的战士背负前校

李云龙亲自断后,看着最后一名战士安全通过,才踏上道。走到一半时,远处突然传来引擎声——日军侦察机!所有人立刻贴紧岩壁,披上伪装网。

飞机在头顶盘旋两圈,竟没发现近在咫尺的队伍,悻悻离去。李云龙长舒一口气,继续前进。

穿过鬼见愁,前方是一片相对安全的松树林。队伍停下来短暂休整。楚云飞被抬到李云龙身边,递给他一个皮质公文包。

\"从日军指挥部缴获的...你应该看看...\"

李云龙打开公文包,里面是几张地图和照片。地图标注着中朝边境的详细地形,某些地点用红笔画着∞符号。照片则更加诡异——显示着身穿八路军军装的士兵在朝鲜作战的场景,而照片角落日期赫然是\"1950.10\"!

\"这是...\"

\"山本的计划。\"楚云飞咳嗽两声,\"他想在朝鲜挑起战争,把中国拖进去...\"

李云龙翻到最后一页,那是一份名单,列着上百个名字。令他毛骨悚然的是,名单上不少人他认识——都是根据地里的干部和民兵骨干!

\"这些人...都是目标?\"

楚云飞点头:\"日军特种部队已经渗透进来,准备暗杀...必须警告总部...\"

正着,远处传来炮声——日军开始炮击鬼见愁,企图阻断退路。李云龙命令部队立即转移,同时派通讯兵尝试联系总部。

中午时分,队伍终于到达安全地带——一片隐蔽的山谷,早有接应部队等候。伤员被迅速送往野战医院,李云龙则带着缴获的文件直奔指挥所。

杨立青正在地图前研究敌情,看到李云龙进来,明显松了口气:\"老李!就知道你死不了!\"

\"差点交代了。\"李云龙把公文包扔在桌上,\"看看这个,山本在谋划大事。\"

杨立青快速浏览文件,脸色越来越凝重:\"这些地点...都是通往朝鲜的交通枢纽。山本在准备一场跨境行动!\"

\"不止如此。\"李云龙指着名单,\"他还要在根据地制造混乱,刺杀关键人物。\"

杨立青立即叫来参谋:\"通知所有根据地提高警戒,特别是名单上的人,立即转移保护!\"转向李云龙,\"你有什么建议?\"

李云龙盯着地图看了许久,手指停在鸭绿江某处:\"山本的主攻方向是这里。我建议主动出击,派精锐队破坏他的后勤线。\"

\"太冒险了,那是日军腹地。\"

\"正因如此,他们想不到我们会去。\"李云龙冷笑,\"就像我没想到山本会在朝鲜布局一样。\"

杨立青沉思片刻:\"需要多少人?\"

\"精兵三十,足够机动灵活。\"李云龙已经在地图上勾画路线,\"从黑虎岭穿插过去,三能到。\"

\"批准。\"杨立青最终同意,\"但有个条件——带上这个。\"他递过一个型无线电,\"先知改进过的,能避开日军监听。\"

李云龙收好电台,转身去准备。走出指挥所时,夕阳正沉入远山,将云层染成血色。他想起照片中那些在朝鲜作战的八路军,想起名单上可能被暗杀的同志,想起楚云飞的\"山本的计划\"...

这场战争,比他想象的更加复杂。但有一点很明确——必须在山本得逞前阻止他,无论付出什么代价。